第566章 愁云惨澹(2/2)
对此,姚襄岂能容忍
但面对姚襄的逼视,敛岐也来了气,大抵也是心中本身就积压了不少怨气,站起身来,毫无惧色,迎面懟回去:“我无他意,只盼將军能够听从军心眾意,给我羌部,留下些重燃的火种!”
敛岐的话,彻底激怒姚襄了,他心头又何尝不充满戾气,而敛岐的话,不只是在伤口上撒盐,还在直接挑战他的权威!
“贱奴,尔是何等样人,也敢妄谈兵事,乱我军心,尔欲取死吗”姚襄眼泛厉色,杀气腾腾,怒喝一声,手也按在了配剑上。
注意到姚襄的动作,敛岐面色不由一变,但此时人已上头,几乎梗著脖子,大声道:“將军如欲杀我,动手便是。
將军若再不思悔改,一意孤行,我等早晚为敌军所害,倘如此,不若早死,来个痛快!”
“你当我不敢杀你!”听此言,姚襄脸上也彻底红温了,拔出剑,就要朝著敛岐砍去。
还是一旁的羌將王钦卢眼疾手快,一把抱住姚襄,大喊“息怒”,帐中其他部將也反应过来,拉的拉,劝的劝,最后把敛岐撑出帐去后,方才消停下来。
一阵混乱之后,望著把剑插在地上,冷这张脸,气喘吁吁的姚襄,眾人仍觉恍惚。怎么说著说著,便要杀人了
经过这一茬,帐內的气压更低了,但眾將,也不敢再隨意开口抱怨了。但越是沉默,这种氛围,就更让人压抑。
还是羌部老臣王钦卢,继续出言宽慰著:“將军息怒,万勿与敛岐计较,他只是心忧气急,出言不逊,冒犯了將军,绝无他意!眼下战情困顿,军心不稳,我军也的確需要改变啊!”
“莫非,你也要让本將,给鄴城上表,请求撤军”姚襄努力地克制住怒气,平復著气息,瞟著王钦卢,质问道。
王钦卢一阵沉默,思吟几许,摇头道:“若一仗不打,便思后退,只怕燕帝那边,也不好交待!”
稍作犹豫,王钦卢建议道:“而今之际,还当设法保证军需,安抚军心,否则洛阳未克,我军已被这天气打倒了!
另,仅凭我军目前的实力,想要强攻金墉,远远不足。当传书,请上庸王儘快引军来洛,他是伐洛主將,他未至,我军实不必著急!
王钦卢这才是商量事情、解决问题的態度嘛!
听其建议,姚襄的脸色方才真正好转几分,稍加考虑,便吩咐道:“派人,继续向河內、滎阳催要军輜,军中取暖问题,派人到周边山头伐木捡柴,生火取暖。慕容评那边,再派人去催,告以军情,让其速速来援!”
深吸一口气,姚襄又恢復了冷静,环视一圈,严肃地吩咐道:“诸位各自还营,安抚將士,接下来,加固营垒,稳守营寨!”
“诺!”眾將仿佛又有了主心骨一般,齐声拜道,但气势总是显得屏弱了些。
对此,姚襄心中暗嘆,更加苦闷了。
一场军议,並没有找到破局办法,取得应有效果,反而使氛围更加糟糕,甚至差点引发內部矛盾。
別看姚襄像只小强一样,屡败屡战,屡起屡落,但时至如今,维繫姚羌这股势力,已经相当艰难了,內部的危机,早已开始酝酿了。
敛岐今日不加收敛的质疑、抱怨,就已经是一个强烈的信號了。姚襄再有人格魅力,也经不住持续的失败,以及飢饿、寒冷与生死的衝击。
散议,姚襄干坐帐內,阴云满面,王钦卢又折返回来求见。
“还有何事”见他一副小心的样子,姚襄沉声问道。
王钦卢並不掩饰他的忧虑,提醒道:“將军,时下军中,对燕帝,对鄴城朝廷的埋怨情绪有些过重了,若是传扬开来,恐大不利於將军。
而况,厄口之事,並未远去,危险还未彻底解除..
对军中情绪,將军实不可放纵啊!”
王钦卢这番提醒,带著几分隱晦,但姚襄心里也清楚,一字一句,都在针对他的决策提意见。
烦躁感,立刻充斥心胸,但见王钦卢那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又有些发不出火来。
沉闷著一张脸,思考一会儿,两手一摊,苦笑道:“你以为,我现在还能约束眾將吗”
在王钦卢看来,这並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但观姚襄態度,显然是不愿的,还是小心思作祟..
正欲继续进行劝说,便闻帐外传来一阵骚动,远远的便能听到杀声,紧跟著便是兵荒马乱的动静.....
不出意外,戴施又来劫营了!
並且,似乎有点戳破姚军情绪的意思,姚军的士气与斗志,的確已经受到严重削弱了,这一回,竟让晋骑突入了营內.....
戴施这一回,是做了一回甘兴霸了,百骑劫营,硬是把姚襄的左营给搅乱了。如果说,前两次劫营,对姚军来说只是隔靴搔痒的话,那么这一回,伤亡一百多人。
几乎每个袭扰的晋骑,都取得了对姚军的杀伤,代价不过几具尸体罢了。
对晋骑袭扰,姚襄是有相应应对的,但此番完全没能起到作用,当然,完全是自身出了问题。
戴施摩下也有支骑兵,是他多年参与北伐,通过各种手段、渠道组建的,人数不多,三百多人马。
这股骑兵,原本是他保命的后手,等到金墉守不住,用作突围求生用。不过,姚襄露出破绽,他也大胆出击,用来扬名立威了。
一起迅捷而凌厉的袭击后,戴施果断带人扯呼,头也不回逃回金墉,即便姚襄都顾不得整兵,直接率部追杀,都没能赶上。
最后眼睁睁看著戴施逃回金墉,城门闭合,吊桥垂落....
怒火攻心,两眼几乎发黑,姚襄自认,打了这么多年仗,败绩不少,但像此番这般的屈辱感,还是第一次。
损失虽然不大,但真就有种被戴施骑在身上,照著脸抽的感觉!
然而,再是愤怒,也只是无能狂怒罢了。姚襄拿此时的戴施与晋军,根本没有办法,甚至於,当他们还在城外,寒天冻地中忍受苦寒时,晋军或许在城內,遮风避寒,嘲笑著他们呢......
不过,正当姚军一片愁云惨澹之际,总算得来了一则“好消息”,燕上庸王慕容评,已然领军过汜水,抵达虎牢。
慕容评一来,姚襄的压力,总算缓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