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姚襄之死(1/2)
第567章姚襄之死
姚襄绝难想到的是,慕容评军至,给他带来的並不是转运,而是又一场灾难的开始。
就在姚襄因慕容评大军,而稍稍放鬆之际,一则紧急军情,又飞传姚军营中:河阴失守!
对姚襄来说,这绝对是一则噩耗!
河阴在洛阳西北,河水之阴,位置很关键,属於大河要衝,是进出洛阳的重要通道。当然了,就戴施坚守孤城的防御,从哪里进出並不关键。
但问题是,河阴那里是姚襄后勤供馈最主要转运枢纽,那里还囤积著部分姚军輜需。
哪怕隨著慕容评引大军至,正常情况下,可以新开闢一条粮道,得到来自虎牢、滎阳方向的支持。
仍旧有一点,不容忽视,河阴怎会失守,晋军怎会悄无声息地攻取河阴,断了他的粮路。
而这,显然才是更为危险的事情!
策划突袭河阴的,自然是普將毛穆之了,他奉命率军北援,哪怕受到气候的影响,动作依旧很快,十分尽力。
当慕容评引军自业城出发,姍姍来迟之时,毛穆之已然悄悄率军,走伊闕,进入河洛盆地。乃至於,毛穆之还有时间,对洛阳战况、燕军军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判断。
毛穆之自然是一个善於將兵的將军,很好的隱藏了晋军援兵的行跡,也就导致,危机已经悄然迫近,而姚襄竟毫无所觉。
而毛穆之在察洛阳军情后,也直接抓住了燕军的破绽:姚襄孤师前来,受挫坚城,军心不稳。
毛穆之不管燕军在调度方面出了什么问题,他只知道,这是一个战机!
他的任务简单而明確,协助戴施守城,保住金墉。只要击破姚襄,那么这个冬季,金墉必定坚如磐石。
基於这个作战目標,毛穆之很快进行了作战部署,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行动,便是由他亲率两千劲旅,绕道北上直取河阴。
桓温北伐时,毛穆之坐镇洛阳期间,可一点都没荒废,除了转运军需,还担任著河南防备的重任,这项履歷在,使他对洛阳周边的地理、交通有著相当程度的了解。
有这些基础在,方使毛穆之神兵天降,奇袭河阴之后,姚襄才后知后觉,大惊失色。
毛穆之袭取河阴,根本目的,还在於攻心,惊扰姚襄的判断,搅乱其军心士气。而后,趁机破姚!
但实事求是地讲,河阴失守,对姚军来说,並不是什么致命的打击。
毕竟,他们背靠偌大燕国,河阴被截断,隨时可以开闢出一条新的粮道。然而,问题在於,燕国得靠得住才行......
当河阴为晋军袭取的消息传来,姚襄自是震动不已,但动作终究慢了半拍,使得消息快速在营中散开。
於是,雪上加霜的情况发生了,积压已久的愤怨,与新添的恐慌,两种情绪迅速结合起来,军心也眼瞧著从不稳,到散乱了。
最后,还是姚襄亲自出面,巡视各营诸部,又是军法威慑,又是苦口劝慰,方才把部眾们安抚下来。
与此同时,又赶忙派人东去虎牢,报以这突变的军情,让慕容评火速引军西进。
姚襄打了那么多败仗,对危险,可以说也锻链出一定嗅觉了,从毛穆之军突然出现在河阴,他便知道,事情不对。
洛阳的寒风,都仿佛带上了危险的味道,当初兵败的一幕幕场景,又开始在脑海中重现,不断地翻著页。
为了让慕容评儘快西来,姚襄甚至提出了一项作战计划,由他在洛阳城外吸引晋军,只待慕容评引军至,便可趁机击破晋军,获取大捷。
积极,诚恳,又带有一丝卑微与哀求,曾经那么骄傲的姚襄,在危机时刻,终究还是会做人的.....
当然,姚襄怎么也想不到的,还是有这么一日,他会將生死荣辱寄托在慕容评身上!
但这份期待,註定是错付了!
虎牢,收到姚襄的军报,以及求援书,慕容评的態度显得十分暖昧。很正常,慕容评对姚襄,本就有些不怀好意。
如果说,最初只是因为吕护的密报,对姚襄有所怀疑、猜忌,那么在鄴宫与燕帝一番交谈之后,慕容评逐渐將此事,当成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一次立功的机会!
慕容虽未明詔,但那暖昧的態度,对慕容评来说,与明確的指令,也差不了多少。
因而,慕容评引军攻洛,从一开始,便不怀好意,针对姚襄,更甚於晋军!
可想而知,在收到姚襄求援的军报后,慕容评心头是怎样一种得意与窃喜。
看起来,姚襄的问题,可以换一条解决思路,比他原本所谋,要更加轻鬆、
平顺一些......
於是,慕容评果断採取了他的办法,差信使回復,让姚襄坚持,务必將来袭晋军牵制住,他將亲提大军,破晋军,下洛阳。
然而实际上,慕容评毫无动作,他选择按兵不动,严令燕军,据虎牢而守,观望洛阳战况。
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晋军行踪诡异,洛阳战情不明,不可冒进,应等形势明朗了,再谋进兵。
至於姚军怎么办,好办!平南將军多谋善战,部下驍勇,战力强大,足以自保..
原本,因为慕容评大军的到来,对是否进攻姚襄,以及进攻时机的选择,毛穆之还心存犹豫。
但慕容评阴险地选择不动如山,对毛穆之来说,就是一个再明確不过的出击信號!
还是一条“我打我的”思路,不管燕军出现了什么问题,他只需在最短短时间內,以最犀利的进攻,击破姚襄,那么金墉之危立解。
即便进攻不利,抑或燕军援军杀至,他们都还可以退守金墉,合两军之力,仍旧可以坚持!
有这份“保底”在,又实在发现不了其他异状,毛穆之果断决定发起对姚襄的进攻。
而这个时候,其他决胜因素都可以不谈,仅仅一个军心士气的问题,就足以致命!
面对毛穆之所率晋军,姚襄根本无力与战,也无心与战!
姚襄等了慕容评足足一天,不见一兵一卒来援,他便感到不妙了。顾不得对慕容评破口大骂,果断决定撤军,洛阳城外,他是不敢再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