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草芥称王 > 第121章 合伙人

第121章 合伙人(2/2)

目录

还有擦拭修补农具、给织坊酿酒坊打下手,甚至梳理丝线、编麻绳苇席、纳草鞋,都是一教就会的,没什么技术难度。

两百多个老弱妇孺,经杨灿这么一安排,人人都有了着。

他们看杨灿的眼神,满是感激与敬畏.

旁的事他们不懂,也不管,他们只知道是杨庄主对他们好,是杨庄主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这两百多个人,就像两百多颗火种。

往后在杨灿治下的“八庄四牧”里,这些火种自然会一点点地燎成原。

……

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拔力三部的安置事宜正循着既定的脉络稳步推进着。

泥土与木材的气息在风里悄然弥漫,勾勒出两庄一牧新生的轮廓。

选择转型农耕的两个部,已然循着村的规制铺开了建设的蓝图。

夯土的声响从清晨持续到日暮,一排排屋舍的木架在荒野中立起。

几条引水沟渠正沿着地势蜿蜒开挖站。

杨灿派去主持此事的人,皆是丰安庄里有才干、有人缘,却始终差一步未能跻身管事之列的人。

临行前,杨灿告诉这些人,“此番若能把新村打理妥当,日后这两个村子的管事之位,便由你们来坐。”

这句话像一粒火种,瞬间点燃了汉子们积压许久的干劲。

他们带着这份期许一头扎进新部,白天领着鲜卑人垦荒筑屋,夜里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马奶酒聊天。

没几天他们便与鲜卑人打了成一片,就连彼此的口音都染上了对方的腔调。

而选择继续游牧的那一部,杨灿自始至终未曾插手,只让人给他们送去了几车粮食作为补助。

他心里清楚,这群人里,有的是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的慵懒之辈。

有的则是将游牧视作血脉传承的固执者,短时间内想要扭转他们的观念,无异于缘木求鱼。

如今放任他们由拔力末全权管辖,既能省去不必要的纷争,更能悄悄卸下拔力末心中的戒备。

至于未来,杨灿笃定:待另外两个农耕部的炊烟升起,仓廪渐满,当同族人身处安稳、手握丰饶时,无需他多费口舌,这个游牧部自会主动走向改变,主动向他靠拢。

毕竟,两个鲜活的样板就摆在眼前。

部里的战争寡妇,如今都已寻得新的依靠,组成了安稳的家庭。

对这些男女们来,灶台上终于有了家的温度,被窝里也有了亲昵的气息。

而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拢共算下来有二十多个,最的还在襁褓中吮着手指,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

那些岁数更大一些的孩子,已经能够跟着大人们干活,只需再过几年,就能成长为壮劳力。

无论是农耕部还是游牧部,都未曾将这些孩子拒之门外,这账他们也算的明白。

不过,这也倒正合杨灿的心意。

被弃养的孩子,最大的也才七八岁,虽然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与精力去培养,可一旦养成了,这份从幼年便建立的忠诚,要远比成年后招揽来的人更为牢固,能够始终效忠于他的人的比例,也会更高。

于是,杨灿更进一步,将这些孩子认作了自己的义子义女。

“这样一来,抚养他们的人便会多几分上心,断不会让孩子们受了委屈。”

杨庄主在收他们为义子、义女的时候,这般温柔地着。

这番话,温和而有力,像一缕暖阳,瞬间驱散了孩子们眼中的怯懦。

而这一举动,也让“仁义杨”的名声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传遍了周边的田庄与牧场。

连原本不属于拔力三部的五庄三牧里,都有几个孤儿背着简陋的行囊赶来投奔他了。

杨灿自然是来者不拒,将他们一一收下,至此,他的身边便有了二十八个义子女。

稍作安顿后,杨灿便让适龄的孩子开始读书习字,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了青梅。

只是青梅既要照料孩子们的学业与武艺,又要操持杨府上下的事务,肩头的担子实在太重。

杨灿便从外面请了位学识渊博的西席先生,辅助青梅教孩子们识文断字;

习武方面,又让豹子头从旁协助,如此才稍稍减轻了青梅的负担。

就在村的建设与孩子们的生活渐入佳境时,热娜从天水城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她此行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昆仑汇栈的转型整顿全部地,如今正依照她的规划,忙着收购丝绸、茶叶与瓷器。

陈家大少陈胤杰起初想凭着家族势力打压昆仑汇栈,可当他听闻汇栈背后有索少夫人撑腰时,那点嚣张气焰瞬间偃旗息鼓。

只是这陈胤杰并未彻底死心,反而从那天起,往昆仑汇栈跑得愈发勤快。

他每天都要在昆仑汇栈里转上几圈,不知情的人见了,还以为这汇栈也是陈家的产业。

陈家少爷的心思虽是昭然若揭,可偏偏他没把那点心思破,热娜纵使心中厌烦,也找不到理由驱赶他。

这次返回丰安庄,让娜更是做得极为隐秘,一路轻车简从,生怕走漏了风声,又被陈胤杰纠缠上。

“老爷,昆仑汇栈已经调整完毕,今后就以行商为主。

天水的那家汇栈,日后专门做批发批购的生意。”

刚踏进杨灿的书房,热娜便迫不及待地汇报,眼眸里闪着兴奋的光。

“如今栈里已经开始收购货物,驼队也在筹备,若一切顺利,半个月后就能出发。”

杨灿放下手中的账簿,眼中露出欣喜之色:“好啊,这一趟打算去往何处?往返一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热娜道:“这是老爷第一次涉足经商,还有不少参股人等着看结果。

我想着不宜走得太远,得尽快赚回第一笔钱,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所以这次打算直奔撒马尔罕,往返一趟的话,大约半年时间就够了。”

“半年?能这么快么?”杨灿微微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

虽他将经商的事全权交给了热娜,却也私下打听过往返西域通商的一些情况。

从天水到撒马尔罕的商路,寻常商人走这一趟,少也要一年,半年往返,那可是极快的速度。

热娜闻言,胸膛微微一挺便是丰盈满怀,湛蓝的眼眸里满是自信。

“老爷你有所不知,寻常商人走这一趟需要一年,可粟特商人们却能做到半年往返。

这背后,靠的是最优的路线规划、高效的通关能力,还有严密的商队管理。

而所有这些,热娜绝不比任何一个顶尖的粟特商人差。”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骄傲,仿佛已看到驼队满载而归的场景。

“明年开春,龙河还没解冻,野草还没返青的时候,热娜定会带着西方的货物满载而归。”

“好!”

杨灿欣然道:“明天我就发帖子,召集各田庄、牧场的管事来聚一聚,把这事跟大家清楚,也好让所有人都安心。”

他心里想着,若热娜真能半年往返,这事不仅能提振人心,更是联络感情、拉拢人心的好机会。

把这份心思藏在商业行动背后,既隐蔽,又能让自己看起来一心扑在赚钱上。

如此“沉迷利益”的模样,想必阀主那边也会更加放心一些。

次日,热娜便将一份详尽的行商计划摆在了杨灿面前,从路线节点到货物清单,从驼队配置到成本核算,每一项都附着精准的数据,比空口白话更有服力。

这份计划书,杨灿主要是给长房的管事们看的。

他们虽然也是合伙人,却因身份特殊,不便亲自来丰安庄,有了这份详实的计划,也能让他们少些疑虑。

至于拔力三部,因为归附太晚,并未被纳入此次经商的合伙人之列,杨灿也没打算日后再将他们加进来。

在杨灿看来,眼下这些原始股东已经足够了。

况且,他心里清楚,即便是这些原始股东,也未必能始终与自己一条心。

日后若有人心生异念、从中作妖,便可将其剔除,再从拔力三部里挑一个最听话的补进来。

这一拉一打,恩威并施,才能将局面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今的股本构成已然稳定,往后谁想挤进来,要么等有人退出,要么等有人自寻死路。

而这个涵盖了八庄四牧的商业联盟,便是他在于阀立足的根本。

就在丰安庄忙着筹备商队事宜时,一支队伍正悄然朝着丰安堡的方向行进。

队伍中央护着一辆轻车,车帘紧闭,里面坐着的,竟是被捆得严严实实的钱渊钱掌柜。

队伍里最惹眼的,是一匹白马上的少年。

十七八岁的年纪,月白襕衫的下摆随意掖在腰间,腰间的玉带钩泛着温润的柔光。

就连他握着缰绳的手,指节都修长莹润,姿势里透着一股漫不经心的雍容。

这个年纪的少年本应带着几分跳脱的英气,可他却生得偏柔。

眉峰像被细笔精心描过,弯出浅淡的弧度,眼尾微微上挑,瞳仁清透得像浸在水里的琉璃。

束发的玉簪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垂的发带随马匹的步伐轻轻晃动,他的整个人宛如一幅精心晕染的工笔人物,俊得清隽,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态。

这般容貌,可是连一向自诩俊逸的杨灿都要被比了下去。

“公子,前方二十里就是丰安堡了,咱们是直接过去,还是先做些准备?”

一名骑士策马靠近,声音压得极低,恭敬地问道。

美少年抬眸望向远方的道路,眼眸里的温润褪去几分,多了些冷意:“找个隐蔽的地方先藏起来,再派人进堡探查。

若是婧瑶被那姓杨的欺辱了,就先救出婧瑶,再把杨灿掳来,我要亲手宰了他!”

骑士又低声道:“万一钱渊的是假话,或者姑娘根本不在丰安堡……”

“那也要把姓杨的给我弄出来!”

少年冷笑一声,眼尾的弧度骤然绷紧,瞳仁里闪过一丝骇人的凶戾:

“我会亲自问他,但凡他碰过我家婧瑶一手指头,我都要一刀一刀地零剐了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