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还珠:虐完我,我夏紫薇又回来了 > 第217章 谏言与契机

第217章 谏言与契机(2/2)

目录

乾隆微微颔首,永琪能看到这些,已属不易。

老夫子继续念道:“然,水泥之弊,亦不可不察。其弊者有二:一曰耗资巨。开采石料,烧制水泥,铺设道路,皆需大量银钱、民力。若官府摊派过甚,或商人垄断牟取暴利,则反成扰民之举,徒增百姓负担。二曰,恐生骄惰。道路过于平坦,车马过于便捷,或使官员耽于享乐,疏于体察民间真正之疾苦;亦恐使百姓安于现状,失却开拓进取之心。故曰,水泥虽好,犹如利刃,用之善则造福苍生,用之不善则反受其害。关键在于执政者,是否心存百姓,善加引导……”

听到这里,乾隆眼中露出惊讶和赞赏之色。

永琪能想到“耗资”和“扰民”已属难得,竟还能联想到“骄惰”这一层,涉及吏治民心,这眼光和深度,远超他的年龄!

看来,这孩子近来确实进益了!

老夫子念完,乾隆忍不住抚掌称赞:“好!永琪,你能有此见解,朕心甚慰!看来近日功课,没有白费功夫。”

永琪连忙出列,躬身道:“皇阿玛谬赞了。儿臣所言,不过是在书房中凭空揣测,管中窥豹而已。水泥之于百姓,究竟是好是坏,利大还是弊大,儿臣……儿臣实在不敢妄下断论。”

乾隆感兴趣地问:“哦?那以你之见,该如何判断?”

永琪抬起头,目光恳切地看着乾隆,声音清晰而坚定:“回皇阿玛,儿臣以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水泥铺在路上,最终行走其上的是百姓;玻璃装在窗上,最终受益其中的是黎民。是好是坏,当由百姓说了算!皇阿玛一向爱民如子,何不……何不趁此机会,效仿先贤,微服出巡,亲自去看看这水泥路是否真便了民,这玻璃窗是否真暖了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方是真实!”

微服出巡?乾隆心中一动,这个念头,他刚才在养心殿也曾闪过。

永琪见皇阿玛意动,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而且,此次出巡,意义非凡。这水泥与玻璃,乃紫薇妹妹与蔷薇妹妹心怀天下,进献于我大清的祥瑞之物。若皇阿玛能带着两位妹妹一同前往,让她们亲眼看看自己献出的方子,如何惠及百姓,如何改变民生,对她们而言,将是莫大的鼓舞!皇阿玛还可以让皇祖母派晴儿格格为代表一同前去,表明皇上和太后对百姓的关心,晴儿格格也能回宫给皇祖母说说现如今皇阿玛治理下的京城是如何国泰民安,也让天下人知道,皇阿玛不仅重农桑,亦重格物致用,更重父女天伦!此乃一举数得之美事也,而是皇阿玛也可以带着上书房的各位阿哥一同前去,让他们也离百姓近点,才能更好的为皇阿玛服务!”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强调了体察民情的必要性,又巧妙地将功劳归于紫薇蔷薇,提议带她们同行更是合情合理,提议带晴儿格格的合情合理,既全了乾隆疼爱女儿的心思,又彰显了皇家的和睦与创新精神,又彰显了皇家对百姓的关心,他对太后的孝顺。

乾隆看着眼前目光炯炯、言辞恳切的儿子,再想到他那篇颇有深度的策论,心中大为快慰。

永琪这孩子,确实长大了,懂事了,不仅学业精进,还能为国事、为兄妹着想,为皇祖母着想。

“嗯……”乾隆沉吟着,脸上露出了笑容,“永琪所言,不无道理。朕确实该出去走走了。带着紫薇蔷薇和晴儿一同去看看,也好。”

他心中已有了决断,这次微服出巡,不仅是为了查看水泥的实效,或许,也是一次考察百姓生活的好机会。

“吴书来,”乾隆吩咐道,“传朕旨意,近日朕欲微服出宫,体察民情。命人暗中准备,不可声张。至于随行人选……朕自有安排。”

“嗻!”吴书来躬身领命。

永琪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同时又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完成了母妃交代的第一步,但接下来……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他不敢深想,只能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波澜。

而上书房的其他人,则纷纷向永琪投去或羡慕、或惊讶、或深思的目光。

五阿哥这番谏言,深得圣心,看来,这位一向不显山露水的皇长子,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怕是不同往日了。

一场围绕着微服出巡而展开的新的波澜,已在紫禁城内悄然酝酿。

而永琪不知道的是,他这番为了完成母命、却也暗含公心的谏言,将会将他,以及他心中那个放不下的姑娘,卷入怎样意想不到的命运漩涡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