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龟甲伪书》(2/2)
“民情如水,龟甲可卜;民心如镜,龟行可鉴……”老四澹台鹊反复咀嚼着这十六个字,猛然一拍大腿,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我明白了!传说前朝南宫皇后在辅政初期,为体察真实民情,避免被官员蒙蔽,曾多次微服出巡,扮作游方巫女,以龟甲占卜为名,深入市井乡野,与百姓交谈,探听民间疾苦与官员的真实政绩!这《龟鉴录》,莫非是暗示南宫皇后当年用以记录民情、暗藏联络讯息的特殊方式?其名为‘龟鉴’,实则是‘以龟甲为鉴,明察民情’之意!那老者……很可能与南宫氏渊源极深,或许是南宫氏的后人或追随者,特意前来相助我们清查瑞王余孽!”
这个推断,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那本看似荒诞的《龟鉴录》,不再是敌人的密码本,而极有可能是南宫氏前辈留下的、用于监控民情、暗中调查的特殊工具!而瑞王余孽,或许正是发现了这种形式的隐蔽性,才反过来将其作为自己传递情报的掩护,妄图蒙混过关。
事不宜迟,兄弟们立刻召集手下的精锐力量,根据龟甲上显影出的地图和名单,制定了详细的突袭计划。他们兵分几路,对“云梦药行”及另外几个可疑地点同时进行突袭。
果然,在“云梦药行”后院一个极其隐蔽的地下密室里,官兵们查获了上百箱封装严密、标着各种药材代号的瓷罐。打开其中一个瓷罐一看,里面装着的并非药材,而是一种灰白色的粉末,散发着淡淡的诡异香气。老四澹台鹊经验丰富,他走上前,用指尖蘸了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又仔细观察了粉末的色泽和质地,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这是‘傀儡散’!而且是改良过的版本!当年突厥人就曾用这种毒药来控制细作,能令人精神涣散,意识模糊,易于操控!”
更令人发指的是,所有装药的瓷罐外壁,都绘制着一个诡异的图案——狼首龟身,狼首狰狞可怖,龟身布满尖刺,透着邪气。这显然是瑞王余孽将突厥的狼图腾与他们伪装用的龟甲占卜术扭曲结合的标志,寓意着他们既有狼的凶残,又有龟的隐忍,妄图潜伏待机,颠覆新朝。
“原来所谓的‘龟术’,是指借占卜之名,行施毒控心之实!好阴毒的计策!”老三澹台墨愤然将一个瓷罐摔在地上,药粉四溅,“他们是想用这种手段,暗中控制地方官员、士绅,甚至在民间散播,制造恐慌,为他们的复辟阴谋做准备!”
捷报连同查获的罪证、那本神奇的《龟鉴录》以及兄弟们的推断,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京城。彼时,女帝澹台星正在御花园的蹴鞠场上,观看新科进士们的蹴鞠比赛,以示朝廷对人才的恩宠。御花园内彩旗飘扬,欢呼声阵阵,新科进士们身着各色衣衫,在场上奔跑争抢,意气风发。
接到密报,女帝凤眸微眯,神色依旧平静如常,只是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几下,心中已有了决断。她并未立刻中断比赛,而是继续观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恰在此时,场中争夺最为激烈之时,一只精工缝制的牛皮蹴鞠在两名进士的争抢中突然破裂!从中飘散出的,并非寻常的羽毛或棉絮填充物,而是无数张印制精美、巴掌大小的纸片。纸片形似龟甲,上面印着“廉政清风”“国泰民安”“吏治清明”等吉祥话,以及一些复杂的编号。
原来,这是老五澹台铢的又一个“奇思妙想”——他在得知江南查获瑞王余孽巨额赃款后,便向女帝奏请,将部分赃款用于填补国库,部分则用于印制这种“廉政彩券”。彩券免费发放给百姓,定期抽奖,中奖者可获得丰厚的奖金或实物奖励。此举既宣示了朝廷反腐的决心,又将部分不义之财还于民,更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教化方式,让百姓在欢乐中牢记“廉政”的重要性。彩券刚一推出,便引得万民踊跃领取,争相收藏。
小郡主澹台星(此处与前文呼应,设定为皇太女或小公主)看到满天飞舞的“龟甲彩券”,觉得新奇好玩,挣脱乳母的手,跑进场中捡起几张,嘻嘻哈哈地将其撕成碎片,抛向空中。令人称奇的是,那些碎纸片落地后,竟无风自动,相互吸附,拼凑成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乌龟形状,每只“纸龟”的背上,都隐约显现出“吏治清明”“天下无贼”等字样,慢悠悠地在草地上爬行,引得众人啧啧称奇,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自然是老四澹台鹊在印制彩券时,应老五的请求,加入了一些遇撞击或撕裂会产生微弱静电吸附效果的特殊材料的“小把戏”,意在增添趣味,更好地传播廉政理念。
就在这片祥和热闹的气氛中,一个苍老而悠远的声音,仿佛随风而来,清晰地传入女帝和身旁近侍的耳中,却又似只在女帝一人耳边响起。那声音正是久未露面的南宫诀:“痴儿们,可见分明?真正的帝王心术,不在龟甲纹路的诡秘,亦不在丹药符咒的玄虚,而在洞悉民心向背。治国如龟行大地,需步步踏实,不可急功近利;察民如镜映万物,需明察秋毫,不可蒙蔽视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乃千古不易之理。那《龟鉴录》,既是警示,亦是传承,望你等好生领悟。”
女帝闻言,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场上那些朝气蓬勃的新科进士,以及远处宫墙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哗,心中已然了然。南宫诀的话,点醒了她:治国的根本,在于民心,而非权谋诡计。
事后,那本充满传奇色彩的《龟鉴录》,并未被束之高阁,藏于皇宫秘库。经女帝特许,由老三澹台墨主持,组织翰林院的饱学之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注释和重新编撰。他们保留了其以龟喻理、图文并茂的独特形式,但内容已大为不同,不再涉及任何阴谋诡计,而是着重阐述“重民本、察民情、顺民意”的治国理念,并加入了大量历代明君贤臣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的历史典故和新朝推行仁政的现实案例。
此书后被定为江南各地官学的启蒙教材之一,命名为《新编龟鉴启蒙录》。教材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不仅学子们喜闻乐见,连普通百姓也争相借阅,成为一时之畅销书。
女帝澹台星亲自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其中有一段话尤为精辟,被天下士子广为传诵,甚至被刻在各地官署的显眼位置:“龟者,寿而稳,然缩首壳中,终不见天地之阔。为政者,当学龟之沉稳持重,洞察细微,深思熟虑;然万不可效龟之退缩自保,固步自封,脱离百姓。当以龟甲为镜,照见民心所向;以龟步为尺,丈量民间疾苦。如此,方能得民心、安天下,方为社稷之福,百姓之幸。”
而那座曾作为瑞王余孽重要窝点的“云梦药行”,在被彻底清查后,其地皮被官府收回。女帝下旨,在此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惠民药局”,专司平价药材供应、疫病防治与医理普及。药局内聘请了各地名医坐诊,为百姓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同时开设医学堂,培养基层医护人员,普及卫生知识。
药局的正堂之上,悬挂着一幅由名家绘制的《南宫皇后民间问诊图》。画中的前朝贤后,便服简从,头戴帷帽,正俯身为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诊脉,神态慈和,眼神中满是关切;背景处,一片青翠的竹林旁,一只乌龟在田间缓缓爬行,寓意深远——既象征着南宫氏的传承,也暗示着为政需如龟般沉稳、踏实,心系百姓。
许多年后,一位从“惠民药局”设立的医学堂中走出的寒门子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卓越的政绩,一步步晋升,最终官至太医院院判。他始终牢记着药局正堂那幅画的寓意,以及《新编龟鉴启蒙录》中的教诲,为官清廉,心系百姓,深受万民爱戴。
他每次回乡省亲,都会特意去“惠民药局”看看,看看那幅熟悉的画作,看看药局为百姓服务的繁忙景象。每当有孩童围拢过来,好奇地询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总会笑着讲起那个关于“龟甲伪书”的故事,最后总会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要记住,这世上最高明的‘术’,不是藏于密室的阴谋诡计,也不是巧言令色的权谋手段,而是存于百姓心中的公道与信任。唯有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成就真正的功业。”
这个故事,也如同《新编龟鉴启蒙录》一般,在江南大地上代代相传,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不忘初心,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