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 > 第113章 《糖丸断案》

第113章 《糖丸断案》(1/2)

目录

景和十一年夏,江南暑热正盛。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都仿佛被烤得扭曲变形,路面上蒸腾起阵阵热浪,将远处的房屋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光晕之中。运河里的水也泛起温热的涟漪,岸边的柳树蔫蔫地垂着枝条,连蝉鸣都透着一股有气无力的燥热。皇四子澹台鹊,奉旨巡查江南医药,同时暗中查访瑞王余孽可能利用医药作乱的线索。他一身月白锦袍,外罩轻薄的纱质披风,虽尽量避开正午的烈日,额角却还是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一日,他行至姑苏城郊,无意间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深处,一家看似寻常的药材铺静静伫立,门头挂着一块褪色的木匾,上书“百草堂”三个古朴的大字。铺内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气,与外面的暑热形成鲜明对比。澹台鹊本想进来避避暑气,却被柜台旁摆放的一捆外形奇特的甘蔗吸引了目光。那甘蔗通体呈紫红之色,表皮光滑油亮,如同上好的玛瑙,节间粗短,却透着一股饱满的质感。

“店家,这是何种甘蔗?倒是少见。”澹台鹊指着那甘蔗,对正在整理药材的老掌柜问道。老掌柜抬起头,见澹台鹊衣着华贵,气质不凡,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回答:“回贵人的话,这是咱们姑苏特有的‘赤霞蔗’。此蔗甘甜异常,汁多味浓,还带着一丝清凉劲儿,只是产量极低,大多被选作贡品送入宫中,民间极少能见到。”

老四素来对奇花异草、特殊药材有浓厚兴趣,听闻此言,更是来了兴致。他走上前,拿起一根赤霞蔗仔细端详,只觉入手沉甸甸的,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甜香。“如此奇特的甘蔗,不知可否卖给我一些?”老掌柜连忙点头:“贵人若喜欢,尽管拿去,只是这赤霞蔗价格不菲……”“无妨,多少钱都无妨。”澹台鹊爽快地说道,当即命随从付了钱,买下了大半捆赤霞蔗。

回到驿馆,澹台鹊迫不及待地让人将赤霞蔗洗净切段,尝试榨取蔗汁。压榨机缓缓转动,浓稠的紫红色蔗汁顺着出口缓缓流出,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浓郁的甜香,那甜香中还带着一丝极淡的、类似薄荷的清凉气息,闻之令人心旷神怡。他端起一杯蔗汁品尝,只觉甘甜清冽,滑入喉咙后,一股清凉之意顺着食道蔓延至全身,暑热顿消大半。

喝着蔗汁,澹台鹊忽发奇想,忆起自己偶然得到的一卷南宫氏遗留的残破丹方。那丹方纸张泛黄,字迹模糊,其中曾提及一种以“赤霞髓”为引,辅以数味宁神草药,可制“问心散”。此散能令人心神放松,卸下防备,易于吐露真言,只是丹方残缺不全,“赤霞髓”究竟为何物,后续的草药配比和炼制方法更是模糊不清。他看着杯中浓稠的赤霞蔗汁,心中一动:莫非这“赤霞髓”便是赤霞蔗的汁液?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澹台鹊决定大胆尝试。他从驿馆自带的药材箱中,取出几味药性温和、有安神开窍之效的草药,如远志、合欢皮、灯心草等,仔细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待草药熬出浓郁的药汁后,他滤去药渣,将赤霞蔗汁缓缓倒入药汁中,用文火慢熬。他守在灶台旁,不时用勺子搅拌,密切关注着锅中汤汁的变化。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熬制时,火候过大,汤汁很快就熬糊了,散发出一股焦苦味;第二次,草药配比不当,熬出的汤汁苦涩难咽;第三次,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调整了草药的用量,可汤汁冷却后却依旧是液体状态,并未出现丹方中提及的凝结迹象。接连几次失败,并未让澹台鹊气馁,反而更激发了他的好胜心。他反复研究残破的丹方,不断调整草药配比和熬制火候,常常熬到深夜。

终于,在第七次尝试时,奇迹发生了。当汤汁熬到恰到好处的火候,颜色变得如同琥珀般晶莹透亮,散发出诱人的甜香与清凉药香时,澹台鹊连忙离火冷却。只见锅中的汤汁在冷却过程中,竟逐渐凝结成了一颗颗圆润剔透、宛如琥珀琉璃般的糖丸。那些糖丸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澹台鹊心中一阵激动,但他并未掉以轻心。他谨慎地取了一颗糖丸,自己先尝了尝。糖丸入口即化,甘甜清冽的味道在口中炸开,还带着淡淡的草药香气,精神为之一振,思绪似乎也格外清晰,身体却并无任何异样之感。为了测试效果,他唤来一名因小事犯错、正忐忑不安地站在门外等候发落的小内侍。“进来吧,本王赏你样东西。”

小内侍战战兢兢地走进来,低着头不敢看澹台鹊。澹台鹊将一颗糖丸递给他:“这是本王新制的糖,你尝尝。”小内侍受宠若惊,连忙接过糖丸,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糖丸入口即化,甜美的味道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片刻后,他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地说道:“王爷,奴才错了!奴才小时候偷吃了御膳房的桂花糕,还撒谎说是老鼠偷吃的;前几天奴才不小心打碎了您书房的青花瓷瓶,又谎称是野猫撞倒的……奴才知道错了,求王爷责罚!”

小内侍絮絮叨叨地将自己从小到大犯的那些鸡毛蒜皮的“隐秘”全都说了出来,说完后还一脸茫然地看着澹台鹊,似乎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突然说出这些话。澹台鹊心中巨震,他明白自己无意中竟成功复原了(或者说改良创造了)一种奇药!因其形如糖丸,功效又类似古方中的“问心散”,能让人吐露真言,他将其命名为“真言糖”。

经过仔细观察,澹台鹊发现这“真言糖”药性温和,服用后并非失去神智,而是会进入一种极度放松、潜意识活跃的状态,对他人的询问几乎有问必答,且难以编造谎言。药效过后,服用者除了略感疲惫外,并无明显的副作用。这无疑是审讯查案的绝佳利器!但他也深知此物关系重大,若落入不法之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严密封锁消息,只将此事告知了几位关系亲密的兄弟,并连夜写了一封密信,奏报给远在京城的女帝。

恰在此时,扬州府传来一桩棘手的案子,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江南的安宁。扬州知府贾仁道,人送外号“假仁道”,表面上清正廉洁,实则贪得无厌。他利用职务之便,贪墨了巨额漕银。眼看事情即将败露,他竟恶人先告状,上奏朝廷诬告当地几位清廉的粮商勾结江湖人士,囤积居奇,意图作乱。为了坐实罪名,他还“搜出”了所谓的“密信”与“赃银”,将几位粮商打入大牢,严刑拷打,欲屈打成招。

此案涉及漕运、商贸,影响极坏,女帝得知后震怒不已。但贾仁道做事周密,销毁了大部分证据,一时难以找到其贪腐的直接证据。为免打草惊蛇,打草惊蛇,女帝密令已在江南的五位皇子——老二澹台战、老三澹台墨、老四澹台鹊、老五澹台铢,暗中查清此案。

接到密旨,五兄弟齐聚扬州驿馆。老二澹台战性格沉稳,擅长领兵作战;老三澹台墨心思缜密,善于查探分析;老五澹台铢精于算计,对钱财账目极为敏感。兄弟几人商议许久,却都愁眉不展。贾仁道老奸巨猾,戒备森严,府衙内外布满了他的亲信,想要搜集证据难如登天。“这贾仁道真是狡猾,简直是油盐不进!”老五澹台铢一边拨弄着算盘,一边愤愤不平地说道。

正当兄弟们苦于无计可施时,老四澹台鹊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他新制的“真言糖”。“或许,我们可以用这个试试。”他将“真言糖”的功效小声告诉了几位兄弟。众人听后,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随即眼中又燃起了希望。“此计甚妙!只是如何让贾仁道服下这糖丸,倒是个难题。”老二澹台战皱着眉头说道。贾仁道生性多疑,对陌生人递来的食物更是警惕,寻常方法定然无法让他上当。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之际,驿馆的门被推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身影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哥哥们!星星来啦!”来人正是年仅八岁、天真烂漫又深得帝宠的祥瑞长公主澹台星。她是女帝最小的女儿,因出生时天降祥瑞,被封为长公主,深受女帝和几位皇子的宠爱。此次她听闻几位哥哥在江南查案,便缠着女帝,跟着内侍来到了扬州。

看到澹台星,老四澹台鹊脑中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主意涌上心头。“星星,你来得正好。”他笑着招手让澹台星过来,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小丫头听完后,眼睛亮晶晶的,拍着小手说道:“好呀好呀!星星最喜欢吃糖了,也最喜欢帮哥哥们做事了!”

年仅八岁的澹台星,天真烂漫,又身份尊贵,是最不可能引起贾仁道怀疑的“奇兵”。这些日子,她跟着哥哥们在扬州游玩,贾仁道虽知她身份尊贵,但只当是皇室子弟前来游历,并未过多防备,甚至还曾亲自陪同过几次,对这个可爱的小公主颇为喜爱。

一日,澹台星按照老四的安排,假意游玩至扬州府衙后花园。府衙后花园景色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雅致。她让内侍在园外等候,自己则提着一个精致的小篮子,蹦蹦跳跳地朝着贾仁道的内堂走去。此时,贾仁道正因漕银的事情心烦意乱,正在内堂歇息。

“贾伯伯!贾伯伯!”澹台星的声音清脆甜美,如同黄莺鸣叫。贾仁道听到声音,连忙起身走出内堂,见是长公主,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不知长公主殿下驾到,下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贾伯伯不用客气!”澹台星踮着脚尖,举起手中的小篮子,小脸上满是纯真无邪的笑容,“这是四哥用花花做的糖,可甜啦!星星请你吃糖!”

贾仁道低头看向篮子里,只见里面装着几颗晶莹剔透的糖丸,糖丸中还夹杂着粉色的花卉碎屑,看起来格外可爱,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他见是长公主亲手送来的孩童零食,并未起疑,加之那糖丸香气扑鼻,早已勾起了他的食欲。他笑着接过一颗糖丸,说道:“多谢长公主殿下赏赐,下官愧不敢受。”“贾伯伯快吃嘛!”澹台星催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