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授田(2/2)
他虽每日都会习字认字,但对於打理地方而言,毫无用处。
刘义符看了眼魏良驹,见他有所忧虑,说道:“有了钱財土地,募庄客耕耘,若你嫌麻烦,也可统一交予县衙再行分配,每岁收成徵收赋税后,便都是你一人的,钱、粮、布匹皆可自行置换。”
此下授田於麒麟军儿郎,实与府田並无分別,不论是实封还是虚封,都由他们自行决断。
这些兵家子从戎不懂治道,確实不如统一由县衙分配,名义上不算食邑,但实际上已是。
当然,刘义符也可亲置文僚管辖,但他做此举,一是为履行誓言,二是为新军作养,並无採纳府兵之意,宗室子弟受封食邑,也皆是交由地方官员打理,乃是虚封。
简单来说,就是每年给一次分红,至於分红多寡,是否有人从中贪墨,还是要看庙堂的眼色。
刘裕打压宗室,夺钱夺粮夺地,封邑有明削暗削,这些暗削的,便算作是“贪墨”。
总之,刘义符当下可给他们实封,往后入军士卒,大多还是要给虚封,不为其他,既是为了统一管理,產出更多,也是为了作一后手。
地方豪强不尽然是一举成势,不少也是从小地主开始做起,慢慢兼併其余地主的土地庄客等。
麒麟军是他私军,颇受信重,若有军士渐而跋扈,不受管制,该当何如
县里的官吏,乡野的庶民可敢得罪
將来之事,无人可预料,指望人人心中向善,不切实际,更何况是这些从戎多年的老卒
见惯了血肉横飞,淡漠了生死,性子可还会同贫苦时般温顺良善
人如何会一成不变
为何市井之兵不可用,蓄养私军精锐,必要挑选良家子,无非就是为避免这一状况。
“宋凡,一百五十亩。”刘义符说道。
听此,宋凡大笑起来,拍著胸脯道:“世子,仆一粗人,不善治田,便交由县衙打理。”
“嗯。”
刘义符应了一声后,遂让郭行在册上做注。
“李七,五十五亩。”
被唤到的黝黑汉子笑了笑,先是看了眼刘义符,然后转向郭行,说道:“我家中还有四个兄弟,可否——给自家人种”
刘义付应了一声后,逐让郭行仕册上做汪。
“李七,五十五亩。”
被唤到的黝黑汉子笑了笑,先是看了眼刘义符,然后转向郭行,说道:“我家中还有四个兄弟,可否——给自家人种”
“世子授田,田亩如何用,任隨你心意。”郭行放下笔,抬首正声应道。
见状,李七深深向刘义符行拜谢之礼,遂亲自往地中查阅己家的田亩。
“吴光,五十亩——”
一声声呼喊过后,直至將十余顷田尽皆授出,天色也隨之黯淡,郭行起身活动了下筋骨,说道:“世子,都已封出去了,其中八顷田仍由县衙统理,五顷由军士自理。”
刘义符微微頷首,说道:“良驹在闯里购置了院落,其余人有些还未有安家,若往后將亲眷接来,不可尽皆安置於城中,田亩分在蓝田,可在县城內外安家,此事便交由你去做,万不可疏忽。”
蓝田於长安以南,若关中出了变故,麒麟军家眷在蓝田,倘若有敌军攻来,也可退至上洛保全,相比之下,涇阳、咸阳等县地处於前,有失妥当。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