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红楼双姝记 > 第118章 柳暗花明契机现

第118章 柳暗花明契机现(1/2)

目录

两日后,一只羽翼丰满的信鸽扑棱棱落在窗台,带来了北地婆母周氏的家书。

展开信笺,字里行间皆是慈母般的殷切叮嘱,让望舒切莫操劳过度,保重身子为上。

信中又委婉提及,王煜自幼长于北疆,性子直率,于江南繁文缛节多有疏漏,需望舒平日多加提点引导,莫要失了礼数,惹人笑话。

捧着这封薄薄的家书,望舒心头百感交集。婆母的关怀让她温暖,但字里行间也提醒着她,煜哥儿终究不属于这烟花三月的扬州。

他是北地的鹰,终究要回到那片辽阔的天空。

想到儿子在身边的日子已然开始倒数,一股难以言喻的不舍与酸楚便悄然漫上心头,沉甸甸的。

然而,若要扭转黛玉那泪尽而逝的宿命,自己必须在扬州站稳脚跟,织就一张足以与贾府周旋、护佑侄女周全的关系网与力量。

一边是骨肉分离之痛,一边是拯救至亲之责,两相撕扯,令她心绪难平。

信步走到王煜所居的院落,隔着月洞门,便见两个少年身影在庭院中腾挪。

王煜一招一式颇有章法,神情专注,汗水沿着他日渐棱角分明的下颌滑落。

而林承璋则更像是凑趣玩闹,动作绵软无力,嘻嘻哈哈,全无章法,不过好歹也算是活动了筋骨。

望舒倚着门廊,静静看着。

即便有万般不舍,她也清楚,煜哥儿的道路在军伍,在疆场,在北地。

或许待黛玉之事稍有转机,便速速带他北归?

可念头一转,承璋是要走科举之路的,北地的文风教化终究不及江南鼎盛。

兄长如今病体支离,身边也需要子侄承欢膝下,自己又如何能带着黛玉一走了之?

接回黛玉,只怕比治愈兄长的沉疴还要艰难数倍。

她并非质疑史老太君对黛玉的疼爱,只是那份疼爱,在家族利益、儿子前程、甚至是对宝玉那份近乎偏执的宠爱面前,究竟能占得几分重量?

将黛玉留在身边,全了自己思女之心,又能让宝贝孙子得偿所愿,在老太太那权衡利弊的心中,恐怕这才是最“圆满”的结局。

至于林如海这亲生父亲的思念与担忧,在那等钟鸣鼎食之家的老太太看来,男人的心思合该都在仕途经济上,儿女情长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点缀罢了。

看看荣宁二府那些老少爷们,哪个真将后宅女子的心思放在眼里?

望舒将自己代入那深似海的侯门,揣度着史老太君的心态,越想心越沉。

她扶着身旁的老槐树,指尖用力,几乎要掐进粗糙的树皮里。

然而,一股不屈的韧劲也随之升起。

不管老太太放不放人,她林望舒都要搏上一搏。

一次不行便两次,两次不行便三次……总有水滴石穿的一天!

“娘?”王煜一套拳法打完,接过小厮递上的汗巾,一边擦拭一边疑惑地望向怔怔出神的母亲。

一旁的承璋也由丫鬟伺候着擦脸,那理所当然的模样让望舒不禁蹙了蹙眉。

“娘?”王煜见母亲不答,又唤了一声,走到近前,“可是儿子哪里做得不对?”

望舒猛地回神,敛去眼底的复杂情绪,扯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无事,娘只是来看看你们练功。见你们兄弟二人相处融洽,娘心里就欢喜。”

见王煜举止有度,擦拭汗水也细致,不似赵猛那般胡乱一抹了事,心下稍感安慰。

“你祖母来信了,”望舒试探着问,“可想她了?”

“想啊!”王煜回答得干脆,眼中流露出真实的想念。

“娘,我给祖母挑了好几样扬州特有的物事,有吃的,有用的。

祖母不喜抹额,我便没选。

璋表弟还给我推荐了好些此地有名的蜜饯果子,都一并备下了。”

他言语间带着献宝似的雀跃,生动的眉眼清晰地写着对北地家园的眷恋。

“姑母姑母,还有我呢。”

林承璋不甘示弱地挤过来:

“我也给姑祖母备了礼。表哥只晓得送梳子,不像我,我知道女子都爱香粉胭脂,我给姑祖母挑了好多上等的。”

小家伙说得眉飞色舞,随即话锋一转,露出了小心思:

“表哥回北地的时候,定要带上我一同去的吧?”

他那双酷似黛玉的杏眼里,盛满了小心翼翼的祈求与一点狡黠的小算计,看得望舒脑仁隐隐作痛。

“此事需得你父亲首肯方可。”

望舒将这颗烫手山芋轻巧地推给了兄长。

心下却思忖,确实该为承璋物色几个品行端正、能够砥砺学问的同伴了。

煜哥儿终究要离开,远水解不了近渴。

或许可以问问尹子熙,她交游广阔,应当识得些合适的书香门第子弟。

从王煜的院子出来,想到前路漫漫,兄长病情胶着,黛玉归期难定,桩桩件件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刚回到正房,汀荷便进来禀报:“夫人,林大人过来了,正在花厅等候。”

“好,我即刻过去。”

望舒整理了一下心绪。

抚剑如今多半时间都在卢先生居住的院落里,或是练剑,或是侍奉汤药。

这是望舒特意吩咐的,抚剑本是官家千金,虽眼下身份未能恢复,但气度涵养需得慢慢重新养回来。

她始终坚信,卢先生一家的冤屈总有昭雪之日。

只是若抚剑真恢复了身份,赵猛一介武夫,即便立有军功,门第上怕是也难以匹配了。

想到此节,望舒又是一阵头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