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收拢天下英才!(2/2)
“太后娘娘怜尔等寒窗之苦,特旨恩准:于明年春,增开恩科一场!尔等可潜心备考,了解民之所需,国之所用!届时再凭才学,一决高下!”
“嘶……恩科!竟有恩科!”举子们再次沸腾了,纷纷倒吸一口凉气,比方才还要激动万分,一个个甚至快要手舞足蹈起来!
毕竟正常科举三年才举行一次,因此一朝落榜众人才会如此愤怒。
要知道下一次又是三年啊!
这三年又三年的,何时是个头啊!
但皇帝和太后可因庆典,祥瑞等特殊原因,下旨增开科举,称为恩科。
这对于所有落榜举子,尤其是那些年纪偏大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这意味着他们无需再苦等三年,明年就有机会卷土重来!
虽然考试内容可能依旧会改革,但至少给了他们时间去适应!
以他们的才智,相信下一次一定能适应改革的新科举!
“敢问苏大人,这恩科是恩科会试还是会试乡试一起?”有举子问道。
若是只恩科会试,那明年考试的人就还是他们这一批举人,考生人员不会增加,反而因为之前录取了一批加上去了厂卫一批,大大减少,中榜机会大大增加。
但若是会试乡试一起,那又有不少新举人参加,他们又要头大了。
“乡试考生内容暂且不改,所以不需要额外恩赐,本次只恩赐会试!”苏无忌回答道。
“这……太好了!太好了!”众举子闻言瞬间欣喜若狂,只感觉明年考中的希望大大增加!
毕竟,原本三千多人考试,就录取三百人,录取比例十几比一!
而眼下,除去考中的三百人,当官去的几百人,立马只剩下两千出头,而明年又要录取三百人!录取比例提升到了七八比一!机会大大增加,还不用等三年!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这一下,就算方才最厌恶苏无忌的举子,此刻也瞬间换了一句面孔!
更是有带头喊道:“多谢太后娘娘!多谢苏大人!方才是我等无知,不知太后娘娘和大人的良苦用心,竟在此闹事,实在惭愧!求大人见谅!”
“是我等无知,求大人见谅!”无数举子跟着冲苏无忌鞠躬道歉!声震四方!
只有被帝党收买的举子还有些傻眼,那位拿出“冤”字的举人蒋干忍不住冲着身旁的举子问道:“你们……你们这就服软了?咱们这次落榜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别闹了,就你这水平,本来今年也要落榜。还不趁着此次千载难逢的恩科机会,抓紧回去复习,明年有机会高中啊。”身旁的举子当即回答道。
“……那我这冤字算什么?”蒋干拿出那签名满满的血书不甘心的问道。
“算抹布吧,拿回家去用。”举子们淡然的回答,全然没有了喊冤之心。
至此,贡院门前积聚的所有怨气和怒火,终于被彻底瓦解。
愿意做官的,有了正七品的实缺,一步登天。
愿意继续考试的,有了明年恩科的机会,希望重现。
苏无忌软硬兼施,将一场足以掀翻朝堂的巨大风波,消弭于无形,甚至还趁机壮大自身实力,收拢了几百个举人,着实美滋滋!
即使有了恩科的机会,还是有不少举子知道自己的水平,中进士无望,因此不少人还是依旧投靠苏无忌。
看着眼前举子们该登记的登记,该散场的散场,苏无忌心中稍定。他目光在人群中扫视,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向身旁负责登记的西厂档头:“本次会元吴居正,可在这些人中?速去寻他前来。”
那档头领命,立刻带着几个番子前去询问。不多时,他带着一个与吴居正同乡的举子回来复命。
那举子眼下看向苏无忌满是尊敬,连忙躬身回道:“回禀苏大人,吴年兄……他并不在此处。”
“哦?”苏无忌挑眉道:“他去了何处?”
“这个……”那举子面色有些古怪,迟疑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道:“吴年兄考完最后一场出来时,曾对晚生等感叹,言道他此次答卷过于‘石破天惊’,直指时弊,恐怕难以被朝中那些……那些守旧的考官所容,多半又是名落孙山的命。他心中郁结,便说要去……去‘醉仙楼’一醉解千愁,还言‘但愿长醉不复醒’……此刻,此刻怕是还在那青楼之中,沉醉未醒呢。”
苏无忌闻言,先是愕然,随即不禁莞尔。这吴居正,倒是个性情中人,怀才不遇二十年,早已习惯了失望,竟连结果都懒得等,自顾自买醉去了。
“速去醉仙楼,将吴会元‘请’来。”苏无忌对身旁的西厂人员吩咐道:特意在“请”字上加重了语气。
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道:“客气些,莫要惊扰了他。”
“是!”西厂人员立马领命,立刻带着一队精干番子,直奔京城最大的青楼——醉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