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收拢天下英才!(1/2)
然而三年的努力一朝落榜终归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轻易化解的。
人群中,仍有不甘心的声音响起,带着委屈道:
“苏大人!即便吴会元才高八斗,我心服口服!但我等寒窗苦读十几载,乃至数十载,所学所练,皆是朝廷以往要求的八股经义!如今你说改就改,断了我等前程,这……这对我们就公平吗?!”
“就是!我们老老实实的按朝廷所说的学习八股犯了什么错!凭什么让我等受这改革之痛!”
“没错!求苏大人给我们个说法!”
这话引起了大量落榜举子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道。
毕竟这规则是朝廷定的,他们按规则努力了十几年,现在规则突然变了,他们成了被淘汰的一方,这口气如何能轻易咽下?
苏无忌看着那一张张写满失落与不忿的脸,心中了然。他今日前来,并非只为压服,更要化解众人的怒火。
他神色稍缓,朗声道:“尔等所言,不无道理。骤改科举成法,于尔等而言,确有不适之处。本官并非不近人情之辈,太后娘娘亦体恤士子艰辛。”
紧接着,苏无忌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故此,本官已奏请太后娘娘恩准!凡本届会试落榜之举人,若愿为朝廷效力,可免于吏部铨选,直接进入本官麾下东西二厂或御马监所辖内禁军,担任正七品文职官员!”
“哗……!”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再次投下巨石!
所有举子瞬间沸腾了,不少人更是瞬间瞪大了眼珠,满脸兴奋!
正常而言,举人虽有做官资格,但需经吏部漫长且不确定的铨选,等待许久甚至花钱走关系才能当上官。
而且大多只能授予从八品或正九品的教谕,主簿等微末官职,发配的也都是穷乡僻壤的小县城。而苏无忌开口就是正七品!这不仅是连跳数级,更是直接拥有官身,免了许多麻烦!
虽然东西二厂和禁军的名声在清流眼中不算好听,但谁不知道那是权势最盛,油水最足的衙门?
尤其是苏无忌执掌之下,更是如日中天。在那里担任文职,地位高,权力实,升迁快,更是直接进入了权力核心的外围圈子!
就算有些举子心中有些文人傲气,觉得入厂卫有失身份,但正七品的官位是实打实的!先进去占住位置,品级定了,以后未必不能找机会调动到其他衙门!
毕竟,平调可比升迁容易多了!更何况留在京城,衙门众多,机会众多啊!
这简直就是给这些落榜举子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终南捷径!
短暂的震惊和犹豫后,巨大的诱惑压倒了许多人的矜持。
“此话当真?!”立刻有人激动地高声确认。
“本官身为从二品东西二厂提督兼任御马监掌印太监,所说之话,自然当真!不一会,太后懿旨便会昭告天下!”苏无忌淡淡回答。
这番话也彻底打消了众人的顾虑,当即就有不少举人一改方才对苏无忌的敌意,冲着苏无忌连忙鞠躬道:“苏大人,如蒙不弃,在下愿往西厂效力!”
“学生也愿入禁军,任凭苏大人差遣!”
“学生仰慕苏大人久矣,愿拜在麾下!”
一时间,报名者踊跃异常。原本聚众抗议的人群,瞬间分化,大量落榜举子争先恐后地涌向苏无忌临时设立的登记处,场面一时竟有些混乱,与之前的剑拔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粗略看去,当场表示愿意入职者,竟有数百人之多!
苏无忌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点头。他之所以费尽心思的改革科举,为国选拔优秀人才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自然便是趁机收拢这些落榜举子,收拢天下英才!
一句话,金榜题名的进士苏无忌要!
落榜的举子,苏无忌也要!
眼下他缺的就是文人就是人才!
这些落榜举子,或许不擅实务策论,但基本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潜力是有的,稍加培训便是得力人手!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投身厂卫军旅。毕竟厂卫军旅名声不好听。而且文官自有文官的晋升之路,贸然进这些地方,不是很多人所愿!
因此,仍有不少自恃清高的举子站在原地,面露犹豫,依旧不忿。
苏无忌对此也早有准备。他再次开口,声音传遍全场:“至于仍志在科场,不愿入职厂卫和禁军的举子,本官亦已请得太后娘娘恩典!”
众人闻言,再次抬头,屏息凝神。
没想到还有惊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