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高武大明:我的熟练度武道 > 第2章 吐纳法与家族旧事

第2章 吐纳法与家族旧事(2/2)

目录

“这就是林家祖传的内家功法——《玄蛟吐纳诀》。”赵铁鹰语气凝重,手指轻抚丝帛边缘的磨损痕迹,“它是林家立足将门的根本,而你体内的林家血脉,是修炼这门功法的唯一钥匙。这门上乘内功,比乌龙潭所有的田产加起来都珍贵,当年先将军就是靠它,三年练出气种,十年晋入大武师境。”

林昭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丝帛——他终于要踏上真正的武道之路了!

据他所知,江湖武者把内功心法按精妙程度和潜力分为六等:凡品、下乘、中乘、上乘、极品、神品。

九成以上的心法都是凡品,修炼这种功法的人,大多一辈子停留在“武徒”阶段,能凝结“气种”成为“武师”已经是天大的运气,想进阶“大武师”难如登天——赵铁鹰修炼的“鹰扬硬功”就是这样的下乘心法,练了二十年也只摸到武师巅峰。

即使是上乘心法,也只是敲开大武师之门的敲门砖。

想真正登堂入室,还需要九分天赋、九分机遇,再加上十二分苦修。

至于极品心法,只有皇室宗亲或国公世家才可能拥有,整个大明也没超过十门,像魏国公府的《徐氏家传心法》就属此类。

神品心法则像传奇武师一样,只存在于传说中,有人说当年岳飞的《武穆遗书》里藏着神品心法,但从未有人见过真迹。

上乘以上的心法,大多需要家族血脉才能修炼,江湖上称为“血脉秘传”。

至于为什么,连顶尖武者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历史上有人抢夺别家的秘传功法,强行修炼,结果要么气血逆行、终身无法进步,要么走火入魔、七窍流血而死。

有人说是祖先的武道意志在守护功法,林昭倒不在意——他本来就是林家嫡子,血脉纯正,是修炼《玄蛟吐纳诀》的最佳人选。

因为《玄蛟吐纳诀》太珍贵,林昭没有把丝帛带出密室,只在赵铁鹰的指导下在这里修炼。

这一练,就是半个月。

赵铁鹰虽然不懂这门功法,但他走南闯北多年,见多识广,指点林昭调整呼吸节奏、纠正吐纳姿势,还是绰绰有余。

这天清晨,林昭从最后一个“蛟龙探海”的吐纳姿势中醒来。

明明没有剧烈运动,他却浑身大汗,手臂上的青筋暴起如虬龙,脸色涨红如熟透的柿子,呼吸沉重得像拉风箱。

体内气血仿佛在烈火中燃烧,这半个月积攒的劲力被疯狂消耗,极致的饥饿感直冲脑海,让他恨不得生吞一只活羊。

“饿……”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几分野兽般的粗粝。

赵铁鹰早有准备,转身端来一个黑漆托盘:一盘烤得油光发亮的黄牛肉,一碗加了红枣与枸杞的温热羊奶,四个夹着胡桃仁的白面饼,还有一碟清炒的霜打白菜。

这样的搭配,米面管饱、肉奶补气血、蔬菜调脾胃,正是修炼内家功法者的最佳膳食。

他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扫光所有食物,腹中的饥饿感才稍微缓解,脸色也渐渐恢复正常。

这一顿的饭量,抵得上普通成年男子两顿,却只让他吃到八分饱。

心念一动,熟练度面板浮现:

林昭—————

-玄蛟吐纳诀:一重(1/1000)

-……

按照他之前的经验,技能出现在面板上,就意味着已经入门了。

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修炼,积累熟练度就行。

而初步掌握吐纳诀,正是踏入“武徒”境的标志。

“持盾武徒、持剑武徒、准武师。”这是成为正式武师前的三个阶段,统称为“武徒”。

持盾阶段,除了修炼吐纳诀打熬气血,还要精通盾牌技巧——不管以后用不用盾,盾术都是武者必修的防御手段,像应天卫的士兵,入伍第一课就是练藤牌格挡。

持剑阶段,则要学习真正的剑术“杀招”,而不是之前练的基础剑式。在江湖上,能称为“杀招”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实战技巧,比如林家传下来的“玄蛟三式”,招招直指要害,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苦练,是武者除了吐纳诀之外最核心的实力依仗。

简单说,吐纳诀是“内功根基”,剑术杀招是“外功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等到吐纳诀小成,能让气血在经脉中流转,就进入准武师阶段——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将体内气血凝聚成“气种”。

成功,就能踏入武师境,成为战场上能以一当十的勇将;失败,气种溃散,就再也难以凝聚,一辈子停留在武徒阶段,只能当个寻常武夫。

赵铁鹰见他缓过劲来,抚着下巴上的短须笑道:“少主已经初步掌握玄蛟吐纳诀了。虽然比先将军三天入门的速度慢了点,但在林家历代应袭舍人中,也算中上水平了。接下来就得食补跟上,我已经让商队去应天府采买黄芪和当归,再买些新鲜的鹿肉,帮你稳固气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