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10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10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2)

目录

此时,另一个房间内,苏婉贞正在与林砚谈话。

“砚儿,”苏婉贞开口,声音不高,却有种穿透窗纸的清晰,“那处新得的大宅子,你心里究竟盘算着什么?跟娘交个底。”

“娘,那座大宅院我想推倒重建。”

“哦?”苏婉贞眉梢微挑,不动声色,“推倒了,再起个什么?”

“起两座高楼,一座阔气的体育馆。”林砚的小手在桌面上虚虚一划,仿佛在勾勒蓝图,“用咱家砖瓦窑烧的青砖,水泥窑产的水泥,再贴满自家窑口出的亮面瓷砖。要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是咱家的手艺,结实,气派!”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楼盖好了,自然要有人气。一座是学堂楼,专做教室;一座是宿舍楼,供学生起居。至于体育馆嘛,强身健体,总是好事。”他看向母亲,嘴角弯起一个极淡的弧度,“最重要的是,这些学生,从里到外,都得穿咱家被服厂统一裁制的学生装。娘,您想想看,几百号穿着咱家衣裳的后生,在贴着咱家瓷砖、用咱家水泥盖的楼里进进出出,这不就是最好的活招牌?晋城人看了,路过的行商看了,口口相传,比什么吆喝都管用。咱家工业区那些窑口、厂子出的东西,名声不就跟着打出去了?”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倒是个长远见识。”苏婉贞目光再次锁住林砚,“那‘尚武体育传习所’呢?你外公和舅舅们面上不问,心里可都悬着。这摊子,你打算如何支应?总得有个章程,娘才好替你周旋。”

林砚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娘,您觉得林家村的‘少年团’,如何?”

提起这个,苏婉贞紧绷的唇角柔和了些许:“不错。半大小子们聚在一起,学规矩,练筋骨,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精气神都旺了。你爷爷还笑言,你这是给自己攒班底呢。”

“那,”林砚身体微微前倾,烛光在他眼中跳跃,“若是在晋城,也办一个‘少年团’,更大,更全,如何?”

“更大?”苏婉贞失笑,“多大才算大?”

“不拘多少,只要肯来,便收下。”林砚语气笃定,“管一日三餐,四季衣裳,皆由咱家被服厂供给。将来还可以安排工作。”

“管吃管住管前程?!”苏婉贞这回是真惊了,凤眸圆睁,“砚儿,你可知这是多大一笔开销?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般流水似的淌!莫不是…”她狐疑地眯起眼,上下打量儿子,“你挖着了前朝窖藏?”

林砚轻笑一声,带着点孩童不该有的狡黠,话锋陡然一转:“娘,外公家的‘苏氏钱庄’,您当年打理时,柜上压箱底的银子,大约有多少?”

这话题转得突兀,苏婉贞心头一跳,那沉寂多年的掌柜心思瞬间活络起来。“小滑头!你竟把主意打到钱庄上来了?”虽是斥责,语气里却无怒意,反而透着一种棋逢对手的审视,“说说看,你这小脑袋瓜里,又转着什么乾坤?”

林砚不答,只追问:“娘,您先告诉我,钱庄的本钱,拢共大概多少?眼下柜上能随时支用的现银,您估摸还有多少?”

苏婉贞略一沉吟,当年执掌钱庄的干练仿佛又回到了身上,低声道:“你外公行事求稳,钱庄股本,实打实也就十万两上下。至于柜上能立刻支取的活钱,要看存贷账目,旺季淡季,但料想不会超出股本太多。你问这个作甚?”

林砚深吸一口气,小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伸出五根手指,在母亲面前稳稳地摊开,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如同金石相击:

“娘,若是咱们家,往这钱庄里,再‘投’进去…这个数,”他晃了晃那五根手指,目光灼灼,“五百万两白银!您说,有没有可能让您重掌钱庄,把这盘棋,下得更大?”

“五…百万…两?!”苏婉贞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仿佛有惊雷炸响。

她下意识地用手扶住了桌沿,才稳住身形。

烛火摇曳中,她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六岁、却抛出如此石破天惊之语的幼子,一时间竟分不清是梦是真。

五百万两!这小祖宗,他可知这数目,足以买下半座晋城?!

看着母亲面容失色的样子,林砚心里偷笑。

我,可爱的砚哥儿,又要开始整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