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山西模式(2/2)
更远处,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和郁郁葱葱的绿地构成了一个漂亮的公园,与周围黄土高原的背景形成奇异而动人的对比。
空气中弥漫着新建筑的气息、油漆味,还有一种淡淡的花香?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那宏大的体育场、整齐划一的商业街骑楼、以及那片绿意盎然、点缀着奇异花卉的中央公园时,沈明远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这完全不是他想象中黄土高原城市该有的样子,倒像是欧美新市镇。
他付了车资,打发走车夫,独自在这片新区域漫步。
他看到工人们喊着号子,将巨大的木材和钢材运往体育场;
看到穿着不同字号工装的伙计们,正往那些新商铺里搬运货架和商品;
看到几个穿着中山装、拿着图纸的人指指点点,似乎在讨论最后的布置;
甚至还看到一队穿着白色制服、戴着口罩的人,正在仔细地检查街边的饮食摊贩的卫生情况,态度一丝不苟。
一切都在一种高效、忙碌却又井然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着。
没有常见的混乱、扯皮和喧嚣,每个人似乎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且全力以赴。
沈文翰找到筹备处,亮明记者身份,拿到了一份简单的日程表和区域图。
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他的采访。
他拦住一个正在休息的工人,问他一天工钱多少;
他走进一家正在布置的、来自天津的洋货店,和掌柜聊他们对市场的期待;
他甚至大着胆子想靠近那座巨大的体育场,却被礼貌而坚决地拦了下来,被告知内部仍在最后调试,暂不开放。
他所见所闻,无一不在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这里的规划、这里的秩序、这里的效率、这里人们脸上那种充满希望的神情,与他去过的任何中国城市都截然不同。
这绝非仅仅靠金钱就能堆砌出来,其背后必然有一种强大的、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在公园里遇到了几个来自天津的绸缎商,正啧啧称奇地对着那些从未见过的花卉拍照。
“沈记者,您说这山西真是邪门了!”一个商人感叹道,“原以为是个穷乡僻壤,没想到搞得这么有模有样!这路、这电、这新房子,还有这花,阎老西是真有点本事!”
另一个接口道:“何止是阎老西,没听人说吗,都是那个领航者公司在后面捣鼓的!你看看这规划,这手笔,不像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这回这嘉年华,看来是真来对了!”
沈明远默然不语,只是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他的先入之见已被彻底打破。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闭塞与落后,反而涌动着一股粗粝而蓬勃的生机,一种由钢铁、水泥、电力和严密组织力构筑起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化图景。
他坐在公园新设的长椅上,摊开笔记本,却一时不知从何写起。
是写这超前的城市规划?
还是写那令人惊叹的体育场?
是写严明的市政管理?
还是写背后那只无形的巨手——“领航者”公司?
他原本只是想报道一场热闹的慈善盛会,写点风花雪月和名人轶事。
但现在,他敏锐地感觉到,真正的新闻宝藏,或许隐藏在这座突然冒出的新城背后,隐藏在那个无处不在、却又略显神秘的领航者公司身上。
他预感到,几天后的嘉年华,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盛会。
也许中国会诞生一种新的模式:山西模式。
而自己或许正站在一个重大故事的起点上。
他得好好想想,这篇通讯稿,该从哪里写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