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463章 再向北之暗影

第463章 再向北之暗影(2/2)

目录

他看向林大虎,目光灼灼:“接下来一两年,情报处要在每个重点城市——东北的奉天、哈尔滨、大连,关内的天津、北京、上海、广州,还有海外,尤其是美国的主要港口城市、日本的东西京和横滨——想办法物色合适的人选。”

“最好是当地的乡绅、有名望的商人子弟,或者有一定根基但又渴望上升的精英,背景要干净,至少看起来干净。

用我们的方式转化他们,”林砚做了个微妙的手势,“然后,支持他们在当地,开办小型的银行。”

“这些银行,独立运营,自负盈亏,表面上与晋兴银行、与我们山西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它们的任务,就是为情报网络在当地及周边的活动,提供安全、便捷、不受注意的资金支持。

必要的时候,也能成为资金流转和洗白的通道。”

林砚缓缓说道,“这件事,要秘密进行,宁缺毋滥,人选必须绝对可靠。”

林大虎将林砚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刻在脑子里。

这步棋一旦布成,情报网络才真正拥有了自我造血和深度潜伏的能力。

“砚哥儿深谋远虑,我明白了。”林大虎肃然道,

林砚转向林大虎,声音依旧平稳,但字句间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大虎叔,刚才说的铺开网络、建立资金渠道。但情报处在东北,乃至在任何一个有日本人影子的地方,其核心的魂,要明确下来。”

林大虎神色一凛:“请砚哥儿明示。”

“我们的核心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阻止日本人从中国搜刮财富、掠夺资源这个层面。”

林砚的声音在渐起的晚风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冷峻,“更要彻底扭转这乾坤,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让中日之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最终变成财富、技术、资本从日本持续流向中国,而我们,要成为最终的净流入国。”

“他们不是惯于利用商社、银行、铁路、矿山来吸血吗?那我们就用更高明、更隐蔽的手段,把他们的资本、他们的先进技术、甚至他们的人才,都变成滋养我们自身发展的养料。”

林砚的语气依旧平缓,但描绘出的图景却带着凌厉的攻势:

“他们的商社想垄断市场?

好,我们不仅要在正面商业规则内与之竞争,更要摸清他们的资金流向、库存底细、客户网络。

在他们资金链紧张时,可以在金融市场适度运作,加剧其困境;

在他们货物积压时,可以通过控制的渠道低价吃进,转为己用。

他们的银行想吸收存款,扩张金融影响力?

更好,我们要设计出更灵活、更诱人的金融产品,利用信息优势,把日本侨民、乃至他们本国那些不安分、寻求更高回报的小财阀的资金,都吸引过来,然后通过我们控制的、看似无关的渠道,悄无声息地投入到我们自己的工矿、铁路和军事建设中。

他们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带着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过来,我们就要创造环境,想办法转化,让他们自愿留下效力,或者确保他们掌握的技术,能够被我们完整地学习、消化、吸收,乃至创新。

他们想在东北、在山东投资建设的工厂,我们要想办法渗透、影响,最终让它名义上挂着日资的牌子,实际上利润的大头、衍生的技术、培养的熟练工人,都为我们所用。”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大虎,总结道:

“明抢是下策,容易引来强烈反弹;

巧取才是上策,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要做的,是布下一个巨大的、无形的局,一个让日本人对华的每一次资本投入、技术输出、市场开拓,都潜在地、持续地变成一次为我们输送财富和营养的管道。

表面上,可以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技术交流、资本流动,但暗地里的最终流向和受益方,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

他再次强调,语气凝重:“要让这财富的河流,彻底改变方向。从他们流向我们,从掠夺变成滋养。明白这其中的根本差别吗,大虎叔?这不再是简单的防御和对抗,而是进攻性的经济战略。”

林大虎深吸了一口傍晚微凉的空气,感觉一股全新的、更具侵略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路,如同汹涌的暗流冲刷着自己原有的认知边界。

这不再是简单的对抗和破坏,而是更高维度的、融合了经济、金融、情报的综合博弈,是要从根子上扭转强弱态势,化敌之资源为我之动力。

“彻底明白了,砚哥儿!”林大虎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与觉悟,“阻止他们吸血是治标,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输血才是治本!这是釜底抽薪的长远之策!”

“嗯,”林砚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深沉笑容,“记住这个方向。具体的尺度、时机和手段,你来把握。需要什么支持,直接告诉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