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469章 太原新颜

第469章 太原新颜(2/2)

目录

林砚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父亲。

林永年会意,轻轻敲了敲桌面,接过话头,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

“李老板所虑极是。不过,关于人口问题,我这里倒有一组最新的数据可供参考。”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根据民政司上月汇总的报表,过去一年,我山西已是全国最大的人口净流入省份。

仅登记的、符合落户条件的新增户籍,就超过一百万户,人口逾五百万人。

这股势头,目前非但没有减缓,反而随着我省工矿业和商业的持续繁荣,仍在加速。”

他顿了顿,强调道:

“这意味着,我们并非无人可用,而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力正在涌入山西。

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将这部分富余的、或是寻求新机会的劳动力,有序地引向北疆,参与开发建设。

此事,民政司正在拟定详细章程。”

林永年用官方数据和明确的工作方向,有力地回应了人口疑虑。

这时,主管交通的官员紧接着提问:

“即便人力可解,北疆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乃是痼疾。

要将如此海量的物资、人员运进去,将产品运出来,没有畅通的道路和铁路,一切都是空谈。

这交通问题,又当如何破解?”

这次,不等林砚或林永年开口,旁边一位参与了前期规划的技术官员便主动答道:

“王主事放心,交通规划已同步启动。

依据阎长官之前指示的北疆开发,交通先行原则,我们已初步勘定数条铁路和省级公路干线走向。

计划优先修建连接大同、归化、包头的铁路动脉,同时修筑多条辐射主要矿区、牧区、农垦区的支线公路。

筑路的建材、劳工、资金,领航者公司和省府将协同解决。”

“那民政管理呢?”又有人问,“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必然涉及土地划分、户籍管理、治安维护、基层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北疆原有的盟旗制度与新设的省县体制如何协调?这套行政机器能否有效运转?”

一位负责民族事务与地方行政的官员清了清嗓子,回应道:

“此事省府已有通盘考量。将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之策。

在已完全掌控区域,逐步推行省县乡(镇)管理体制;

在蒙古王公影响力尚存但已归附之地,则采取督导与盟旗制度并存,逐步过渡。

同时,将从省内抽调精干吏员,并招募培训本地通晓汉蒙事务者,充实基层管理机构。

警察与安保力量亦会同步加强。”

“还有卫生医疗,”一位穿着长衫、气质儒雅的老者开口,他是省医官署的代表,“北疆苦寒,环境迥异,大规模人口聚集,若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旦发生疫病,后果不堪设想。”

林永年看向这位老医官,语气郑重:

“刘老所言极是。领航者医药集团已接到指令,将参照我省已有的成功模式,在北疆各个人口聚集点、工矿区和交通枢纽,优先建立卫生所、流动医疗站,并逐步升级为医院。

所需药品、器械和医护人员,将由省内统一调配支援。防疫之事,更是重中之重,绝不容有失。”

一个个尖锐而现实的问题被抛出,又在林永年的引导下,或由分管官员,或由知情者,一一给出了具体且有操作性的回应。

林砚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会议室时,讨论才告一段落。

虽然具体细节仍有待完善,但一个清晰的共识已经达成:北疆开发,势在必行,而且必须按照林砚所描绘的宏大框架来推进。

林永年环视全场,见主要议题已基本议定,便轻轻叩了叩桌面,做了总结性的发言:“诸位,今日所议,事关北疆长远,亦关乎我山西未来数十年之气运。

他的目光扫过几位关键部门的负责人,“王主事,人口迁移引导细则,由你民政司牵头,半月内拿出初案。”

“李司长,大同至包头铁路工期,必须确保,所需人力物力,优先调配。”

“省医官署这边要督促医药集团,防疫预案需再细化,药品储备宁可多,不可少。”

“吏治与法规章程,亦需加紧。”

被点到的几人纷纷肃然应下。

“此事,我将即刻面呈阎督军,请督军府行文,定为全省头等大事,统筹推进。”

林永年最后定调,语气不容置疑,“北疆,不再是羁縻之地,而是我山西未来之粮仓、之牧场、之工坊、之战略纵深!望诸位同心协力,共襄此盛举!”

“是!”与会众人齐声应和!

此时,参会的所有人都知道北疆对提升山西整体实力来说不是减法而是实打实的加法。

实业界的人士心里都在嘀咕:不愧是善财童子,这次又有好多小钱钱。回去赶紧组织人去大同,只要喝点汤就不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