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汽车研究所揭牌仪式(1/2)
1917年12月29日,领航者工业区。
两栋相邻但功能划分明确的新建厂房门前,人群聚集。
左、右侧厂房门楣上都蒙着红布。
今天,这里将正式分立为卡车研究所与乘用车研究所。
人群前方,除了林砚和工业区的管理层,更引人注目的是十几位高鼻深目的外国面孔。
他们正是新近加入,促使研究力量壮大至此,得以独立建制的核心推动者。
来自德国曼海姆的资深工程师卡尔·鲍曼,曾效力于戴姆勒公司,专注于重型商用车辆的动力与传动系统,他神情严肃地站在未来属于卡车研究所的一侧,与方瀚辰等原有团队成员站在一起。
他的身旁,还有一位来自英国利兰公司的悬挂与底盘专家,威廉姆斯先生,以及几位在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有过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带来了欧洲在载重车辆领域最新的理念与实践经验。
而在未来属于乘用车研究所的一侧,则站着几位风格略显不同的专家。
领头的是一位原德国欧宝公司的设计师,弗里茨·朗格,他以其对车身流线型和内饰舒适度的追求而闻名。
与他并肩的,是一位曾在法国雷诺工作过的发动机专家皮埃尔·杜邦,以及一位精于小型化底盘设计的英国工程师。
简单的开场后,在林砚的示意下,方瀚辰与卡尔·鲍曼共同扯下了左侧厂房的红布,露出锃亮的铜质牌匾——领航者卡车研究所。
方瀚辰心情激动,他看向身旁的德国专家,又望向林砚和众人,朗声说道: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仅仅是仿制与改良!有了鲍曼先生和诸位欧洲同僚的加入,我们将系统性地研究更高效的重型柴油机、更可靠的传动系统、以及更适合中国复杂路况的强化底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出能驰骋在全国各条公路、矿山和建设工地的,中国制造的重载脊梁!”
他的话引发了卡车研究所团队成员,尤其是那些年轻中国工程师们的热烈掌声。
鲍曼先生也用带着口音的中文简短说道:“力量,与可靠,是我们的方向。”
他对方瀚辰团队在蒸汽卡车项目上展现出的务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示了赞赏,认为这是双方合作的良好基础。
紧接着,弗里茨·朗格与那位法国发动机专家皮埃尔·杜邦,一同为右侧的领航者乘用车研究所揭牌。
朗格先生显得更有激情一些,他指着身后尚未完全布置好的车间说道:
“先生们,这里将诞生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速度、舒适与未来的象征!我们将借鉴欧洲的最新潮流,但更要研究适合中国本土需求和审美的车型。杜邦先生将带领团队攻关更轻量化、更燃油经济性的汽油发动机,而我,将与中国的设计师们一起,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车身语言!”
乘用车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领航者公司的车辆研发,从单纯满足生产资料需求,开始向更广阔的个人出行与公务用车领域迈进,其意义不言而喻。
两个研究所,一左一右,如同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却又共同构成了领航者公司在汽车工业领域的雄心。
原有的蒸汽卡车项目及其团队,整体并入卡车研究所,作为重要的技术积累和特定领域的产品线继续发展。
-----------------
几乎在汽车研究所揭牌的同时,太原领航者工业区,一片更为辽阔的土地上,标志着山西第一汽车厂产业园的开始奠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