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551章 武者的理念?

第551章 武者的理念?(2/2)

目录

既然理念不同,光动嘴皮子确实没意思。

不如找个机会,让你我这般的‘老骨头’,也上去活动活动,给后辈们看看,何为有用,何为千秋?”

他这话,看似提议,实则挑战。

他就是要用最直接的方式,掂量掂量这山西统一标准下的功夫,到底有几分成色!

王教练面色微变,看了看戴、宋二人,沉声道:“李师傅若有此意,王某奉陪便是。一切按基金会的章程来!”

戴魁和宋铁麟对视一眼,心知这冲突是避不开了。

宋铁麟苦笑一下:“好,此事我会禀明秦管事,安排一场公开的切磋交流,点到为止。”

李同臣冷哼一声,不再多言,带着弟子转身回了客房。

他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次山西之行,不仅要听他们怎么说,更要看看他们怎么打!

这武道九品若连他八极拳的考验都经不住,那便是天大的笑话!

新城第一公共训练馆。

这训练馆由体育基金斥资兴建,规模宏大,设施齐备。

馆内划分出数个区域,有铺设软垫的摔跤区,悬挂沙袋的击打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室内射箭场。

最引人注目的是,馆内墙壁上张贴着大幅的《基础锻体术图解》和《训练安全守则》,一些穿着统一服装的年轻学员正在教练指导下,进行着标准化、程式化的基础动作练习。

李同臣在戴魁、宋铁麟的陪同下,沉着脸四处打量。

他看到几个年轻人在击打区对着包裹严实的沙袋练习直拳,动作规范,节奏统一,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哼,”他忍不住对身边的弟子低语,声音并未刻意压低,“这练的是死物!沙袋又不会还手!战场上,敌人会站着让你这么打?”

他的目光很快被摔跤区吸引。

那里,两名健壮的年轻汉子正在软垫上缠斗,使用的是山西本地流行的摸泥鳅摔法,动作灵活,扯衣抱腿,颇有些看头。

李同臣看得微微颔首,这倒是有点实战的意思。

然而,当其中一名汉子瞅准机会,使出一个类似大别子的招式,眼看就要将对手狠狠摔出时,旁边的教练却猛地吹响了哨子。

“停!犯规!”教练大声喝道,上前指着那使招的汉子,“规则明确,禁止使用可能对颈部、头部造成严重伤害的技法!你这招太危险,记警告一次!”

那汉子悻悻然松手,满脸不服。

他的对手则松了口气,面露庆幸。

李同臣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他大步走过去,声若洪钟:“教练!摔跤比试,讲究的就是个抓住机会,一招制敌!你这也不准,那也不让,还比个什么劲?难道要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把?”

那教练认得戴、宋二位,见李同臣气度不凡,强压着火气解释道:

“这位老师傅,基金会有规定,日常训练和低级别考核,以强身健体、掌握技法为主,必须最大限度保证学员安全。那些狠招、杀招,不是不用,是要在更高层级、有充分防护和裁判监督的情况下才能施展。”

“安全?”

李同臣嗤笑一声,指着那差点被摔的汉子,“就因为他学艺不精,躲不开,所以就禁止别人用真本事?照你这么练,练出来的都是温顺的绵羊!真遇到歹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们八极拳……”

“李师傅!”

戴魁见状,连忙上前打断,语气带着劝阻,“基金会制定安全规则,是为了推广普及,避免不必要的伤残。您说的实战杀招,自有其用武之地,但不在基础训练和考评之列。”

李同臣猛地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戴魁:“戴师傅!你也是练家子!你说句良心话,把杀招都藏起来,把这摔跤搞得像跳舞,这还能叫武道吗?这练出来的,能叫武者吗?”

他声音洪亮,引得训练馆内许多人侧目。

那被阻止的摔跤手也看了过来,眼神中带着共鸣。

宋铁麟赶紧打圆场:

“李师傅,您说的在理。

但凡事需循序渐进,没有扎实的基础和安全的环境,直接上杀招,恐非培养人才的正道。

基金会此举,也是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

李同臣环视着这现代化、规范化,却让他感到处处受缚的训练馆,胸中一股郁气难平,“我看是捆住手脚!武道修行,哪有不受伤、不冒险的?怕这怕那,还不如回家抱孩子!”

他不再理会戴、宋二人,对着自己两个弟子重重一挥手:“走!这地方,看着憋屈!”

这次冲突,比之前弟子间的口角更为直接,触及了李同臣武道理念的核心。

他坚信,真正的功夫是在实战甚至生死搏杀中磨砺出来的,过多的规则和保护,只会消磨武者的血性与锐气。

山西这套体系,在他眼中,越发显得“规矩太多,胆气太少”。

这场观念上的激烈碰撞,也让戴魁和宋铁麟面露无奈。

他们理解李同臣的坚持,但也深知基金会推行标准化、安全化的决心。

如何在这看似对立的观念中找到平衡,说服这位倔强的八极宗师,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李同臣,则带着更深的疑虑与不满,准备在接下来的正式会议上,再次发出他雷霆般的质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