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风云际会与接风宴(1/2)
随着会期临近,这座清静的院落愈发热闹起来。
南北武术大家陆续抵达,让这里仿佛成了武林风云际会之所。
这日午后,一辆轿车缓缓停稳。
车门打开,一位身着灰色长衫、面容清癯的老者缓步而下。
他身形不算高大,步履却异常轻盈稳健,仿佛踩着棉花,落地无声。
正是吴鉴泉,北京吴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他面带温煦笑容,与迎上来的戴魁、宋铁麟见礼,言辞温和,气度儒雅,与李同臣的刚猛形成了鲜明对比。
“戴师傅,宋师傅,久违了。山西气象一新,令人赞叹。”
吴鉴泉声音平和,目光却敏锐地扫过宾客舍的格局与远处隐约可见的训练馆轮廓。
他的太极拳架舒展柔和,讲究以柔克刚,在民间传播极广,对于统一标准和普及推广,他内心是抱有几分期待的,但也存着一份对自家拳理独特性能否被准确理解的审慎。
他刚安顿下不久,门外又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者大步而入,身后跟着两名步履沉稳的弟子。
此人乃是孙禄堂!
他虽年岁不小,但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宗师气度。
他集形意、八卦、太极为一身,创孙氏太极,理论体系完备,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
“吴师傅,别来无恙!戴兄、宋兄,叨扰了!”
孙禄堂声若洪钟,抱拳行礼间,目光已与院中站定的李同臣对上,两人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孙禄堂对此次会议思虑颇深,他既看到统一标准对武道发展的积极意义,也深知其中难点,早已打定主意要在此事上发出关键声音。
紧接着,一辆看似普通、却挂着特殊标识的马车驶来。
车帘掀开,一位身着深色缎面长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弟子搀扶下缓步下车。
他面容清癯,眼神看似浑浊,偶尔开阖间却精光一闪,步履略显迟缓,但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气场,让人不敢小觑。
正是原大清最后一任大内侍卫统领,八卦掌宗师宫宝田。
他年事已高,本已很少外出,此次亲至,足见对山西之邀的重视,也预示着此事在武林中的分量。
“宫老前辈!”
戴魁、宋铁麟连忙上前,执礼甚恭。
连李同臣也收敛了几分狂放,抱拳致意。
宫宝田微微颔还礼,并未多言,在弟子陪同下默默入住,那份历经风云的沉静,让喧闹的院落都安静了几分。
最后抵达的,是一位风尘仆仆、目光锐利的精壮汉子,是上海精武体操会的代表刘振声。
作为霍元甲的亲传大弟子,他此次北上,肩负着延续先师体育救国、倡导武术普及与革新的遗志。
“诸位宗师,前辈!振声代精武会同仁,向各位问好!”
刘振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沉痛与坚定,“先师虽已仙逝,然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精神,我精武会同仁不敢一日或忘。
今闻山西欲厘定武道标准,规范传承,此正与先师之宏愿相合,故特派振声前来,一是聆听各位前辈高见,二是表达精武会对此盛举之全力支持!”
刘振声的到来,以及他所代表的精武精神,为这次集会增添了另一重色彩——那就是将个人武艺升华至强健民族、振奋国魂的层面。
他的言辞恳切,态度不卑不亢,立刻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赞许目光。
至此,南北武术界的顶尖人物,除个别因故未能前来者,几乎齐聚于此。
-----------------
太原老城,晋阳饭店宴会厅。
花厅内陈设自有一股沉凝厚重的气度。
紫檀木的桌椅摆放有序,墙上挂着阎长官手书的尚武精神横幅,墨迹酣畅淋漓。
侍从们皆着绿色军服,手脚利落,悄无声息地布菜斟酒,纪律严明之感远胜于寻常仆役。
这般做派,让惯见江湖喧嚣、市井繁华的诸位武术大家,不由得收敛了气息,感受到一种不同于武林聚会的独特氛围。
秦岳一身利落的中山装,立于厅口迎候。
见众人到齐,侧身一步,朗声道:“阎长官到!”
脚步声自廊下传来,不疾不徐。
只见阎长官身着半旧的山西陆军将官常服,未佩绶带勋章,仅领口缀着领章。
他面容清瘦,目光沉静,步入厅中抱拳环礼:
“劳诸位大家久候。锡山俗务缠身,直至此刻方得暇与诸位一见,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他言辞谦逊,然久居上位、执掌三省军政的威仪自成。
在座众人,包括辈分最高的宫宝田,皆起身郑重还礼。
阎长官亲自出席,其意义不言自明:山西官方对此事之重视,已至顶峰。
更令一些有心人注意的是,随在阎长官身后半步的,是一身青布学生装、神色沉静的林砚。
他目光与诸位宗师接触时,既不闪躲亦不张扬,只是坦然平静地微微颔首致意。
众人落座。
阎长官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开门见山:
“今日请诸位来,非为虚礼。锡山是军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往。”
他语调平稳,“近年来,我三晋之地,办了些实业,修了些道路,也建了些学堂。外人看来,或以为阎某只知枪炮与机器。”
他略一顿,声音微沉:“然,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国之根本,在于民气、民力、民魂!民气萎靡,体魄孱弱,纵有万千枪炮,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说到这里,他看向在座的武术宗师们,眼神锐利了几分:“诸位身负的,正是淬炼民力、振奋民魂的绝艺!是活着的国粹!以往,这些宝贝散落江湖,传承艰难,甚至被视为江湖把式,锡山每每思之,深以为憾。”
他端起酒杯,却不急于饮下:“故而,设立体育基金,倡立武道标准,非是要约束诸位,更非与民争利。阎某之意,是要借诸位之手,借这千年传承之武道,为我民族,打熬一副坚实的筋骨,铸就一颗不屈的雄心!”
“这套体系若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