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人人如龙(1/2)
第三日,巳时。
榆次,郊外。
马车驶离太原城的喧嚣,窗外景致逐渐变为整齐的田垄和散布其间的村落。
最终,车队在一处围墙高大、门廊开阔的院落前停下,门楣上挂着榆次第三初级中学的牌子。
校舍皆是新式的红砖瓦房,窗明几净。
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园一侧那个极为开阔的土场,此刻,数百名身着统一蓝色学生服的少年,正排列成整齐的方阵,随着一名体育教员的口号,演练着一套拳法。
诸位宗师被引至场边观摩。
只见那些少年,年纪多在十二三岁,个个面色红润,身形虽未完全长开,却透着一股这个年纪少有的结实与活力。
他们演练的,并非任何一家的独门拳法,而是一套融合了多家基础架式、经过简化的基础锻体术。
动作虽不复杂,但马步扎实,出拳踢腿间带着明显的力道,呼喝声也整齐洪亮。
李同臣目光锐利,他一眼就看出,这些孩子下盘稳健,发力顺畅,绝非饿着肚子能练出来的花架子,“这些娃娃,根基打得不错!”
学校的校长,一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连忙上前解释:
“诸位宗师,本校所有学生,每日课间皆需练习此套锻体术,乃是省教育厅与体育产业基金联合推行,旨在强健学生体魄。”
他接着说的话,更是让诸位宗师心中一震。
“本校学生,每学期学费仅收取五角钱,家境特别困难者,经村公所证明还可减免。”
校长语气平静,却带着自豪,“并且,由教育基金(彩票收入)补贴,本校为所有学生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保证一荤两素,米饭管饱,每日还提供半斤牛奶。”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指向那些正在练拳的学生:
“正因为只收五角钱,本乡绝大多数家庭都送得起娃来读书;
正因为有这顿扎实的免费午饭,娃娃们才有力气,也才有底气,把这锻体术练出筋骨,练出精神!
省里文件说,这叫欲传武道,先厚民生。
若娃娃们连饭都吃不饱,学都上不起,再精妙的拳法,也只是无根之木,谈何普及?
谈何传承?”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打通了诸位宗师的思绪!
学费低廉,免费午餐!
此言一出,连一向沉静的宫宝田都微微动容。
他们走南闯北,见过太多民生疾苦,许多地方的孩童莫说上学,便是吃饱饭都成问题。
而在这里,不仅人人能上学,还能吃得饱,甚至有余力来打熬筋骨!
孙禄堂看着那些朝气蓬勃、营养充足的学生,又看了看他们演练时那远胜寻常少年的力道,不禁感慨:
“民富,则少年强;
少年强,则武道根基厚啊!
以往我等收徒,首要便是看其家底能否支撑其练武消耗,十成人里,倒有七八成因吃喝跟不上而半途荒废。
若天下少年皆能如此……”
他未尽之意,所有人都明白。
练武是极耗气血的事,没有充足的营养,一切都是空谈。
山西此举,等于是为武道的发展,预先培养了一片无比肥沃的土壤。
戴魁指着学生方阵,对李同臣低声道:
“李师傅,你看这些娃娃,若其中有十分之一对武道感兴趣,将来进入我等武馆外门,这根基可比咱们当年招收的那些面黄肌瘦的学徒,要强上多少倍?”
李同臣抱着胳膊,罕见地没有反驳。
他看着那些少年有力的动作和红润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未来无数个根基扎实、可供雕琢的良材美玉。
他喃喃道:“娘的,要是娃娃们都这成色,老子那八极拳,还真不怕找不到能传下去的根苗!”
当日下午,榆次高级中学。
与初中部的基础锻体术不同,高中部的训练场充满了更为专业和炽热的气息。
他们被引至一座宽敞的体育馆内,这里正进行着学校武术社团的活动。
甫一进入,诸位宗师的目光便被场地中央一群身着黑色练功服的青年吸引。
他们约莫十七八岁,动作整齐划一,发力迅猛,招式间赫然是戴氏心意拳的架子,而且绝非外门的简化版,已然带上了几分狠辣刁钻的内门韵味,只是控制着不向要害招呼。
带领他们练习的,是一名二十出头的精悍青年,眼神锐利,指导间口令清晰,对拳理的理解颇为透彻。
戴魁看到这一幕,脸上不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自豪,他微微颔首,对身旁的秦岳低语:
“那带队的,是我去年才收的内门弟子,陈虎。没想到,他在学校里,也能把师弟们带得有模有样。”
秦岳笑着解释道:
“戴师傅,依照新规,高品级的武者或优秀内门弟子,经公会认证,可在中学及以上学堂担任武术社团的特聘教练,这不仅能为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津贴,更是极好的历练。”
更让宗师们动容的,是秦岳随后介绍的山西、绥远、蒙古三省中学生武术联赛。
“自去年起,由体育产业基金与教育厅联合主办,每年一度。”
秦岳指着馆内墙上张贴的往届联赛海报和获奖名单,“覆盖三省所有中学,参赛学生预计超过两百万!
联赛是按实战竞技来进行,按年龄、体重分级,确保公平。
优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金、被重点大学优先录取,其指导教练和所在学校亦会获得表彰与资源倾斜。”
海报上,那些在擂台上激烈角逐的年轻面孔,那山呼海啸般的观众席,那庄严的颁奖仪式,无不冲击着宗师们的视觉。
两百万!
这是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庞大基数。
这意味着,武道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融入了新一代成长的血液之中,拥有了近乎无穷无尽的后备力量和完善的晋升通道。
参观临近尾声,众人站在体育馆门口,夕阳的余晖为校园镀上一层金光。
林砚缓步走到众人面前,看着馆内依旧在挥汗如雨的年轻身影,声音平静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诸位前辈,这三日,我们看了标准,看了产业,看了传承,也看了三省未来的少年。”
他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地扫过每一位宗师,“然而,我们制定这九品阶梯,推动这产业巨轮,夯实这少年根基,其最终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培养出几个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名震江湖的绝世宗师!””
这句话是对他们固有认知最彻底的颠覆,也是对他们毕生追求最尖锐的叩问。
“若止步于此,我等所行,与古时争那武林盟主之虚名,与江湖上争夺一两本秘籍的厮杀,在格局上,又有何本质区别?”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