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554章 人人如龙

第554章 人人如龙(2/2)

目录

“我们所求,是要让武道,从少数人垄断的秘传,从江湖草莽的标签中挣脱出来!

要让它褪去那层神秘而狭隘的外衣,打破那禁锢了无数才智的门户之见!

我们要让它如同这识字、算数一般,融入我每一个国民的日常,成为他们强健体魄的习惯,淬炼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我民族昂然屹立的风骨!”

“我们要让这三省之地,乃至将来全中国的两千万、两万万个少年,无论出身城市还是乡野,无论家资丰厚还是清贫,只要他心怀向上之志,都有机会接触它,学习它,从中汲取力量,开拓人生的可能!”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尽纳胸中,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在这暮色四合中轰然回荡:

“让武道之光,不再只照亮少数天才的前路,而要普照每一个奋力向上的灵魂!以此强健我民族之筋骨,振奋我民族之精神!”

“这,才是我们汇聚于此,共商大计的终极目标。”

“让所有国人,人人如龙!”

林砚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在每一位宗师心中剧烈震荡。

那人人如龙的愿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化作了一种沉重而灼热的可能性,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宫宝田缓缓闭上了眼睛,仿佛在内视自己波澜起伏的心境。

他历经三朝,见识过皇权的顶峰与崩塌,也看透了江湖的纷争与局限。

此刻,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一种近乎悲悯又带着决然的神情缓缓浮现。

他轻轻呼出一口绵长的气息,仿佛将某种沉重的包袱随之吐出,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这个动作,意味着这位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老人,终于在生命的暮年,看到了某种超越个人、超越门派,甚至超越时代的希望之光,并准备为之押上自己最后的威望。

孙禄堂的胸膛微微起伏,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

他学贯百家,创孙氏太极,毕生都在追求武学的至高境界与理论体系。

此刻,他感觉一直困扰他的、关于武道最终归宿的迷雾被骤然拨开。

他喃喃自语:“由术入道,由道及众原来如此!这才是真正的武道!”

他看向林砚的眼神,充满了发现同道般的激赏与一种即将投身伟大事业的使命感。

李同臣依旧紧攥着拳头,猛地一拍大腿,低吼道:

“好一个人人如龙!若真能让天下娃娃都练我八极,都成一条好汉,老子这辈子值了!”

他脑海中已然浮现出成千上万精气神十足的少年演练八极基础架式的壮观场景,这比他个人称雄武林,更具吸引力。

戴魁与宋铁麟作为东道,虽早已接触这些理念,但在此情此景下,听着林砚最终的点题,看着南北宗师们被深深震撼的表情,一种与有荣焉的豪情也油然而生。

他们知道,此事,成了。

吴鉴泉温润的脸上也泛起激动的红晕,他擅于推广,此刻更觉找到了毕生事业的最佳舞台。

刘振声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抑,精武会的体育救国理想,在此刻找到了最坚实、最系统的依托。

是夜,太原,武道宾客舍。

诸位宗师并未各自安歇,而是不约而同地聚在了院落中的石桌旁。

月色如水,倾泻在众人神色各异的脸上。

李同臣最先打破沉默,他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碗浓茶,咕咚灌了一口,抹了把嘴:“诸位,都别憋着了!说说吧,这事儿,干是不干?”

孙禄堂捻着胡须,沉吟道:

“李师傅快人快语。

老夫观此三日,山西所行之事,环环相扣,非一时兴起。

其志不在小,其力亦非虚。

那九品之阶,看似约束,实则为吾等绝艺提供了登堂入室、流传后世的康庄大道。

更遑论那师恩金,解了吾等传承最大的后顾之忧。”

宫宝田缓缓睁开眼,苍老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老朽活了这把年纪,见过八旗子弟的骄奢,见过洋人枪炮的厉害,也见过江湖的兴衰。

力量,终须依附于大势。如今山西之势,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这积贫积弱之国,寻一条强根固本之路。

吾辈武者,空有一身力气,若不能为此略尽绵薄,与朽木何异?”

他这番话,几乎是明确表态了。

戴魁接口道:

“宫老前辈所言极是。

更何况,吾等皆看到了那榆次的娃娃。

根基如此雄厚之少年,遍及三省,未来何等可期?

若我戴氏心意拳能借此传于千万人,择优而授,何愁不能光大?”

宋铁麟也点头:

“产业、资本、人才、官府支持,皆已齐备。此乃我武道千年未有之机遇。

顺势而为,则门派兴;逆势而动,恐真如林先生所言,沦为无根之木。”

吴鉴泉温和补充:

“且其制并非强求一律,外门普及,内门精传,双轨并行,既保根本,亦开枝叶,实为老成谋国之策。”

刘振声激动道:

“恩师在世时便常忧心国人体魄孱弱。

今见山西气象,方知强国强种并非空谈!

诸位前辈,此乃我武林同道,为国为民,大有作为之时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白日的震撼与思考,在此刻化为清晰的共识。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最初最为抗拒的李同臣身上。

李同臣将茶碗往石桌上重重一顿,发出“咚”的一声:

“都看老子作甚?

老子是浑,但不傻!

这事儿,利国,利民,也利咱自己,利咱的徒弟徒孙!

干了!大不了老子这顶心肘,也去考个品来看看!”

他这话虽糙,却引得众人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月色下,这群代表着南北武林顶尖力量的宗师们,终于放下了最后的门户之见与个人矜持,在这山西的夜晚,达成了历史性的共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