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558章 武道文明

第558章 武道文明(2/2)

目录

公会派来的专员搬来清一水的藏青色素缎武道服,质地挺括,左胸以银线绣着武道二字,右臂代表品级的臂章现在是空白。

“都换上!进了这集训堂,就得按公会的规矩来!”

专员扯着嗓子喊,“见师长、前辈,行抱拳躬身礼,以前的那些门派礼节,都收起来!”

沧州来的杨大年捏着分到手的衣服,跟烫手似的,对旁边那位相熟的军官嘀咕:“马老总,你瞧瞧,这算哪门子事儿?练拳就练拳,还非得统一的服装?”

军官老马倒是利索,已经把衣服套上了,正低头整理臂章,闻言笑道:“杨师傅,入乡随俗。我看这挺好,清爽利落,没了门户之别。”

更让杨大年头皮发麻的是每日早晚的仪式。

巨幅的龙旗与一个陌生的武道徽章悬挂于高堂之上,所有人需列队肃立,由值日生带头,齐声念那拗口的《武道训》。

“强我体魄,铸我精神!

守我国土,护我黎民!

砥砺前行,武道维新!

人人如龙,天下同心!”

头两天,这声音稀稀拉拉,参差不齐。

杨大年站在队列里,嘴皮子动得敷衍,眼睛四处乱瞟,只觉得浑身不得劲,旁边几个老馆主也是挤眉弄眼,显然同样觉得这玩意纯属花架子,浪费时间。

军官老马念得倒是认真,声音洪亮。

结束后,他碰了碰杨大年的胳膊:“杨师傅,感觉如何?”

“感觉?”杨大年撇撇嘴,“感觉像庙里念经,能念出个啥?”

老马只是笑笑,没再多说。

如此过了三四日。

又是一个清晨,薄雾未散,千余人已列队整齐,藏青色的身影融成一片肃穆的海洋。

声音竟意外地汇聚成一股洪流,撞在墙壁上,回荡在梁宇间:

“强我体魄,铸我精神!守我国土,护我黎民!砥砺前行,武道维新!人人如龙,天下同心!”

这一次,声音出奇地整齐、洪亮,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量。

杨大年站在人群中,听着那震耳欲聋的誓言,看着身边那些年轻学员眼中闪烁的光,再看看前方那面猎猎作响的龙旗,胸膛里不知怎的,也跟着那声音一起震荡起来。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

仪式结束,人群缓缓散开。

杨大年还站在原地,有些出神。

军官老马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杨师傅,今天这声儿,可够亮的。”

杨大年回过神来,咂摸了一下嘴,望着那些边走边兴奋讨论着的年轻面孔,喃喃道:“他娘的,老马,这么一整,好像是有点不一样了。”

集训最后两日,考核正式开始。

各大教学区域临时转为考场,由负责该区域的理事宗师亲自主考,公会工作人员从旁记录核分。

宫宝田所在的考区气氛最为凝重。

老爷子端坐太师椅,手搭在枣木杖上,半阖着眼。

学员们单独上前,演练《筑基二十真形》。

“停。”沙哑的声音打断了一个年轻军士的演练,正在第十七式【足少阴肾经探海】。

“气浮于膻中,未沉丹田,肾经未动。此式,不合格。”

宫宝田眼皮未抬,指尖虚点那军士小腹位置。

旁边工作人员迅速记录。

明天,补考!

另一位来自民间的青年,动作不见得多标准,甚至有些笨拙,但一招一式间,气息沉凝,演练至【手少阳三焦经展翼】时,双臂舒展间竟隐隐有微风拂动。

宫宝田一直微阖的双目倏然睁开一线,精光隐现,仔细看了片刻,缓缓点头:

“形虽七分,神意已至。此子,可塑。”

末了,竟破例多问一句:“可愿随老夫习练几日后续功夫?”

那青年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当场就要行拜师大礼,被工作人员拦住,示意考核未完,但名字已被重点圈注。

最终,宫宝田在这一区千余人中,仅亲口点出三十人,允诺稍后深入指点,相当于内门弟子。

其他考区亦是如此。

李同臣嗓门洪亮,点评直指要害,看上眼的好苗子,直接大手一拍肩膀:“小子,筋骨不错!以后每月抽空来老子这儿报到!”

他性子爽快,一口气看中了七八十个筋骨强健、悟性不错的。

戴魁、宋铁麟则更为严谨,对动作规范要求极高,各自细细筛选出四十名根基扎实、心性沉稳者,允诺加以培养。

吴鉴泉则偏爱那些气息感应敏锐的学员,也收了三十名。

考核结束,统计下来,几位理事宗师此番共择优收下记名弟子近二百余人,皆是在演练中展现出过人禀赋者。

这些幸运儿捧着那张盖有双印、标注着品级(多在四品至六品)的临时教学许可证时,心情已不仅是复杂,更多了一份被宗师青睐的激动与沉甸甸的期待。

他们,如同被筛选过的火种,即将撒向三省。

旧的江湖规矩,在这一次次精准的考评与遴选中被悄然瓦解,新的秩序,随着这批首批获得认证的教官,逐步扎根、蔓延。

-----------------

太原新城,林家书房内,林砚独坐案前,摊开的宣纸上,刚刚写下了《新治图说》初纲中,最为核心的四个字——

人人如龙!

笔锋遒劲,力透纸背,仿佛不仅仅是用墨,更是以某种无形的信念与气运书写而成。

阳光映照下,他那张尚显稚嫩的脸庞上,是与年龄截然不符的深邃与凝重。

林砚喃喃自语,“工业、科技是文明的骨架与工具,但文明的灵魂,在于人本身的进化与组织形态。”

他将人人如龙与武道文明的概念,郑重地添入《新治图说》的纲要之中。

……夫文明之进阶,非独器物之利,制度之新,更在于族群生命层次之集体跃迁。

吾立武道,非为逞匹夫之勇,争门户之私,乃欲以此为契机,铸就一种全新之文明形态——武道文明。

此文明之基,在于《武经》筑基,改善体质,开启人体潜能;

此文明之骨,在于九品体系,明晰阶位,打通上升通道;

此文明之魂,在于人人如龙之宏愿,使个体生命皆得充分发展,精神体魄皆趋圆满强健,挣脱先天孱弱之桎梏。

当亿万同胞皆能强健体魄,砥砺精神,明晓大义,各展其能,则我华夏族群,本身即为一条腾飞之巨龙,何惧外侮?何愁不兴?

书写至此,林砚能清晰地感受到,识海中的青铜棋盘微微震动,那停滞已久的光芒似乎活跃了几分,仿佛他触碰到了某个至关重要的脉络。

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