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份送往省城的内参(1/2)
县城里新开的咖啡馆,与平江县惯有的慢节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舒缓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混合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本该是让人放松的场合,气氛却带着一丝无形的锐利。
宋佳用精致的小勺搅动着面前的卡布奇诺,拉花在搅动下渐渐散乱,就像平江县此刻被搅浑的局势。
她抬起头,那双总是闪烁着新闻人特有敏锐光芒的眼睛,此刻正紧紧盯着对面的陈铭,带着一丝探寻。
“他们想用官僚主义的拖沓,和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抹黑,就把你这个足以改变平江格局的方案,扼杀在摇篮里?”
听完陈铭对常委会上那场交锋和会后暗流的简述,宋佳的嘴角勾起一抹职业性的冷笑。
“他们太小看你了,也太小看媒体的力量了。”
陈铭端起面前那杯清咖,轻轻抿了一口,微苦的液体滑过舌尖,他脸上的神情却一如既往的从容。
“常规的舆论战,没有意义。”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在县电视台或者县报上跟他们互相攻击,只会陷入他们最擅长的泥潭,把水搅得更浑,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神仙打架,最后厌烦的是整个项目。”
陈铭放下咖啡杯,伸出食指,蘸了一点杯壁上凝结的水汽,在光洁的桌面上缓缓画了一个圈。
“赵德海他们的核心论点,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他们把战场设定在了平江县这一亩三分地,在这个框架里,他们人多势众,又有几十年的保守观念作为城墙,我们怎么攻,都占不到便宜。”
宋佳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她知道,陈铭又要给她出一道足以让她热血沸腾的难题了。
“所以,我们不能在他们的战场上打。”陈铭的手指在那个代表“平江”的圈外,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我们要做的,是升维,是换地图。”
“我要你,帮我抢占真正的舆论高地。”陈铭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不要你在县电视台做任何关于新城区的报道,一个字都不要提。”
“我需要你发挥你所有的才华和人脉,写一篇最高质量的深度内参!”
“内参?”宋佳的呼吸微微一滞。
她当然知道内参是什么,那是直达高层领导案头,真正能够影响决策的“内部参考”!
“没错。”陈铭的目光深邃如海,“这篇内参,不谈平江,或者说,不止谈平江。”
“我要你把新城区的构想,从一个县城的项目,上升到‘内陆传统农业县,在国家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破局发展’的省级战略高度!”
他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穿透力,仿佛已经看到了棋局的最终走向。
“赵德海他们想把这件事死死地压在县里,用内部的潜规则和人情世故困死我。”
“那我就把球,直接踢到市里,踢到省里!”
“我要让更高层级的领导,都来关注和思考我们平江正在做的这件事!让他们来评判,这到底是好高骛远,还是高瞻远瞩!”
借船出海!釜底抽薪!
一股强烈的电流,瞬间从宋佳的脊椎窜上头顶,她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开始沸腾。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策划了!
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政治博弈!是一次炉火纯青的议题设置!
陈铭这是要将县级的内部矛盾,直接转化为一个省级层面的发展模式探讨。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宋佳兴奋地一拍桌子,咖啡都险些溅了出来。
她看着陈铭,那双锐利的眼睛里,除了欣赏,更增添了几分发自内心的崇拜。
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很高估陈铭的格局,但现在才发现,自己看到的,或许仍只是冰山一角。
“这已经不是一个县的新闻了。”宋佳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是在给全省,乃至全国所有面临同样转型困境的县城,出的一道思考题,一个参考答案!”
“而我们的新城方案,就是这个答案的名字——‘平江方案’!”
陈铭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
他知道,宋佳已经完全理解了他的战略意图。
“陈铭,你放心。”宋佳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棋逢对手的锐气与光芒,“一周之内,这篇内参,会出现在市委书记和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案头!”
舆论的号角,已经交到了最擅长吹响它的人手中。
接下来的几天,宋佳几乎是住在了电视台的资料室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