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22章 一场没有PPT的路演

第122章 一场没有PPT的路演(1/2)

目录

秦雅的能量,在平江县这个小池塘里,是一股深不见底的暗流。

当她真正开始运转时,其效率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仅仅三天。

一个由七八位企业家组成的“长三角投资考察团”,便悄然抵达了平江县。

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领头的,是省城一家知名创投公司的副总,姓方,专做高新产业园区的前期投资。

其余几位,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商界老油条,嗅觉比猎犬还要灵敏。

他们来平江,表面上是应秦雅的邀请,来考察“华美科技”落户后的投资环境,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幌子。

真正的戏肉,是秦雅在电话里语焉不详,却又充满诱惑的那句——“平江县,有一位你们绝对会感兴趣的年轻人,和一个你们绝对想不到的宏大计划。”

考察会的地点,没有设在县政府的会议室,而是定在了县招待所一间刚刚布置出来的多功能厅里。

没有横幅,没有鲜花,甚至连一份像样的PPT都没有。

这让几位见惯了大场面的企业家,心里都泛起了一丝嘀咕,甚至是不屑。

这平江县,未免也太寒酸了。

上午九点半,当陈铭独自一人,步履沉稳地走进会场时,这种不屑几乎达到了顶峰。

太年轻了。

这就是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哪怕挂着副县长的头衔,又能有多少见识?能懂什么叫产业布局?懂什么叫资本运作?

恐怕又是地方政府画大饼,想空手套白狼的老一套。

方副总靠在椅背上,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轻笑,准备看一场拙劣的招商引资表演。

秦雅作为主持人,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双方,便将舞台完全交给了陈铭。

“各位企业家,欢迎来到平江。”

陈铭没有坐下,而是走到了会场中间,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

他的开场白,简单到有些无礼。

“我知道,各位的时间都很宝贵,所以,我们不说空话,不谈政策优惠,那些东西,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给。”

“今天,我想和各位探讨一个问题。”

“未来五年,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那些对土地、人工成本敏感的中低端配套产业,会流向哪里?”

这个问题一出,原本还带着几分轻慢的企业家们,神情都微微一正。

这是一个真正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命题。

没等他们回答,陈铭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是向西,进入川渝地区?还是向北,进入鲁豫地带?”

“都不是。”

陈铭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在空气中画了一个圈。

“最佳的承载地,就在我们脚下,在这些环长三角的内陆腹地。因为这里,有最短的物流距离,有最成熟的产业工人,更有最低的综合运营成本。”

“这是大势,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精明的电子厂老板,忍不住插话道:“陈县长,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平江县有什么优势?论交通,你们不沿江,不靠海;论政策,你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凭什么和周边那些已经有工业基础的县市竞争?”

这个问题,尖锐而直接,直指平江最大的短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铭身上。

秦雅的心,都悄悄提了起来。

陈铭却笑了。

“这位老板问得好,这正是我今天要说的核心。”

他走到墙边挂着的那幅巨大的平江县交通地图前,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

“各位请看,我们平江,现在确实没有交通优势。但是,两个月前,省里刚刚通过了‘三纵四横’高速路网的补充规划,其中新增的‘平章高速’,将从我们县城东侧五公里处穿过。”

他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下了一条清晰的线。

“一年半后,这条高速通车,平江到省城的车程,将从三个半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同时,大家再看这里。”

他的笔尖,指向了地图北侧的一个小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