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场教科书式的汇报(2/2)
“好!做得好!”县委书记看着那座栩栩如生的沙盘,忍不住低声赞叹。
陈铭拿起另一根讲解杆,开始了他的第二部分阐述。
“各位领导,这座新城,我们规划了三大核心板块。”
“第一,是高新产业承载区。”他的杆尖,点在了规划整齐的工业园区上,“我们将利用全新的城投模式,为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厂房和配套,主攻方向,就是生物医药和精密制造。我们不要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我们要的是明天,是未来!”
“第二,是产城融合生活区。”讲解杆划过一片美丽的住宅和商业区,“我们吸取了传统工业区与生活区割裂的教训,将居住、教育、医疗、商业,与产业园区无缝衔接。我们要让来到平江的人才,不仅能安心工作,更能舒心生活,把根留在这里!”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是我们的金融创新驱动区!”
陈铭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
“我们成立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用市场的逻辑,用资本的力量,来撬动一个贫困县的城市梦想!我们注入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未来的税收权、经营权!我们卖的不是债券,而是平江县未来三十年高速发展的确定性!”
逻辑严密,数据详实,环环相扣!
考察组里,一位来自省金融办的专家忍不住开口提问:“陈县长,这个模式非常新颖,但我想请问,如何控制前期的杠杆风险和后期的债务偿还压力?”
这个问题,专业而尖锐,直指城投模式的核心命门。
所有人都为陈铭捏了一把汗。
陈铭却微微一笑,似乎早就在等着这个问题。
“这位领导问得非常好。”他从容不迫地从沙盘旁拿起另一份文件,“这是我们与长风信托共同拟定的‘三级风险防火墙’预案。我们设计了劣后级、夹层和优先级三种债券结构,并引入了第三方资产评估和动态压力测试机制,确保在任何极端情况下,债务风险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他甚至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将一份专业到让提问专家都暗暗点头的预案摆了出来。
这一下,再无人有任何疑问。
所有审视,所有挑剔,都化作了深深的震撼。
这个年轻人,他不仅有天马行空的构想,更有脚踏实地的周密部署!他对每一个潜在的问题,都预设了不止一套解决方案!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技术性极强的汇报即将结束时,陈铭却放下了讲解杆。
他环视全场,目光从那些省级领导的脸上,缓缓移到了在场的平江县本土干部身上,最后,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充满感情。
“各位领导,讲完了产业,讲完了金融,我还想讲讲,这座新城,对于我们平江县几十万普通老百姓,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我们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守在父母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
“它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更漂亮的学校里读书,我们的老人,可以在更先进的医院里看病。”
“我们建的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几十万平江百姓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压抑了太久的,希望和未来!”
他将一个冰冷的项目,赋予了最温暖的人文关怀。
他将一份宏大的蓝图,与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这一刻,许多在场的本土干部,眼眶都有些微微发红。
角落里,林薇仰着头,看着那个在万众瞩目中侃侃而谈的男人,眼中早已是波光粼粼,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崇拜和骄傲。
汇报结束。
陈铭微微躬身。
全场,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长达十几秒的寂静无声。
那是一种被巨大的震撼所冲击,以至于大脑都暂时停止了思考的寂静。
“啪。”
一声清脆的掌声,突兀地响起。
是考察组组长周毅。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用力地鼓着掌。
“啪啪啪啪啪——!”
下一秒,雷鸣般的掌声,在整个会议室里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省里的领导,县里的干部,之前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甚至连赵德海,都下意识地跟着站起来,麻木地拍着手。
周毅快步走下主席台,穿过人群,径直走到陈铭面前,紧紧地,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动和欣赏。
他转过头,看向同样激动不已的县委书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书记,你们平江县,出了一个帅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