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白马山工业基地(3)(2/2)
“作为它的上位替代,”达·芬奇拨弄着脚下泛着黑色金属光泽的煤块,“煤炭理应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富集更多的‘燃素’与【火元素】。”
“我们去年搜集的那些、类似罗多克‘银炭’的煤炭,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形成的。”
李维闻言回忆了片刻,这才想起、早在去年土窑烧制生石灰时,他和达·芬奇就在大量的煤灰中发现了少量近似矮人“银炭”的煤——达·芬奇说的正是此事。
“我就是这样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加洛林时代的人类语言中,‘煤’比‘木炭’出现得要早;或者说‘木炭’、“泥炭”之类的都是‘煤炭’的衍生词汇——这恰恰和人类早期起义的活动地点(各类矿山)相吻合……”
达·芬奇再一次向李维展示了他的博学多识。
两人说话间,工人们也摆好了煤炭堆,爬出大坑,开始往坑里填土。
达·芬奇指着炭堆底部一条条兼具燃烧和通风功能的坑道,对李维解释道:
“等坑里覆上土,我们就通过这样的一条条火道来引火、闷烧这些煤。”
“想必李维子爵是眼熟的——这模拟的就是高炉燃烧室里、那些没有充分燃烧的煤所处的环境。”
“至于所谓‘无烟煤’,”达·芬奇捋了捋胡须,“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分类。”
“在白马山开采的所有煤炭中,有这么一类煤、在进行我们眼前的这种制炭实验时出产‘银炭’的产率最高……”
“而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这种近似金属的外观,”达·芬奇特意捡起一块煤炭、凑到李维的眼前,“已经在闷烧时、烟雾最小。”
“用这种无烟煤烧制出的银灰色煤炭,正是提升高炉温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达·芬奇说着冲自己的弟子鲁尼招手致意——不一会儿的功夫,一筐银灰色的成品煤炭就被鲁尼拖到了两人跟前。
乍看之下,确实是跟罗多克产的“银炭”一模一样。
李维上手细细端详,质量很轻,表面疏松多孔,质地也是脆硬,稍微用力满手心就是炭屑,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像是某种油料裹着酒精的味道,令人反胃、头晕目眩。
「焦油?酒精?」
李维鼻头抽动,疑惑的目光先是看向漆黑的排污管道,随即再度投向了达·芬奇。
达·芬奇见状也是露出了恶作剧得逞的笑容:
“好叫李维子爵您知晓,这些煤炭在投入高炉前、还要经过一道工艺处理。”
“这项工艺和您交给我们的、‘木头蒸馏’还有一定的关系。”
“请李维子爵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