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67章 柴宗训思虑心声:咚咚三声。林阿夏见状说夫君怎么了?

第567章 柴宗训思虑心声:咚咚三声。林阿夏见状说夫君怎么了?(2/2)

目录

“爹爹!”柴宗训猛地攥紧拳头,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将这份遗憾藏在心底,从未敢轻易触碰——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北汉虽平,可南唐、南汉、后蜀仍割据一方,他还没能完全实现先帝的遗愿,还没能让大周真正一统天下。

紧接着,脑海中响起了一声声叩问,像是来自过往的灵魂,又像是来自自己的内心:

“长大的我,你现在过得好吗?你有没有做到爹爹的嘱托,让大周变得强大?你有没有好好照顾娘,不让她受委屈?”——这是幼年柴宗训的声音,带着几分稚气,却无比真挚。

“训儿,你已成了大周的帝王,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誓言?是否能护得天下百姓安宁,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这是先帝柴荣的声音,语气中满是期许与牵挂。

“训儿,娘当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你平安长大,幸福快乐。你现在,真的幸福吗?”——这是年轻符太后的声音,温柔而带着担忧。

“阿训,我们当年的约定,你还记得吗?你有没有成为一个大英雄,有没有忘了我这个兄弟?”——这是石德昭的声音,爽朗中带着几分期盼。

“陛下,你如今坐拥天下,是否还能保持初心,善待功臣,不辜负先帝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盼?”——这是赵匡胤的声音,带着几分试探与审视。

“陛下,你能带领大周走向辉煌吗?能让我们这些追随你的人,都能有所成就吗?”——这是赵廷美的声音,略显稚嫩,却也带着几分认真。

一声声叩问,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柴宗训的心上。他知道,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担忧与执念,是他一直以来的心结。过往的遗憾、对未来的迷茫、对身边人的愧疚,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我……”柴宗训张了张嘴,泪水汹涌而出。他看着床榻上关切地望着他的母亲,看着身边温柔陪伴的妻子,心中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抑制。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脑海中那些清晰的画面,也对着自己的内心,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无比坚定:“爹爹,娘,还有小时候的我,德昭,匡胤,廷美……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正视这些过往。”

“我现在过得很好,有娘的陪伴,有阿夏的扶持,还有朝中贤臣的辅佐。我没有忘记爹爹的嘱托,也没有忘记当年的誓言。大周如今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北汉已平,下一步,我定会厉兵秣马,挥师南下,一统天下,完成爹爹未竟的大业!”

“娘,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够保护您了。往后余生,儿子会好好孝敬您,让您安享晚年,再也不会让您受半点委屈。”

“德昭,我从未忘记我们当年的约定。等天下一统,我便会召你回京,我们再像小时候一样,把酒言欢,共话当年。到时候,我要让你亲眼看到,我们一起守护的大周,是何等的强盛!”

“匡胤,廷美,我知道你们心中的抱负。只要你们忠心耿耿,辅佐朕治理天下,朕定会善待功臣,让你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让你们与大周一同成长,共享太平盛世!”

他的声音回荡在殿内,也回荡在自己的脑海中。每一句话,都是他对过往的回应,是对心结的释然,也是对未来的承诺。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脑海中的画面渐渐变得模糊,那些叩问声也渐渐消散,心中的悸动与压抑感终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坚定。

柴宗训缓缓擦干脸上的泪水,眼神变得清明而锐利。他知道,那些过往的片段,那些深埋心底的心结,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怀。他不再被过去所束缚,也不再被执念所困扰,心中只剩下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守护身边人的信念。

符太后看着他的变化,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她知道,经过今日之事,儿子心中的最后一道心结,也终于解开了。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的孩童,而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肩负起天下重任的帝王。

“训儿,娘相信你。”符太后微微一笑,语气中满是信任,“你一定能成为一个贤明的帝王,一定能完成你爹爹的遗愿,开创一个属于大周的太平盛世。”

林阿夏走到柴宗训身边,轻轻为他拭去脸上残留的泪痕,眼中满是温柔与支持:“夫君,你做得很好。能够正视过往,释怀心结,才是真正的强者。”

柴宗训握住她的手,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若不是母亲的理解与妻子的陪伴,他或许还会被这些心结牵绊许久。如今,他终于可以轻装上阵,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前行。

阳光透过琉璃窗,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承天殿内一片温馨安宁,却又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柴宗训知道,释怀过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他将带着这份坚定与从容,一步步推进一统天下的大业,不负先帝遗愿,不负母亲期盼,更不负身边人的陪伴与信任。属于大周的辉煌,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