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571章 林阿夏:夫君我想要一个孩子。柴宗训突然炸毛:不行。

第571章 林阿夏:夫君我想要一个孩子。柴宗训突然炸毛:不行。(2/2)

目录

心理防线在他持续不断的抨击下,彻底崩塌了。她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那个小时候会在演武场为她加油、会在她受委屈时默默递给她手帕的柴宗训,如今却变得如此刻薄、如此冷漠。

一股从未有过的绝望涌上心头,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不甘。她林阿夏,是林家的嫡女,是将门的虎女,不是任人指责、任人践踏的懦夫!她不能再这样软弱下去,不能再让他肆意践踏自己的尊严!

“陛下既然如此看不上臣妾,那臣妾也不必再忍!”林阿夏擦干脸上的泪水,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像是出鞘的利剑,“陛下说臣妾短视,那陛下呢?陛下整日被仇恨蒙蔽双眼,固执己见,听不进半句劝谏,这样的帝王,又能走多远?”

“臣妾任性逞强?臣妾若是不任性,当年在汴梁城,谁拼了命护着你杀出重围?臣妾若是不逞强,女辅营如何能在这几年屡立奇功?陛下只看到臣妾的不足,却忘了臣妾为你、为大周付出的一切!”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陛下说臣妾不像将门虎女,那臣妾便让陛下看看,我林阿夏到底是什么样子!从今日起,臣妾不再干涉陛下的朝政,不再劝陛下生儿育女,臣妾会回到女辅营,重拾刀剑,要么战死沙场,要么为大周收复失地!至于这皇后之位,这深宫牢笼,陛下若是觉得臣妾不配,大可废了臣妾!”

“废了你?”柴宗训怒极,眼神猩红,“你以为朕不敢?林阿夏,别给你脸不要脸!你以为你林家有功于大周,朕就不敢动你?若不是看在你父亲当年战死沙场的份上,若不是看在你陪朕熬过最难的日子,你以为你能安稳地坐在皇后之位上?”

“朕告诉你,你想回女辅营?可以!你想战死沙场?朕成全你!但你记住,一旦踏出这长春宫,你就再也不是大周的皇后,再也不是柴家的儿媳!到时候,刀枪无眼,可没人会像朕这般护着你!”

“护着我?”林阿夏自嘲地笑了起来,泪水再次滑落,却带着无尽的悲凉,“陛下的‘护着’,就是整日的指责、抨击,就是将臣妾的真心踩在脚下?这样的‘护着’,臣妾不稀罕!”

两人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互相伤害,曾经的温情脉脉荡然无存,只剩下尖锐的矛盾与深深的隔阂。寝殿内的安神香早已被这股戾气冲散,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仿佛下一秒就会引爆。

就在这时,“砰”的一声巨响,寝殿的大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熟悉的身影逆光站在门口,正是符太后。她今年不过四十五岁,经悉心调理后气色红润,一身素色锦袍衬得身姿挺拔,不见半分老态。她不知何时来的,想必已经在门外听了许久,脸色铁青,眼神凌厉如刀,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看着殿内剑拔弩张、泪流满面的两人,看着地上溅落的药汁,心中咯噔一下,一股怒火瞬间冲上头顶。

“都给哀家住口!”

符太后的声音如同惊雷,震得整个寝殿都在微微颤抖。她快步走进殿内,步伐稳健,不带半分滞涩,走到两人中间,先是狠狠瞪了柴宗训一眼,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愤怒,然后转向林阿夏,看着她哭红的双眼、凌乱的发髻,心疼地皱起了眉头,随即又转头,对着柴宗训怒声斥责:“是我让阿夏跟你提生孩子的事情,怎么了?我的儿,你出息了是不是?竟然对着自己的皇后如此疾言厉色,甚至说出废后、让她战死沙场的话来!你忘了当年是谁陪着你颠沛流离,是谁拼了命护着你?你忘了你身上的责任,忘了柴家的传承了吗?”

柴宗训看着盛怒的母亲,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被符太后严厉的眼神堵了回去。寝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林阿夏压抑的抽泣声,以及符太后沉重的喘息声。阳光依旧透过窗棂照进来,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温暖,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沉寂。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视,最终落在柴宗训身上,语气沉重而失望:“训儿,哀家知道你心中有执念,有仇恨,想尽快一统天下,完成你父皇的遗愿。可你别忘了,江山社稷,既要能打下来,更要能守得住,能传下去。子嗣传承,从来都不是私事,而是关乎大周根基的国事。”

她转头看向林阿夏,声音柔和了许多,伸手轻轻拭去她脸颊的泪水:“阿夏,委屈你了。哀家知道你是个明事理、顾大局的孩子,你能体谅哀家的苦心,也能明白子嗣对大周的重要性。是训儿太过固执,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娘,朕没有!”柴宗训终于忍不住开口辩解,“如今时局未稳,辽人虎视眈眈,南唐、北汉余孽未除,此时谈子嗣,实在不合时宜!朕是想等一统天下、国泰民安之后,再与阿夏考虑此事,并非有意苛责她!”

“不合时宜?”符太后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当年你父皇征战四方,不也照样诞下了你?难道非要等到天下太平,才能考虑传承之事?训儿,你太天真了!太平从来不是等出来的,是争出来的,更是守出来的!有了嫡嗣,朝臣安心,百姓定心,那些觊觎江山的势力才不敢轻举妄动。反之,若是你一直无后,朝堂人心浮动,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大周便会再次陷入内乱,我们好不容易稳住的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她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你忘了显德七年的教训了吗?你父皇英年早逝,你年幼无依,才给了赵匡胤可乘之机!哀家不想让历史重演,不想让你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再次落入他人之手!阿夏是个好姑娘,出身将门,深明大义,又对你一片真心,她是上天赐给你的良配,也是大周的福气。让她为你诞下嫡子,是为了柴家,更是为了大周!”

柴宗训沉默了,母亲的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他看着母亲眼中的担忧与期盼,又看向一旁默默垂泪、眼神却依旧倔强的林阿夏,心中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愧疚与迷茫。

他确实被仇恨与压力蒙蔽了双眼,只顾着往前冲,却忘了身后的根基。他知道母亲说得对,子嗣传承关乎江山稳固,可他心中的坎,却始终难以跨越。他怕自己给不了孩子安稳的成长环境,怕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更怕自己无法平衡家国与亲情,让孩子受到伤害。

林阿夏看着沉默的柴宗训,心中的委屈依旧存在,可更多的却是释然。符太后的维护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她明白,自己的坚持并非没有意义。她轻轻吸了吸鼻子,擦干脸上的泪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坚定:“陛下,臣妾并非要逼你立刻做决定。只是希望你能明白,子嗣并非你的负担,而是你的后盾,是大周的希望。臣妾愿意等,等你放下心中的执念,等你真正敞开心扉。但臣妾也希望你能知道,臣妾的心意,从未改变。”

符太后看着两人,眼中的怒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期盼。她知道,解开柴宗训心中的结需要时间,可她相信,只要两人心意相通,互相体谅,总有一天能迈过这道坎。

“好了,”符太后轻轻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训儿,你刚醒不久,身体尚未痊愈,好好休息。阿夏,你也别再难过了,好好照顾训儿。子嗣之事,哀家不逼你们立刻定夺,但也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记住,你们不仅是夫妻,更是大周的帝王与皇后,身上肩负着万千百姓的期望与柴家的传承。”

说完,符太后转身向外走去,走到殿门口时,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两人一眼,语气郑重:“哀家希望你们能好好沟通,珍惜彼此。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后悔。”

殿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视线。寝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两人相对无言的沉默。阳光透过窗棂,在两人之间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柴宗训看着林阿夏红肿的双眼,心中的愧疚越发浓烈。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林阿夏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这场关于子嗣的争吵,看似暂时平息,可两人心中的隔阂与迷茫,却并未完全消散。他们都知道,这道坎,需要他们共同努力,才能跨越。而大周的未来,也正系于他们的抉择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