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试点生产(2/2)
由发明者亲自负责初期生产,确实是稳妥且高效的做法。
“你们的建议很好,我也认为姜晨同志是负责这个项目的最佳人选。”冯教授表示赞同,然后看向王连长,“那么,关于首批试点生产的数量,你们有什么初步的设想?”
王连长略作思索,结合工厂目前的生产能力和试点项目的需求,给出了一个数字:“冯教授,我认为首批产量定在1000支比较合适。”
“这个数量既能满足小规模实战检验的需求,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展示效果,又不至于给工厂现有生产线带来过大的压力,便于我们集中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为后续可能的扩大生产积累经验。”
“1000支……足够装备三个侦察连。”冯教授默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这个数量比较稳妥。既能形成有效样本,也便于快速部署。好,那就这么定了。”
他转向王连长和陈参谋:“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你们两位全力配合了。王连长,你是厂里的军事主官,人员调配、生产协调、安全保卫,这些都要你多费心。”
“陈参谋,你在后勤和计划方面经验丰富,物资保障、进度跟踪、与上级军区部门的对接,可能需要你来负责。”
“请冯教授放心,我们保证全力以赴!”王连长和陈参谋齐声应道,声音斩钉截铁。
随后,冯教授朝姜晨招了招手。
姜晨快步走了过来,心跳如鼓,他隐约猜到了谈话的内容,但当真正面对这一切时,仍然感到一种巨大的冲击。
冯教授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郑重:“姜晨同志,现在有给你的新任务。”
姜晨立正站好,大声回答:“报告,时刻准备着!”
“好。”
冯教授将那份沉甸甸的文件递到姜晨面前,但并没有让他打开。
“军区首长已经下达命令,批准对你的改良方案进行试点生产,首批1000支,将尽快投入实战检验。”
“经过我和王连长、陈参谋商议,一致决定,由你,姜晨同志,担任这个‘63式步枪改良及试点生产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指导、生产监督和质量控制工作。”
姜晨深吸一口气,挺直胸膛,目光依次扫过冯教授、王连长和陈参谋,用尽全身力气,郑重承诺道:“感谢首长和各位领导的信任!我,姜晨,接受任务!我保证,一定克服所有困难,保质保量完成这1000支改良步枪的生产任务!绝不辜负首长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切又都回来了。
还是那熟悉的感觉。
熟悉的像是当年的自己。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靶场上回荡,带着年轻人的热血和一种超越年龄的责任感。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坚毅而温暖。
冯教授欣慰地点了点头:“很好!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记住,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而且必须严格保密。后续的具体安排,王连长和陈参谋会跟你对接。我这边还有其他紧急任务,必须马上动身返回部队。”
“希望下次我再来的时候,能看到第一批合格的改良步枪下线!”
“保证完成任务!”姜晨再次敬礼,声音洪亮。
王连长拍了拍姜晨的肩膀,语气也变得格外郑重:“小姜,从现在起,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这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政治任务,是军事任务!我们会全力支持你,需要什么人手、什么设备、什么材料,只要厂里能调动的,我们都优先保障!但最终的技术把关和质量保证,还得靠你自己!”
陈参谋也上前一步,说道:“姜晨同志,后续的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工时安排,我会尽快和你一起制定。保密条例和相关纪律,我也会向你详细传达。我们就是一个团队,目标一致,务必打赢这场生产仗!”
姜晨用力点头,心中充满了激动。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只在锅炉房默默忍受的大学生,他的人生轨迹,因为这次意外的穿越和他掌握的知识,已经与这个时代的家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000支步枪,1000份责任,他必须全力以赴。
冯教授与王连长、陈参谋又低声交代了几句关于保密级别和联络方式的事项,便匆匆告辞。
看着他急促离去的背影,仿佛能感受到边境线上那日益紧张的硝烟气息。
靶场上,只剩下王连长、陈参谋和姜晨三人。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也为远处的龙阳军工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工厂的机器依旧在轰鸣,但此刻在姜晨听来,那仿佛是为即将开始的新征程奏响的序曲。
“走吧,小姜。”王连长率先迈开脚步,“我们先回办公室,好好合计合计,这第一步该怎么走!”
“是!”
姜晨紧了紧手中的文件袋,迈开坚定的步伐,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