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没听到姜组长的话吗(2/2)
如果是在之前,他一定会选择站在老师傅这边。
但至于现在...
他沉默了片刻,脑海中快速权衡着。
一方面,是几位经验丰富、为工厂服务了几十年的老师傅,他们的顾虑合情合理,对设备的爱惜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是这个刚刚崭露头角、被自己甚至军区首长都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姜晨在靶场上的表现,以及他对63式步枪的改进方案,都证明了他绝非等闲之辈。
王德顺也清楚,要完成这次试点生产任务,光靠这些老旧设备和传统方法,恐怕困难重重,确实需要一些突破性的思维和手段。
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不支持姜晨的工作,不仅可能导致项目延误,更会让上级失望。
而严重了想,甚至可能贻误战机!
那他一个小小的龙阳军工厂厂长,可担负不起这样的罪责。
王德顺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做出了决定。
他转过身,面对着几位老师傅,语气严肃:“老王,老张,还有大家,你们的顾虑我理解,爱护设备的心情我也知道。”
“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些许。
“军区把改良型63式步枪的试点生产任务交给我们厂,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军区特别指定姜晨同志担任技术负责人,全权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
他看向姜晨,眼神中带着鼓励和信任:“这意味着,在技术决策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姜晨同志的专业判断。”
“他说这台铣床的问题在主轴轴承,那我们就按照他的判断来处理。”
这话一出,几个老师傅的脸色都变了。
一旁围观的工人们瞬间也炸了。
“可是,厂长……”络腮胡子师傅还想争辩。
“没有可是!”王建设摆了摆手,“我知道风险。拆解主轴确实有风险。”
“不冒险,这台机器现在就能用了吗?不冒险,我们就能按时完成任务了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我宣布,关于这台铣床的维修方案,一切由姜晨同志决定!需要什么工具,需要哪些人配合,你们都要全力支持!”
最后,他看向那几位脸色复杂的老师傅,放缓了语气,却说出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话。
“我知道你们担心责任问题。这样吧,如果,我是说如果,最终证明姜晨同志的判断失误,导致这台铣床彻底损坏,无法修复,所有的责任,由我王德顺,和姜晨同志...”
“一起承担!”
“我会亲自向军区、向总厂做检讨,承担一切后果!”
“哗——”
王建设的话音刚落,车间里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声。
所有人都被王厂长的这番话惊呆了。
一个军工厂厂长,为了支持一个刚来的年轻人,竟然愿意把这么大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台大型铣床的报废,在当时绝对是重大生产事故,足够影响一个干部的职业生涯了!
几位老师傅更是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王厂长会有如此魄力。
姜晨也愣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这位刚刚接触不久的王厂长,竟然会给予他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要知道,之前的改枪属于锦上添花。
而现在对于机床的维修则可谓是雪中送炭。
枪没改好,大不了无功,而机床要是拆坏了,那可就是军工厂的罪人了。
这番话的分量,他心里清楚得很。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厂长现在算是在自己身上孤注一掷了。
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姜晨的全身。
他穿越而来,身处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时代,虽然有着超越时代的技术和知识,但内心深处,也渴望着认同和支持。
而王建设这番话,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王厂长……”姜晨张了张嘴,想说些感谢的话,却发现喉咙有些哽咽。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郑重的两个字和坚定的眼神:“谢谢!”
王建设对他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用多说:“拿出你的真本事,别辜负这份信任就好。需要什么,直接说。”
姜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眼神重新聚焦在那台等待“拯救”的铣床上。
他知道,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
王厂长将沉甸甸的信任交到了他的手上,他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份信任,没有给错人!
他转向那几位神色已经缓和了不少的老师傅。
“各位师傅,请放心,我不会蛮干。我需要一套完整的轴承拆卸工具,包括拉马、加热器。还需要一块干净的帆布或者油布,用来放置拆下来的零件。”
“另外,请准备好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和塞尺,拆卸后我们需要进行精确测量。”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
而有了王厂长撑腰,那些老师傅们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年纪最长的王师傅沉默地看了姜晨几秒钟,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放下了某种坚持,对身边的两个徒弟吼道。
“还愣着干什么?”
“没听到姜组长的话吗?”
“去工具室,把东西都找齐了!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