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老骥伏枥(1/2)
ps:第67章放出来了,可以去看看。
会议室内的空气没有来地就这么凝固了。
当姜晨问出那句话的时候。
波佩斯库厂长脸上的热情笑容僵住了,像是戴上了一副不太合脸的面具。
而贸易部官员乔巴努那双习惯于在谈判桌上捕捉对手细微表情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惊愕和困惑。
他们在这之前已经想好了这些龙国人所想要的,一定会是他们的那些顶尖货。
AF-85坐标镗床?
开什么玩笑。
这个型号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确实是“红星厂”曾经引以为傲的产品,是当年从瑞士引进技术并成功仿制、代表了尼亚罗马精密制造能力突破的象征之一。
陌生,则是因为它早已不是工厂的主力产品,甚至在内部的产品序列和推广计划中,都已经被边缘化了。
近些年,随着FU系列万能工具铣床和RU系列精密磨床等更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产品线的成熟,这台操作复杂、效率相对低下的老家伙,更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待在角落里吃灰,偶尔被用来加工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但形状相对简单的特殊零件,或者干脆作为培训新学徒熟悉坐标镗削原理的教具。
那个龙国人。
那个看起来精明内敛、目标明确的姜晨,怎么会突然对这样一台“老古董”表现出如此明确的兴趣?
波佩斯库和乔巴努都是在官场和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
短暂的惊愕之后,各种念头在他们脑海中飞速旋转。
难道……这台老机器有什么他们自己都忽略了的特殊价值?
不可能吧,约内斯库总工程师就在旁边,他是技术权威,如果真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不会不知道。
如果有什么连他都不知道的秘密,龙国人这些乡巴佬就更不知道了。
或者……这是龙国人的一种谈判策略?
声东击西?
故意对一台不起眼的旧设备表现出兴趣,以此来压低后续对FU-325和RU-280等主流先进设备的报价?
很有可能!
这些东方人,心思深沉,不能不防!
再或者……他们是真的技术眼光有限,或者国内相关设备极度匮乏,以至于连AF-85这种级别的机器都觉得是宝贝?
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正好可以把这台闲置的旧设备卖个好价钱,换回急需的粮食!
两人几乎是在瞬间,通过一个隐晦的眼神交流,达成了默契:不管龙国人是何意图,既然他们主动问起了这台AF-85,那就不能轻易放过!
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筹码,尽可能地抬高其价值!
他们甚至没有为这台机器预设过心理价位,更没有讨论过它具体能换多少大米或缝纫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刻启动“利益最大化”的谈判本能。
波佩斯库清了清嗓子,用咳嗽掩饰住内心的波动,他的脸上重新堆起了笑容,只是略显僵硬:“啊……姜同志,您是说那台AF-85坐标镗床?是的,是的,那也是我们‘红星厂’历史上的一个杰作!虽然它的设计年代稍早一些,但它所代表的精密加工理念,以及它能够达到的定位精度,在当年可是领先水平!”
他转向身边的约内斯库总工程师,寻求技术支持:“格奥尔基同志,你给姜同志和王总工程师介绍一下,我们这台AF-85,它的特殊价值在哪里?”
约内斯库总工程师推了推深度眼镜,他显然也对姜晨的选择感到意外,但作为技术专家,他还是客观地说道:“AF-85,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坚固稳定的铸铁基座和精密的光学度量系统。虽然操作是全手动的,效率不高,但如果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操作,并且保养得当,它在加工孔系位置精度方面,依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甚至不输于一些现代的数控设备。当然,它的加工范围和自动化程度是无法与FU系列相比的。”
“听到没有,姜同志?”乔巴努立刻抓住了话头,语气变得郑重起来,“约内斯库总工程师是这方面的权威!虽然是老型号,但它的‘核心价值’——也就是精密加工能力——依然存在!这种级别的精密设备,即使是二手的,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有价无市的!它的制造工艺复杂,凝聚了我们尼亚罗马一代工程师的心血!”
精密加工能力!要的就是精密加工能力!
这才是姜晨愿意花费口舌,要将这台看似老旧的AF-85坐标镗床收入囊中的真正核心原因!
自动化程度低?
操作复杂?
效率低下?
这些在其他人看来是致命缺陷的问题,在姜晨眼中,固然是缺点,但并非不可克服,甚至在现阶段,优先级要排在“精密”之后。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对于他脑海中那个宏伟的、关乎龙国未来战场形态的“无人机”计划而言,最基础、最关键、也是目前龙阳军工厂乃至整个龙国工业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恰恰就是高精度的复杂零部件制造能力!
无人机,尤其是未来高性能的军用无人机,绝非简单的航模放大。
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对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度、尺寸、重量、材料性能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为了追求更长的续航、更高的载荷、更好的隐身性能,无人机的机身往往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如航空铝、钛合金甚至未来的复合材料),并且外形复杂,需要精确加工出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的曲面、加强筋、以及大量的精密连接孔位和安装基准。
任何一点尺寸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气动效率下降、结构强度不足、甚至空中解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