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零件先行(1/2)
ps:第89章审核中,晚点放出来。
夜色如墨,将白日里喧嚣的龙阳军工厂轻轻包裹。
与往日不同,姜晨此刻并非蜷缩在那个狭窄、简陋、仅能容下床和桌的班级宿舍里,听隔壁工友粗重的鼾声和楼道里偶尔传来的脚步声。
此刻的他正舒展地躺在一张宽大柔软的床上。
身下是相对洁净的纯棉床单,身上盖着轻暖的棉花被。
这里是龙阳军工厂专门为他这位新晋的“功臣”和技术核心调配的独栋小楼——一个在这个时代堪称奢侈的“别墅”。
小楼不大,上下两层,红砖外墙,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朴素风格。
但内部却经过了简单的修缮,墙壁重新粉刷过,地板是擦得锃亮的水磨石,家具虽然不多,却都是崭新的实木打造,带着清漆的光泽。
楼下是宽敞的客厅、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甚至还有一个厂里特意安装的、需要用煤球炉烧水的简易热水器)。
楼上则是几间卧室和一间被姜晨改造成书房兼秘密工作间的房间。
窗明几净,庭院里甚至还有几株稀疏的绿植。夜晚,除了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四周一片静谧。这种安静和舒适,与他初来乍到时那个拥挤、嘈杂、空气中永远弥漫着汗味和机油味的集体宿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一切的改变,都发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从一个身份尴尬、拿着临时工待遇(虽然挂着大学生名头,初期工资参照学徒工)、甚至一度被发配去看锅炉的“外来者”,到如今成为手握重权(至少在技术领域)、享受着厂领导级别待遇的“姜总工程师”。
这其中的跨越,连姜晨自己有时都觉得恍如隔世。
待遇上的改变是最直观的。
他的月工资,已经从最初那五十块,提升到了如今的一百块龙国币。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普遍只有三四十块,一块钱能买好几斤猪肉的年代,一百块的工资,绝对是令人艳羡的高收入!
这意味着他不再需要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甚至可以偶尔“奢侈”一下,买点在旁人看来是“高级货”的罐头或者麦乳精。
当然,比金钱更显著的,是身份地位带来的无形变化。
最明显的,莫过于厂里工人们对他的称呼和态度。
最初,大家叫他“大学生”,带着几分好奇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距离感。
后来,随着63式步枪的成功改进后,开始有人叫他“小姜师傅”,透着亲近和认可。
而现在,“前哨一号”雷达的奇迹般诞生,厂里上下,无论是普通的工人师傅,还是车间主任、科室干部,甚至包括王厂长在内,都开始尊称他为“姜工”或者更正式的“姜总工程师”(虽然技术科还未正式成立,但这个头衔已经默认加诸他身)。
这种称呼的转变,背后是尊敬、是信服、甚至是一丝敬畏。
走在厂区里,向他点头问好的人多了,眼神中充满了钦佩;去车间交代工作,老师傅们不再有任何质疑,而是认真倾听,严格执行;就连以前对他有些爱答不理的行政后勤部门,现在也是有求必应,服务周到。
他真正成为了龙阳军工厂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被所有人仰望的技术权威。
然而,此刻躺在这舒适安静的小楼里,姜晨的心思,却并未沉浸在这些地位和待遇的改变带来的满足感中。
他的意识,正沉浸在脑海深处那片淡蓝色的光幕里,那里,那个充满了毁灭性力量,也承载着他更深层战略考量的新项目,正逐渐清晰起来。
【单兵云爆武器系统-‘焚风’一型】
系统组成:由一次性发射筒和云爆弹头组成。
发射筒: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与复合材料制造(可利用部分‘前哨一号’项目验证的材料技术),肩扛式发射,采用低后坐力发射原理(例如:平衡抛射体或无坐力炮原理简化版)。
弹头类型:基础型燃料-空气弹头。内部装填特种高能燃料(液体或粉末状,系统推荐初期采用优化后的环氧乙烷/铝粉混合物或高闪点煤油基燃料)和高效多点起爆分散装置。
作用原理:发射后,弹头在预定距离(时间引信或简易激光/红外近炸引信)或撞击目标后,首先起爆小型、定向抛洒的分散药剂,将燃料在极短时间内均匀抛洒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直径数米到十数米的气溶胶云。短暂延迟(毫秒级精确控制)后,位于云雾中心的多个引信同时起爆(确保云雾充分、快速燃烧),引发主爆炸。
主要毁伤效应:冲击波超压:在有效杀伤半径内(针对标准‘猫耳洞’、碉堡等半封闭空间入口附近区域,估算为10-15米直径范围;开放地形效果显著递减)产生超过10-20个大气压的毁灭性冲击波超压,足以摧毁人体内脏、震塌简易工事和土木结构。
高温灼烧:爆炸瞬间产生2000-2500摄氏度的瞬时高温,覆盖整个气溶胶云范围,造成大面积、深度致命烧伤。
窒息缺氧:燃烧瞬间剧烈消耗爆炸区域内的氧气,形成短暂的真空或极低氧环境,对密闭空间内的生物造成窒息性打击,即使未被冲击波和高温直接杀伤,也难以存活。
冲击波传播(钻隙效应):超压冲击波能有效沿着洞穴、坑道、建筑物内部通道传播、反射、叠加,杀伤隐藏在深处或拐角的目标,实现“隔山打牛”的效果。
有效射程:针对点目标(如洞口、碉堡射击孔、窗户)约为300米(受限于单兵瞄准和早期火箭发动机精度)。
系统重量:发射器+一枚弹药总重约8公斤(系统基于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给出的理论值,远轻于同时代苏/美类似概念的早期笨重型号)。
系统日志贴心提示:该武器对付开阔地带、有良好防护或快速移动的暴露人员效果,不如传统预制破片杀伤弹药。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付据守在封闭、半封闭空间(如碉堡、坑道、建筑物、车辆内部)的有生力量和简易工事,是“攻坚克难”、“巷战利器”的绝佳选择,尤其克制“猫耳洞”类目标。
看着系统界面上关于“焚风一型”的详细数据,姜晨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这正是他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南疆冲突,为减少战士在攻坚战中不必要的牺牲,而精心选择的“撒手锏”!
“前哨一号”能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解决“挨打”的问题。
而“焚风一型”,则要解决“拔点”的难题!
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攻防体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系统界面的下方,一行醒目的提示让他暂时收起了畅想:
【‘焚风’一型云爆武器系统-兑换需求】
完整设计蓝图ap;ap;基础制造工艺包(含核心燃料配方、弥散装置设计、引信方案):需求额度:龙国币伍仟圆整(¥5,000.00)。
单套武器(发射筒+一枚弹药)制造成本估算(基于龙国当前基础材料水平):基础金属(轻质铝合金、钢材):15单位(约合龙国币60元)
特种化工原料(高能燃料及稳定剂):25单位(约合龙国币100元,需特殊渠道或指导生产)
精密部件(引信、多点起爆分散装置、安全机构):8单位(约合龙国币32元,但对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