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院茶暖思远虑,军工外贸觅新途(1/2)
姜晨的小院内。
石桌上的茶水已经添过几道,热气氤氲,茶香袅袅。
姜晨与林浩的谈话,也从航空雷达的技术细节,逐渐深入到更现实、也更令人沉重的层面。
“……所以,林副所长,按照您的意思,目前我们国家在研制高性能机载雷达方面,面临的主要瓶颈,除了刚才提到的天线小型化、T/R组件集成、信号处理算法这些技术难题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制约?”姜晨放下茶杯,若有所思地问道。
林浩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是的,姜晨同志。技术上的困难,我们科研人员可以想办法去克服,可以加班加点去攻关。但有些困难,却不是我们单凭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说到底,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中央对现在军费的一个态度,以及我们整个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继续说道:“你可能也知道,‘前哨二号’反炮兵雷达项目,上面最初批下来的研发经费,是多少?”
姜晨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好像是……五十万?”
“没错,五十万龙国币。”林浩伸出五根手指,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在当时看来,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了。我们14所上下,也是勒紧了裤腰带,精打细算,每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最终能把‘前哨二号’搞出来,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说实话,除了你为我们提供的新思路使得技术上得到突破,更多的也确实有几分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他把姜晨的奇思妙想完全当做了运气,这样的运气或许能来一次,但不可能次次都来吧。
即便姜晨是天才,妖孽,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很难徒手搓出高精尖武器和装备。
而就算姜晨通过系统研发出来了样机,如果经费不足,也很难大规模量产。
对于龙国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很难起到本质上的帮助。
林浩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沉重:“但是,姜晨同志,你放眼看看国际上那些军事强国,他们在研发一款新型雷达,或者任何一款主战装备时,投入的经费是多少?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甚至更多!相比之下,我们这五十万龙国币,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这一次,我们是‘侥幸’成功了。那么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难道我们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要指望这种‘侥幸’吗?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很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买不起,关键的元器件要依赖进口,甚至连留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都成问题!长此以往,我们的军工科研,怎么可能持续发展?怎么可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林浩越说越激动,儒雅的面容也因为情绪的波动而微微涨红。
他深知,科研,尤其是尖端国防科研,是真正意义上的“烧钱”的行当。
没有持续稳定的高投入,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现在,整个国家都很缺钱啊!”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中央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恢复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上。大力缩减行政开支,压缩军费预算,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这是大方向,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国防建设,同样是国之大事,同样不能放松啊!没有强大的国防,经济建设的成果,又如何能够得到保障?”
“难啊!太难了!”林浩揉了揉眉心,脸上写满了身为军工科研负责人的焦虑和无奈。
姜晨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深有感触。
林浩所说的这些困境,前世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捉襟见肘的窘迫,但也从各种渠道有所耳闻。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经历,龙阳军工厂为了采购一批高精度机床,不得不远赴万里之外的尼亚罗马,用国内积压的轻工业产品进行“以物易物”的艰难经历。
当时,他虽然主要负责的是武器技术的谈判,但也清楚地了解到,之所以要采取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家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没有足够的外汇,就无法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键原材料。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尤其是需要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军工领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瓶颈!
“林副所长,您说的这些,我非常理解,也非常赞同。”姜晨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上次我们去尼亚罗马,用粮食,暖水瓶、自行车这些东西去换机床,虽然最终成功了,但也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在外汇方面的窘迫。这种‘等价交换’,在某些特定时期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实现军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拥有充足的、可自由支配的外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林浩赞同地点点头:“是啊,外汇!这东西现在就和黄金一样金贵!没有外汇,我们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就像你说的航空雷达,很多关键的微波元器件、高性能芯片,国内暂时还生产不了,或者性能达不到要求,只能依赖进口。可是一旦涉及到进口,就需要外汇,而且价格往往高得离谱,还可能面临各种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这条路,走起来太艰难了!”
小院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两人心头的沉重。
突然,姜晨的脑海中灵光一闪!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漆黑夜空中的一道闪电,骤然划过!
“林副所长,”他抬起头,眼神有些异样,“既然我们这么缺外汇,而上次我们又可以通过出口轻工业产品给尼亚罗马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那您说,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可以考虑通过出口一些武器装备,来换取我们急需的外汇呢?”
“出口武器装备?”林浩闻言一怔,有些惊讶,甚至是惊恐地看着姜晨,“你的意思是……搞军火贸易?”
这个话题有些过于敏感了。
搞不好轻则断送仕途,重一点会被以战争罪扔进监狱。
“可以这么理解。”姜晨点了点头,他丝毫不在意林浩的想法,因为如果没记错的话,后面龙国的高层就是这么做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出口像‘前哨二号’这种关系到国家核心战略安全的尖端装备,那肯定是严格保密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出口一些……嗯……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但设计巧妙、实用性强、成本又可控的‘小玩意儿’。这些装备,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可能只是锦上添花,或者是一些过渡性的产品,但对于那些国防工业基础薄弱、又面临实际军事压力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可能就是雪中送炭的宝贝!”
林浩眉头微蹙,也是有些迟疑。
他很心动。
但军火贸易,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政治、外交、军事等诸多因素,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涉足的。
姜晨这下看出了他的顾虑,于是解释道:“林副所长,您想想,后世……呃,我是说,在一些局部冲突地区,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中东地区的一些武装力量,他们缺枪少炮,更不用说先进的坦克飞机了。但是他们很有创造力,能把普通的皮卡车改装成搭载重机枪、火箭筒甚至小口径火炮的‘战术小卡车’,机动灵活,火力也不弱,在特定战场环境下非常有效。”
“还有,他们甚至能把民用的煤气罐,改装成威力巨大的简易爆炸装置,或者用作大口径迫击炮的炮弹,给那些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造成不小的麻烦。这些东西,技术含量高吗?不高!但实用吗?非常实用!而且成本极低!”
姜晨越说越兴奋,他前世在网络上,可是没少见过那些中东“老哥”们的“魔改”杰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