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院茶暖思远虑,军工外贸觅新途(2/2)
什么煤气罐炮弹、钢管火箭炮、农用拖拉机改装的“装甲车”,虽然看起来粗制滥造,甚至有些滑稽,但在缺乏重武器的战场上,这些“土法上马”的装备,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的想法是,”姜晨的眼中若有所思,“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利用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储备,专门研发和生产一批类似的、具有‘奇思妙想’、强调‘性价比’和‘实战效用’的武器装备。”
“比如说,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基于现有卡车底盘的、模块化的武器平台。平时它可以是普通的运输卡车,一旦有需要,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安装上不同口径的机枪、高射炮、反坦克火箭发射架,甚至小口径的火箭炮发射巢,就像以前毛熊的喀秋莎那样,变成一个移动的火力支援平台。这种东西,对于那些国土面积不大、地形复杂、又缺乏重型装甲部队的国家来说,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再比如,我们可以研发一种简易的、可以由单兵或小组携带的、遥控引爆的‘智能地雷’或者‘路边炸弹’。它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但可以内置简单的传感器,比如红外感应或者震动感应,当敌方车辆或人员靠近时,可以自动报警或由后方人员遥控引爆。这种东西,对于进行游击战或者伏击战的部队来说,简直是神器!”
“甚至,我们还可以考虑,将一些即将退役或者性能相对落后的老旧装备,进行现代化改装和升级。比如,把我们库存的老式59式坦克,更换新的火控系统,加装反应装甲,甚至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提升其作战效能。这些‘翻新货’,对于那些买不起全新主战坦克的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不需要卖的多贵,而是胜在量多,如果我们能垄断第三世界的军火贸易,那么对于龙国经济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姜晨一口气说了很多,他越说思路越开阔。
他知道,这些“魔改”装备,在后世的国际军火市场上,其实一直都很有市场。
尤其是那些局势动荡、冲突不断的地区,对这类“物美价廉”、“皮实耐用”的武器需求量极大。
而鹰酱的武器往往过于高端,也过于昂贵。
以至于大多数国家只能用毛熊的淘汰武器,但是那些武器往往性能落后,很难在局部冲突中占到什么便宜。
但龙国的武器就不同了。
虽然同样是便宜货,但是这些产品可是有系统加强的。
“最关键的是,”姜晨加重了语气,“我们可以利用我……呃,我们的一些独特技术,对这些‘小玩意儿’进行适当的‘加强’和‘优化’。比如,在材料上做点文章,让它们的威力更大一些,或者在引信上搞点创新,让它们更难被拆除。这样一来,即便是看起来不起眼的装备,也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他所说的“独特技术”,自然是指他脑海中的“超级军工系统”。
有系统出品的“黑科技”加持,哪怕是最普通的武器,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性能远超同类产品。
林浩听着姜晨这一番天马行空却又似乎合情合理的分析,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变成了凝重和深思。
他不得不承认,姜晨提出的这个思路,确实非常新颖,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龙国目前最不缺的,就是庞大的常规武器生产能力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如果真能像姜晨所说,设计和生产出一批“有特色”、“有卖点”的武器装备,出口到那些有需求的第三世界国家,换取宝贵的外汇,再用这些外汇来支持国内尖端武器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这似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以战养战……不,是以军火贸易,来反哺军工科研……”林浩喃喃自语,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他知道,军火贸易这条路,一旦踏上去,就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国际压力和道德拷问。
但是,在国家利益和国防安全面前,这些似乎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姜晨同志,你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启发性。”林浩沉吟了许久,终于开口说道,“不过,军火出口事关重大,涉及到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不是我们一两个研究所就能决定的。这需要上报中央,由最高层来统筹决策。”
“我明白。”姜晨点点头,“我只是提出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如果国家真的需要,我想,以我们龙国人的智慧和勤劳,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林浩看着姜晨,心中感慨万千。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在技术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在战略层面,竟然也有着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这已经不仅仅是“天才”能够形容的了。
“我会把你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向上面汇报。”林浩郑重地说道,“或许,这真的能为我们国家军工事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一阵汽车的引擎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一名穿着军装的警卫员快步走了进来,向林浩敬了个礼,低声说了几句。
林浩点点头,站起身来,对姜晨说道:“姜晨同志,我还有其他公务,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的这些想法,我会认真考虑,并尽快向有关领导汇报。也希望你继续努力,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林副所长您慢走。”姜晨也站起身,将林浩送到院门口。
看着林浩乘坐的黑色轿车缓缓驶离,姜晨站在原地,心中思绪万千。
军火换外汇,再用外汇发展军工。
这个看似简单的循环,背后却牵动着国家的经济、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
能否实现,何时实现,都充满了未知。
但姜晨知道,他已经播下了一颗种子。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为龙国军工的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而他自己,也从这次谈话中,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无论是研发更先进的雷达,还是设计更具威力的武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能够挺直腰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条路,还很长,也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