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120章 石破天惊三体论,协同创新绘蓝图

第120章 石破天惊三体论,协同创新绘蓝图(2/2)

目录

虽然和鹰酱的航母存在很大的性能差异,但是对于现在的龙国海军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哪怕能搭载3架,不,1架反潜或者侦查直升机,对于龙国的造船业而言都是一个大的飞跃。

这些平日里因为各种技术瓶颈而感到束手束脚的专家们,此刻仿佛被姜晨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各种大胆的、充满想象力的设想,开始在他们脑海中涌现!

谁又不想造出一艘自己梦想当中的战舰呢。

当然,震惊和兴奋过后,理性的思考也随之而来。

秦海东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总工,他很快就从最初的震撼中冷静下来,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姜晨同志,你提出的这两种船型,确实非常吸引人,也为我们解决现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是……”

他的语气突然变得凝重:“正如你所说,这目前还只是一个‘概念’。想要将这个概念变成一艘真正能够驰骋大洋的、合格的大型作战舰艇,这中间的困难和挑战,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

“是的,秦总工,您说得非常对。”姜晨坦然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众人的兴奋而冲昏头脑,“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从概念到实现,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我提出这两个船型,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思路。”

他看着在场的各位专家,语气诚恳地说道:“想要真正实现这种新型战舰的制造,绝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鼎力协助,协同创新。”

“首先,就是材料科学。”姜晨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严肃,“无论是三体船还是穿浪双体船,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对船体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以及轻量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能需要研发和应用一些新型的特殊合金材料,比如高强度低合金钢、钛合金,甚至是一些先进的复合材料。如今的我们没有过硬的材料基础,战舰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就无法得到保障。”

“其次,是电子信息系统。”姜晨将目光投向了空中的某个方向,那是14所所在的金陵方向,“新型战舰必然会搭载更先进、更复杂的雷达、声呐、通信和指挥控制系统。这些电子系统如何进行高效的集成和优化,如何保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这需要像14所这样的顶尖电子科研机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他们的电子系统,是战舰的‘眼睛’和‘大脑’,至关重要。”

“再者,就是我们的武器系统设计。”姜晨微微一笑,带着一丝自豪地说道,“我们龙阳军工厂,在武器设计和制造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只是路地上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新型战舰的特点和作战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全新的武器系统。比如,更紧凑、更高效的垂直发射系统,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新型舰炮,甚至是一些……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定向能武器或者电磁炮,等等。”

姜晨的这番话,如同一幅宏伟的蓝图,徐徐展现在众人面前。

他不仅仅提出了新船型的概念,更清晰地指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各个关键环节和技术支撑。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造船问题了,而是一个涉及到材料、电子、武器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举全国之力,进行协同攻关的庞大计划!

秦海东听着姜晨的阐述,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姜晨只是在船型设计上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却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眼光,竟然如此长远和宏阔!他不仅仅看到了问题,更看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庞大资源整合!

“协同创新……量身定制……”秦海东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前所未有的坚定起来。

他知道,姜晨提出的这个想法,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对于龙国海军,乃至整个龙国军工体系而言,都将是一次脱胎换骨般的飞跃!

而至于龙阳军工厂是否能生产他们海军所需要的武器,对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突然有了种这小子无所不能的感觉。

也许是这小子在今天给自己的冲击有些过于巨大。

但从姜晨的三言两语来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对方身份和底细,他都会怀疑这是在鹰酱有过至少20年以上船舶设计的专家。

“好!好一个协同创新!好一个量身定制!”秦海东猛地一拍大腿,语气激动地说道,“姜晨同志,你的这个想法,简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他站起身,在会议室里来回踱了几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沪东造船厂,虽然在传统舰船设计和建造方面有一些经验,但面对你提出的这种跨时代的新型战舰,确实感到力有不逮。如果我们能够联合国内材料、电子、武器等各个领域的顶尖力量,共同攻关,我相信,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将这个蓝图变成现实!”

他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姜晨同志,我代表沪东造船厂,也代表千千万万渴望强大海军的国人,郑重地表态:我们同意并全力支持你提出的这个新型战舰的研发方向!只要上面批准,我们沪东造船厂,愿意成为这个伟大计划的马前卒,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

“到时候,还得仰仗一下姜总工程师了。”

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批准下来,那么作为牵头人的姜晨,毫无疑问会成为这个项目的真正领导。

但对于姜晨来引领这个项目,作为搞技术的,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服气。

其他几位副总工也纷纷点头附和,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

姜晨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这些船舶工业巨擘的认可和支持,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他知道,万里长征,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多谢秦总工和各位前辈的信任!”姜晨诚恳地说道,“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龙国的海军,一定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流的钢铁舰队!”

在与沪东造船厂的专家们达成初步共识后,姜晨的心中,也悄然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材料……新型材料……”他默默地思忖着,“无论是机载雷达的小型化,还是新型战舰的轻量化和高强度,都离不开先进材料的支撑。看来,等我这次休假结束,回到龙阳军工厂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把我们厂的材料科研部门给组建起来!”

他知道,很多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发,最终都会卡在材料这个环节。

如果能够掌握自主可控的、世界领先的新型材料技术,那对于整个龙国军工体系的提升,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浦江上的汽笛声悠扬,龙国船舶工业,乃至整个国防科技事业,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黎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