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火箭炮不仅能打人,还能打飞机(2/2)
冯振国司令员虽然听不懂那些深层的技术细节,但他能理解冯远征教授话语中的关键点:难度极大,可行性存疑。
说白了,姜晨这个想法,更像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他看着姜晨,眉头紧锁:“小冯说得这些技术难点,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真的能够支撑起这样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吗?而且,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来,形成战斗力,这也是个未知数。”
办公室内的气氛因为他俩地话再次变得沉重。
姜晨提出的这个大胆设想,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虽然耀眼,但其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却充满了变数。
姜晨静静地听着冯远征教授的分析,心中却在暗自对照着系统给出的技术参数和实现路径。
他知道,冯教授说的这些难点,毫厘不差,都是七十年代龙国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相关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
但是,系统既然能够提供【精确制导火箭弹技术(模块化)】这种技术选项,就说明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技术难题,在更高的技术维度下,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的。
姜晨猜测,系统给出的弹载导引头方案,可能是采用了更高灵敏度的红外成像传感器,或者更先进的米波雷达原理(米波雷达体积较大,但可以采用弹体旋转扫描的方式,或者将部分信号处理功能放在地面站),配合更高效的信号处理芯片(即便这个时代的芯片很落后,但系统可以提供更优化的架构和算法)。
至于弹载控制系统,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高速响应微型舵机的简易控制方案,虽然控制行程有限,但足以在高速度下实现小幅度的弹道修正。
近炸引信的话,系统提供的是一种高精度激光或毫米波引信技术,其触发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远超这个时代的水平。
但这也仅仅只是个猜测。
因为姜晨还未正式兑换该模块,这些东西只是姜晨凭借后世的知识原理加上之前的兑换所猜测的。
而即便姜晨通过付费获得了相关模块的蓝图,也只能获得火箭弹相关的改造知识。
至于米波雷达这类的东西,肯定得另外付费。
但其实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火箭炮的优势从来都不在于精度。
多管火箭炮的高发射速度和密集火力,才是这种方案的核心优势。
它不再追求传统防空导弹那种“一发命中”的高单发命中率,而是追求“饱和打击”的群体命中率。
在火箭弹末端导引头的协同下,可以在目标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拦截网,迫使敌机必须进行高难度、高风险的规避机动,甚至可能因为规避不及时而被密集的近炸引信击中。
姜晨脑海中回荡着这些信息,他知道,他无法直接告诉两位首长,系统有解决方案。
他必须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将这个看似离谱的想法,变得“合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声音沉稳地说道:
“司令员,冯教授,我承认,我刚才提出的这个思路,面临着您们所说的所有技术挑战,而且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弹载导引头和弹载控制系统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方面,对于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和电子技术水平来说,确实是巨大的考验。”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诚恳:“但是,请允许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现有的防空体系,要么是固定阵地,反应慢;要么是机动性有限,难以做到伴随掩护。而火箭炮系统,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动部署快、火力密集、发射速度高。如果能够利用这些优势,哪怕只是将火箭弹的命中精度,从现在的几乎为零,提升到……哪怕百分之几的单发命中率,结合其一次齐射数十发、甚至上百发的火力密度,其对敌方空中目标的威慑力,也将是几何倍数的提升。”
“或许,我们不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完美的防空导弹系统,”姜晨换了一种说法,试图降低两位长辈的心理预期,但同时说明其潜在的价值,“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介于传统高炮和防空导弹之间的……区域防空武器。一种能够利用钢铁弹幕在目标空域构建一个高密度拦截网络,迫使敌机不敢肆意妄为的……‘钢铁霰弹’!”
“相较于从头开始研制一款全新的专业防空导弹,我们拥有火箭弹的基础。相较于提升红旗-2这种大型系统的机动性,改造火箭炮平台,似乎更具可行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路,或许能够为我们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防空体系的……新的道路。一条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现有工业基础,快速形成战斗力,并且具备一定创新和发展潜力的道路。”
姜晨的话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技术难题的具体方法,但他却巧妙地回避了那些最尖锐的质疑,转而强调了这种思路的潜在战略价值和现实可操作性。
他将这种武器定位为一种全新的类型,而非试图与现有防空导弹竞争,从而降低了比较的门槛。
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看着姜晨,眼神复杂,既有对这种大胆思路的震惊,也有其背后蕴含的逻辑自洽性所带来的思考。
“钢铁霰弹……”冯振国司令员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汇,似乎在品味其中的含义。
用密集的火箭弹在空中编织一张致命的网,这个画面,确实有些……震撼。
但是一想到猴子们的飞机被霰弹打成筛子,这画面...
即便是冯镇国也有些暗爽了。
冯远征教授也在认真地衡量着姜晨提出的这个方案。
他知道技术上的困难是巨大的,但姜晨所说的“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快速形成战斗力”这一点,无疑触动了他。
在当前这种紧急的战局下,任何一丝能够填补空军空白的可能性,都值得去仔细研判。
他看了一眼冯振国司令员,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姜晨。
“姜晨同志,”冯远征教授沉吟了片刻,最终开口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探寻和……一丝隐隐的兴奋,“你刚才说的这些技术点,尤其是为火箭弹加装导引头和控制系统……你是否已经有一些……更加具体的设想和方案?”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姜晨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
他必须展现出,自己的想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实现可能。
他迎着冯远征教授那充满期待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沉声说道:
“是的,冯教授。”
他的这个回答,如同在两位前辈的心中再次投下了重磅炸弹!
他们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姜晨接下来的话语。
而姜晨,则在心中默默对接系统:“系统,我要兑换【精确制导火箭弹技术(模块化)】基础技术包!”
【指令确认。兑换【精确制导火箭弹技术(模块化)】基础技术包。消耗龙国币:800万。】
800万!
仅仅只是个模块便花费了姜晨800万的余额!
比东风2改进型的修正还要贵!
但姜晨已经来不及思考这奸商系统。
因为一股磅礴的技术知识和具体设计方案,如潮水般涌入了姜晨的大脑!
这一次,不仅有理论和原理,更是具体的电路图、结构设计图、工艺流程,以及针对不同口径火箭弹的改造方案!
巨大的信息洪流,几乎让姜晨的大脑瞬间过载!
他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恶心,头痛欲裂!
他强忍着不适,咬紧牙关,才没有让自己在两位首长面前失态!
当那股信息洪流终于平息下来,姜晨的脸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但他知道,他现在已经拥有了将那个大胆设想变为现实的……真正的技术底牌!
他抬起头,看向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这就是系统的底蕴吗?
“两位首长,我的设想,并非空穴来风。”姜晨的声音因为刚刚的剧痛而显得有些低沉,但却有些兴奋,“关于如何为火箭弹加装简易导引头,如何实现末端修正,如何设计高精度近炸引信等等,我确实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可以立刻着手进行验证和攻关的技术路线图!”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的耳边炸响。
他们看着姜晨,眼神中从震惊,变成了狂喜,变成了……一种近乎虔诚的崇拜!
这个年轻人,难道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龙国军工的吗?!
冯振国司令员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了,他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姜晨面前,双手紧紧地握住姜晨的手,激动得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姜晨同志!你……你再说一遍!你真的有……具体的方案?!”他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期盼,仿佛正在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冯远征教授也激动得满脸涨红,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姜晨迎着两位长辈那如同烈火般炽热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是!司令员!我……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