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150章 天雷之眼

第150章 天雷之眼(2/2)

目录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特殊的导热材料,填充在元件之间,将热量均匀地传导到弹体外壳,通过弹体与空气的接触进行散热。”姜晨解释道,“同时,在电路设计上,我们也要尽量降低功耗,减少发热。”

解决了“大脑”问题,最后是“翅膀”——弹道修正系统。

“火箭弹在高速飞行中,要进行姿态调整,需要非常灵敏和快速的控制机构。”姜晨指着火箭弹的尾部,“传统的火箭弹靠尾翼稳定,无法进行主动控制。但我们要打飞机,就必须让它能够‘拐弯’。”

“姜总工程师,那我们是加装小型的燃气舵,还是空气舵?”王师傅问道,他知道这两种是导弹常用的控制方式。

“我们两种都用,但要进行创新。”姜晨说道,“在火箭弹的尾部,我们将安装一套微型燃气舵,用于火箭弹发射初期的姿态控制和旋转稳定。而在弹头部分,我们将加装几片微型可动式鸭翼(Caard),它们就像是火箭弹的‘小翅膀’,能够在飞行末端,根据‘大脑’的指令,进行高速摆动,实现精确的弹道修正。”

“鸭翼?!”工人们再次震惊了。他们知道飞机有鸭翼,但火箭弹上装鸭翼,这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要在高速旋转的火箭弹上,安装能够高速摆动的微型鸭翼,这需要极高的机械精度和响应速度。

“这鸭翼的驱动机构,必须非常小,而且响应速度要快!”李强说道,“我们目前的微型伺服电机,恐怕达不到要求。”

“没错,李强,这是第三个难题。”姜晨点头道,“所以,我们将设计一种全新的微型高速响应伺服电机,它将采用更先进的磁性材料和更精密的绕线工艺,确保在极小体积下,提供足够的扭矩和响应速度。同时,鸭翼的材料也要选择高强度、耐高温的轻质合金,确保在高速飞行中不会变形或断裂。”

在姜晨的指导下,机械组的工人们开始了鸭翼和伺服电机的攻关。

他们利用AF-85机床,加工出了一批批精密的鸭翼部件和电机零件。

时间在紧张而忙碌的攻关中飞逝。

06车间的工人们,在姜晨的带领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力。

他们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只为能够尽快将姜总工程师描绘的“天雷”变为现实。

王师傅每天都守在AF-85机床旁,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操作面板上灵活地跳动,将一块块冰冷的金属,雕琢成精密的部件。

李强则带领着年轻的工人们,进行着导引头和控制系统的组装,他们小心翼翼地焊接每一个元件,生怕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姜晨则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他时而亲自上手,指导工人们进行精密加工;时而伏案疾书,修改设计图纸,优化算法;时而又与工人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的大脑高速运转,系统提供的知识,在他的指挥下,被一点点地转化为现实的图纸和实物。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06车间内,所有人都围拢在总装台旁,屏住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那枚即将完成的130毫米火箭弹。

它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火箭弹了。

弹头部分,经过精密加工的导引头舱被安装到位,其内部的红外导引头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射着幽幽的光芒。

弹头前方,几片微型可动式鸭翼,如同锋利的刀刃,静静地等待着指令。

弹体内部,固态逻辑电路板被小心翼翼地封装起来,那是它的“大脑”。尾部,微型燃气舵也已安装完毕。

它通体呈深绿色,表面光滑,修长的弹体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却散发着一种冰冷而致命的美感。

“姜总工程师,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完毕!”李强兴奋地报告道,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姜晨走上前,仔细检查了火箭弹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轻轻抚摸着弹体,眼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好!”姜晨沉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各位师傅,各位同志!经过我们一个月的努力,第一枚被改装出来的130毫米火箭弹,正式成型!”

“它,就是我们‘天雷防空系统’的……第一颗‘天雷’!”

话音刚落,06车间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工人们互相拥抱,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他们知道,他们亲手创造了一个奇迹!

王师傅激动得老泪纵横,他颤抖着手,轻轻抚摸着那枚火箭弹,仿佛在触摸着自己的孩子。

“打飞机……真的能打飞机了……”王师傅喃喃自语,眼中仍旧充满了难以置信。

李强则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大声喊道:“姜总工程师万岁!龙阳军工厂万岁!”

姜晨看着眼前这群激动不已的工人们,心中也充满了豪情。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他们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还需要进行批量生产。

但是,第一步,已经迈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