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184章 要不,想办法再敲大户一笔?

第184章 要不,想办法再敲大户一笔?(2/2)

目录

有了这份核心技术,他就有信心让“凤凰新材”在短时间内,研发出能够解决JL-7A雷达或者说歼7战机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

有了这份核心技术,他就有信心让“凤凰新材”在短时间内,研发出能够解决JL-7A雷达或者说歼-7战机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

姜晨的脑海中,SHTC-1型超导热复合材料的配方和工艺流程清晰可见,每一个分子结构、每一个烧结曲线、每一个冷却速率都仿佛刻在了他的记忆深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材料,更是打开航空电子设备性能瓶颈的钥匙。

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拿起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老刘的号码。

“老刘,是我,姜晨。”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老刘略显粗犷却带着几分恭敬的声音:“哎哟,姜厂长!您找我?有什么吩咐!”

“老刘,你现在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姜晨直接说道,他没有拐弯抹角,“我需要了解一下材料科,也就是‘凤凰新材’那边的准备情况。我打算今天就开始工作。”

“啊?今天就开始?”老刘的声音明显带着一丝惊讶,随即又有些迟疑,“姜厂长,这……这有点快吧?材料科那边,设备虽然搬迁得差不多了,但……”

“没什么但是!”姜晨打断了他,语气坚定,“我需要最快的速度。你先过来,我们当面谈。”

“是!姜厂长!我这就过去!”老刘应了一声,声音里虽然还有一丝犹豫,但更多的却是服从。

不到五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老刘推门而入,这次,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脸上的疲惫虽然还没有完全消散,但眼神却很亮。

他搓了搓手,显得有些局促,在姜晨面前,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开玩笑的老班长,而是下属。

“姜厂长,您找我?”老刘站得笔直,但眼神却不自觉地在姜晨脸上和办公室里扫视,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线索。

姜晨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老刘。别这么拘谨。”

老刘依言坐下,但身体依然保持着微微前倾的姿态,紧张而又恭敬。

“老刘,我问你,‘凤凰新材’那边,厂房和设备都到位了吗?那些我之前列出的实验设备,都搬迁完成了?”姜晨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刘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丝纠结。

他先是点了点头,又随即摇了摇头,然后又搓了搓手,眼神开始有些躲闪,不敢直视姜晨的目光。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发出了一声含糊的“嗯……是……都搬完了……”

姜晨敏锐地捕捉到了老刘脸上的异样。

他知道老刘是个实诚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表现出这种为难的神态。

“老刘,有什么话就直说。”姜晨的语气放缓了一些,“是不是设备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人员方面?”

老刘闻言,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

他用力地挠了挠头,将原本就有些凌乱的板寸头弄得更乱了。

“姜厂长,您……您是知道的,军区给了咱们‘凤凰’分厂最高优先级,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王厂长和陈参谋,那也是尽了最大的力气,把能调动的资源都往咱们这边倾斜了。”老刘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为难,“可是……可是材料科那边,那些实验设备……它们确实是搬来了,也安装好了,但……它们实在是太老了!”

老刘说到这里,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奈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沮丧。

虽然他不懂化学和材料,但是多年的军工经验,实验设备的好坏他还是能分清的。

连他都嫌弃的设备...

他还是伸出粗糙的手掌,在空中比划了一下,仿佛想具象化那些老旧的设备。

“太老了?”

姜晨的眉头立刻紧锁起来,眼中充满了疑惑。

他记得很清楚,冯振国首长和冯远征教授都明确表示,会给予“凤凰”分厂最高优先级,确保所有资源到位。

这也是他出任这个分厂的原因。

而王德贵厂长也曾信誓旦旦地保证,会调拨国内最好的设备。

他不认为会有人故意给自己上眼药水。

“什么叫太老了?不是说军区给了最高优先级吗?王厂长不是说会调拨最好的设备吗?”姜晨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

老刘看到姜晨的脸色变了,连忙摆手,急切地解释道:“姜厂长,您别误会!王厂长和陈参谋,那真是把心都掏出来了!他们说的‘最好’,那……那确实是全军区,甚至全龙国,在咱们这个领域能拿得出的‘最好’了!”

他苦笑一声,脸上写满了现实的残酷:“您是不知道,咱们国家的基础工业底子有多薄。那些搞材料研究的研究所,很多设备都是从五十年代甚至四十年代留下来的老古董。有些是当年从联邦那边进口的,有些是咱们自己仿制的,修修补补用了几十年。精度早就达不到要求了,稳定性也差得远。王厂长说,为了咱们材料科,他几乎把好几个兄弟军工厂的压箱底设备都给搬来了,有些甚至是停产报废的,又找人修好了,才勉强能用。”

老刘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就拿咱们最需要的高温熔炼炉来说吧,那几台炉子,温度控制精度差得离谱,上下能波动十几度,炉体材料也老化了,杂质多。还有那个真空烧结炉,真空度根本达不到高纯度材料的要求,泵一开机就嗡嗡响,震动得厉害。更别提那些精密加工设备了,车床、铣床,跳动大得吓人,根本没法加工高精度的部件。王厂长说,这已经是咱们能拿出的极限了,再好的,就只能去国外买了,可现在联邦对咱们技术封锁,根本买不到啊!”

老刘越说越沮丧,他知道姜晨要搞的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材料,而这些老旧的设备,简直就是拖后腿的。

他甚至有些担心,姜晨会不会因此而放弃。

姜晨听着老刘的描述,脸上的疑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他紧紧地抿着嘴唇,眼神复杂。

他知道龙国基础工业羸弱,但他没想到会是这种程度的羸弱。

即使有军区最高优先级,也无法凭空变出先进设备。

这再次印证了“卡脖子”的困境,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全面落后。

他脑海中浮现出系统商城里那些天价的“工业母机”和精密制造设备,那些动辄数亿、数十亿的兑换价格.

现在看来,并非仅仅是系统标价高昂,而是因为这些设备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的最高水平,是无数科研人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结晶。

“温度控制精度差,真空度不够,加工机床跳动大……”姜晨低声重复着老刘的话,这些问题,对于SHTC-1型超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来说,都是致命的。

这种材料对纯度、晶体结构和复合工艺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材料性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制备成功。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涌起的波澜。

这种现实的残酷,比任何理论上的差距都更让人感到无力。

但他很快便将这种无力感驱散。

他是姜晨,身怀星际军工系统日志,肩负着推动龙国科技跃升的使命,绝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他想起系统在兑换SHTC-1时,除了核心配方与工艺流程包,还提供了“小批量试生产设备改造方案”。

当时他只是觉得这是系统贴心的服务,现在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系统显然预料到了龙国在设备方面的困境,提前给出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的方案。

姜晨睁开眼睛,眼神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斗志。

他看向老刘,嘴角甚至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老刘,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明白了。”姜晨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设备老旧,精度不够,这是现实。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停滞不前。既然买不到新的,那我们就自己动手,把这些老家伙改造一番,让它们焕发新生!”

老刘愣住了,他没想到姜晨会是这个反应。

他以为姜晨会发愁,会抱怨,甚至会感到绝望。

“改造?姜厂长,这……这能行吗?”老刘有些迟疑,他虽然相信姜晨的能力,但改造那些已经“榨干”了所有潜力的老设备,在他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为什么不行?”姜晨反问道,“我们有最顶尖的材料学专家,有最勤劳的工人,现在,我们还有了最先进的材料配方和工艺流程。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动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站起身,走到老刘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老刘。带我去材料科。我要亲自看看这些‘老家伙’,然后……让它们变得年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