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把伯拉阿变为龙国的海外军事基地!(2/2)
冯振国听着儿子的阐述,目光越来越亮。
他深知,材料是工业的基石,是现代科技的“骨骼”和“血液”。
没有先进的材料,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实现。
“而且,远征,你别忘了,这些先进材料,可不仅仅只能用在军事上!”冯振国的语气变得有些兴奋,他拿起桌上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敲了敲,“军工技术,最终是要反哺民用的,要带动咱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姜晨那小子,他看得很远,他搞‘凤凰新材’,可不光是为了给咱们的飞机大炮穿上新衣裳,更是为了给咱们老百姓的生活,给咱们国家的工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你想想看,现在咱们老百姓家里用的电视机、收音机,甚至以后可能出现的家庭计算机,它们里面的电子元件一工作就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出毛病,寿命也短。如果用SHTC-1来做这些电子设备的散热片,或者直接做成外壳,那热量就能高效地散发出去,设备就能更稳定、更耐用,甚至能做得更小巧、更轻便!这能让咱们的电子产品质量上一个大台阶,老百姓用着也更舒心。未来,咱们龙国生产的电视机、电冰箱,甚至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为国家赚更多的外汇!”
“父亲,您说得太对了。就拿咱们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电视机来说吧,那体积,跟个大柜子似的,笨重不说,搬动都费劲。里面密密麻麻的电子管和晶体管,一开机没多久,机壳就烫手,散发出一股焦糊味。很多时候,看不了多久就得关掉歇会儿,不然就容易烧坏元件,画面也开始抖动、模糊,甚至出现雪花点。老百姓买一台电视机,那可是家里的大事,是身份的象征,是全家人的娱乐中心,攒了好几年的钱才买得起,结果没用几年就得修,甚至报废,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冯振国也是感慨道:“是啊,收音机也一样。咱们自己生产的收音机,虽然能听个响,但音质差,容易跑台,调频也不稳定,经常滋滋啦啦的。电池也用不了多久,得频繁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跟国外那些小巧玲珑、音质清晰、调频精准的进口货一比,差距太大了。人家国外的收音机,有的甚至能做到手掌大小,揣在兜里就能听,音质还特别好。而我们的,往往还是那种大块头,笨重不说,性能还差一大截。老百姓想听个广播,都得忍受这些不便。这背后,就是散热问题在作祟。电子元件在高温下工作,性能会急剧下降,寿命也会大大缩短。我们现在用的那些散热片,大多是笨重的铝片,散热效率有限,根本跟不上元件发热的速度,导致元件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自然容易出问题。”
“而且,鹰酱那边...”冯远征欲言又止。
“鹰酱和联邦,这对宿敌,现在是全球的主旋律。”冯振国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他们之间的对抗,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现在,鹰酱为了遏制联邦,主动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这看似是机遇,实则暗藏玄机。”
随着联邦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的扩张,鹰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打破联邦的战略包围,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将目光投向了龙国,试图拉拢龙国,形成对联邦的战略钳制。
“这是一种典型的‘联华制苏’策略。”
“鹰酱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牵制联邦在远东的兵力,需要我们分担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压力。所以,他们现在对我们表现出了一定的‘友好’,甚至愿意在某些技术领域进行有限的交流。但这种友好,是建立在共同的敌人之上的,是暂时的,更是充满算计的。”
他深知,鹰酱的霸权主义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他们奉行的是“老大”哲学,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强大到能够挑战其全球领导地位。
联邦是他们眼前的最大威胁,一旦这个威胁消失,或者被大大削弱,那么鹰酱的战略重心必然会立刻转移。
“一旦联邦倒下,或者说,一旦联邦的威胁不再那么紧迫,鹰酱的战略重心必然会立刻转向我们龙国。”冯振国的心中警钟长鸣,“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霸权主义的逻辑。他们不会允许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广阔国土、独立自主意识,并且正在快速发展的龙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因为一个强大的龙国,意味着对他们全球霸权的挑战,意味着对他们经济利益的瓜分,意味着对他们意识形态的冲击。”
他预见到,届时,鹰酱会毫不犹豫地撕下“友好”的面具,重新拾起遏制和打压的策略。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技术封锁、军事威胁、意识形态渗透,甚至挑拨离间周边国家关系,来迟滞、阻碍甚至颠覆龙国的发展进程。
他知道,一旦联邦这个共同的敌人倒下,鹰酱的战略重心必然会转向遏制龙国。
“一旦联邦倒下,鹰酱和咱们之间的关系,立刻就会回到冰点,甚至更糟。”冯远征教授继续分析道,“鹰酱的霸权主义,是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他们现在拉拢咱们,是为了对付联邦。一旦联邦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了,咱们就会成为他们下一个遏制的目标。”
“所以,咱们现在必须未雨绸缪。”冯远征教授的目光坚定,“伯拉阿虽然只是一个中东小国,但它有石油,有美元,而且对咱们龙国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和信任。如果能把伯阿拉拢过来,成为咱们的战略伙伴,这对于咱们龙国来说,意义重大。”
“爸,你这个想法……确实很大胆,也很有远见。”冯远征教授由衷地赞叹道,“如果这笔交易能达成,这确实能为咱们龙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获得了战略支点,还规避了部分国际压力。”
冯振国看着桌上的报告,又看了看窗外深沉的夜色。
他的目光在报告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
随后,他缓缓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秘书的号码。
“小李啊,你立刻准备一份回信,发给龙阳军工厂。”
“告诉姜晨,他提出的所有计划,我都看到了,也完全支持。让他放手去做,不要有任何顾虑。国家会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我冯振国,会全力支持他,为他扫清一切障碍。告诉他,这是国家赋予他的重任,也是对他的信任,务必将这笔资金用在刀刃上,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挂断电话,冯振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封简单的回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一份对未来的期许。
巨轮,正在姜晨的推动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而这笔来自沙漠的巨额订单,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布局,无疑将成为这艘巨轮加速前进的强大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