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阿三:我先A上去了(2/2)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梅农的心上。
他被这“证据”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些照片和电文,虽然无法构成百分之百的铁证,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极其恐怖的图景。
看到梅农的反应,迪米特里知道,鱼已经上钩了。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了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诱饵——一张大比例的军用地图。
他将地图在桌上展开,上面用红色的标记,清晰地标注出了巴基斯坦境内几处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的精确坐标。
“这里,卡胡塔,是他们的核心研究设施。”迪米特里指着其中一个点,“而这些,是为他们的核计划提供支持的配套工业设施。包括位于拉瓦尔品第的重水反应堆,位于萨戈达的特种合金冶炼厂,以及……位于卡拉奇的飞机制造厂,那里负责为他们的核弹投送平台进行改装。”
迪米特里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地图上的坐标,声音如同魔鬼的低语:“如果能先发制人,用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摧毁这些地方,就能将他们的核野心彻底扼杀在摇篮里。当然,这只是我们作为朋友的一点小小建议。如何使用这些情报,取决于你们自己。”...
当天深夜,拉吉夫·梅农甚至来不及换下衣服,就带着那个牛皮纸袋,紧急求见了维克拉姆国王。
在灯火通明的国王书房里,维克拉姆看完了所有的“证据”。
他的表情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最初的震惊,到难以置信,再到无法遏制的愤怒。
最后,转变为一种近乎狂喜的神情。
他梦寐以求的借口,送上门来了!
“核武器……他们竟然敢!”国王的声音在颤抖,一半是由于愤怒,一半是由于兴奋,“这是对整个世界的背叛!是对和平的公然挑衅!”
拉吉夫·梅农低着头,恭敬地说道:“陛下,这份情报的来源……虽然是军火商,但可信度很高。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国王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不,拉吉夫,这是最好的机会!最好的!‘先发制人,打击核扩散’,这个理由,美国人无话可说,苏联人会拍手称快,全世界都会赞扬我们的果断和勇气!”
他找到了那把开启战争之门的钥匙,一把闪耀着道德光芒的钥匙。
他当即拿起桌上的电话,下达了命令:“立刻召集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一小时后,在作战室开会!所有人,必须到场!”
一小时后,在总理府地下的战略作战室内,气氛凝重而炽热。
当维克拉姆国王将这份“情报”公之于众时,所有将领都震惊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整个作战室爆发出愤怒的声浪。
在群情激奋的将领面前,维克拉姆国王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为慷慨激昂的演说。
他痛斥巴基斯坦的背信弃义,渲染核战争的恐怖前景,并最终宣布,为了保卫印度和南亚的和平,他决定授权印度空军,发动一场代号为“孔雀开屏”的闪电空中打击行动,彻底摧毁巴基斯坦的战争潜力和核野心!
“陛下英明!”空军司令阿尔琼将军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请求由我的‘幻影’中队执行这次任务!我保证,十四架‘幻影’足以完成这次神圣的使命!我们将在黎明之前,把他们的核设施从地图上抹去!”
作战室里立刻充满了战争的狂热。
“打到伊斯兰堡去!”
“让他们付出代价!”
口号此起彼伏。
而在那座隐秘的庄园里,迪米特里正坐在黑暗中,耳朵上戴着一个微型耳机。
耳机里,清晰地传来了印度最高军事会议上的一切。
当他听到“孔雀开屏”这个行动代号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计划得逞的冷笑。
他摘下耳机,倒了一杯伏特加,一饮而尽。
冰冷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感到一阵满足。
他成功地挑起了一场战争,这场战斗将彻底切断那条通往阿富汗的补给线。
至于印度能否炸毁那个阿富汗游击队的“大后方”...
迪米特里对此没有丝毫的怀疑。
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关于印巴两国空军力量的对比评估报告,清晰地在他脑中浮现。
那是一份冰冷而客观的数据分析。
报告的结论毫无悬念: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一边是印度空军刚刚获得的十四架“幻影2000-5”,装备了先进的RDI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发射“发射后不管”的“米卡”主动制导导弹。
这是来自法国的顶尖货色,是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代表着当前世界一流的空战技术。
另一边,是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龙国提供的歼-7系列战斗机。
迪米特里很清楚那是什么东西,那是他们几十年前米格-21的仿制品,即便经过龙国人的一些改进,其性能早已落后于时代。
更不用说巴基斯坦空军中还有大量更为老旧的、仿制自米格-19的歼-6。
这根本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而是一场存在代差的、一边倒的屠杀。
印度的“幻影”将如同外科手术刀般精准致命,而巴基斯坦的战机群在它们面前,不过是一群技术落后的、飞行的活靶子。
一旦印度空军在开战的最初几个小时内扫清了天空,取得了绝对制空权,那么他提供给印度人的那些坐标——那些巴基斯坦的工业心脏和军事命脉,就将赤裸裸地暴露在“幻影”的激光制导炸弹之下。
通往阿富汗的那条该死的补给线,将在巴基斯坦自己后院燃起的熊熊大火中,被彻底烧断。
这正是克留奇科夫将军想要的结果,一个干净、利落、并且能让联邦置身事外的完美结果。
然而他并不知道,也无从知道,他递交给梅农的坐标中,那个位于卡拉奇的飞机制造厂,其情报的最初来源,是中央情报局。
那是CIA为了测试和误导联邦在巴基斯坦的情报网络,故意通过双面间谍泄露出来的一个真假参半的情报。
一场由多方误判、阴谋和野心交织而成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
而那十四架崭新的“幻影”战斗机,即将带着错误的坐标和虚假的荣耀,飞向一片由谎言构成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