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268章 名为“机会”的诱饵

第268章 名为“机会”的诱饵(1/2)

目录

昆明,CIA安全屋。

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将午后慵懒的阳光彻底隔绝在外。

房间里,只开着一盏昏暗的台灯,光线照亮了桌面上那张摊开的KM市地图,以及地图旁散落的几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的人,正是凤凰厂采购科长,王爱国。

压抑的沉默,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哈里森坐在沙发里,手里夹着一支早已熄灭的香烟。

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眼神死死地盯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凤凰厂的红圈,仿佛要把它烧出一个洞来。

兰利总部那封“不计代价”的电报,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坐立难安。

他知道,从收到那封电报开始,他们这支“候鸟”小组的性质,就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们不再是谨慎的观察者,而是变成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没有退路的死士。

“我们不能再等了。”哈里森终于开口,声音像是砂纸摩擦过木头,“兰利的那帮该死的官僚,已经被‘天龙’和‘霹雳-8’吓破了胆。他们现在需要的不是情报,是结果。一个可以让他们向国会和五角大楼交差的结果。”

罗伯特·米勒坐在一堆电子设备中间,他摘下耳机,转过身来。

这位长得像是保镖,实际上平日里却只关心频率和信号的技术专家,此刻的脸上也写满了凝重。

“头儿,强行渗透的风险太高了。”米勒沉声说道,“根据我的信号分析,凤凰厂周边的安保级别,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至少提升了三个等级。我甚至捕捉到了几个军用保密频段的信号在活动。这说明,他们已经警觉了。我们现在冲过去,无异于往一张张开的网里撞。”

“所以我才说,不能强行渗透。”

说话的是艾米丽·卡特。

她坐在一张小桌子旁,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在一个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她脸上的表情,已经完全褪去了之前的温和与好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如同外科医生般的专注。

“任何坚固的堡垒,都有它的薄弱环节。”艾米丽抬起头,目光扫过哈里森和米勒,“凤凰厂的物理防御或许无懈可击,但组成它的人,却并非如此。特别是我们的目标——王爱国。”

她将笔记本转向两人,上面,是她对王爱国进行的详细心理侧写。

“王爱国,男,四十五岁左右,凤凰厂采购科长。根据上次接触的对话分析,此人性格中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虚荣心极强。他对自己的单位有强烈的自豪感,并且非常享受被一个‘外国人’崇拜和请教的感觉。第二,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反复强调采购工作的困难,以及他如何‘跑断腿、磨破嘴’才办成事,这说明他非常看重自己在单位里的价值和‘路子广’的形象。”

“但最重要的一点,”艾米丽用笔尖重重地点了一下笔记本,“是第三点:他对厂里的技术核心‘姜工’,也就是姜晨,抱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混杂着敬畏和嫉妒的矛盾心态。他一方面为厂里有这样的天才而自豪,另一方面,又因为要为这个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而到处奔波感到压力和不满。这种心态,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艾米丽的话让哈里森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你的计划是?”

“我们不强攻,我们给他送一份他无法拒绝的‘礼物’。”艾米丽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根据王爱国的描述,凤凰厂目前最头疼的,就是那些被‘巴统’严格限制的、来自西方的高精度电子元器件。而我,一个看起来人脉很广、又对他充满‘好感’的外国‘学者’,恰好有渠道能搞到这些东西。”

她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了KM市中心的一家涉外酒店上。

“我会通过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再次联系王爱国。告诉他,为了感谢他上次的帮助,我通过我在香港的‘家人’,为他找到了一批凤凰厂急需的、由鹰酱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ADC)。这种东西,是他们通过正常渠道,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然后呢?”哈里森追问道。

“然后,我会提出一次‘私下交易’。”艾米丽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会告诉他,这种交易风险很大,我需要确保我的‘家人’不会因为帮助他而惹上麻烦。所以,在交易之前,我需要对他和他的单位,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背景评估’。而评估的核心,自然就是那个能让凤凰厂需要这么多尖端芯片的天才设计师——姜晨。”

“用一份他无法拒绝的功劳,去换取一份他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情报。”哈里森瞬间明白了艾米丽的计划,“高明!这确实比直接用金钱收买或者威胁,要高明得多。”

“没错。”艾米丽点了点头,“对于王爱国这样的人来说,帮厂里解决一个天大的难题,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地位提升,远比单纯的金钱更有诱惑力。而透露一些关于一个年轻同事的信息,在他看来,或许根本算不上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利用的,就是他的这种心理。”

凤凰军工厂,联合工作组临时指挥室。

代号“猎手”的中年人,正戴着耳机,静静地听着一段刚刚由技术小组处理过的、清晰的录音。

至于录音的内容...

“……王大哥,是我,艾米丽……对,那个美国留学生……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ADC芯片,我托我在香港的家人帮你问到了……是的,就是模拟器件公司原厂的……不过,你知道,这种东西很敏感,我家人需要确认一下,你们厂……是做什么的,特别是,你们需要这个芯片,是用来做什么研究……对,他们想知道那个你提过的‘姜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专家……”

“猎手”听完录音,摘下耳机,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鱼,咬钩了。”他对身边的助手说道,“而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急切。”

“处长,我们现在要不要立刻控制王爱国,切断他和对方的联系?”助手问道。

“不。”“猎手”摇了摇头,“现在切断,只会打草惊蛇。对方既然敢用这么珍贵的芯片做诱饵,就说明他们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这次抓不到他们,他们下次还会用别的方法。与其被动地防守,不如将计就计,把这条鱼,彻底钓上岸来。”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接通了凤凰军工厂保卫科的办公室。

“老刘吗?我是‘猎手’。我需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几分钟后,凤凰厂采购科的办公室里,科长王爱国正因为艾米丽那个电话而心烦意乱。

他既兴奋又紧张,像一只看到了奶酪却又害怕捕鼠夹的老鼠。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王爱国接起电话,只听了一句,脸色就微微一变。

“是,刘科长,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王爱国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电话是保卫科打来的,话筒里传来的是科长老刘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

“王爱国同志,请你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是商量,不是请求,是通知。

王爱国放下电话,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去保卫科?

在如今的凤凰军工厂,这三个字,几乎等同于旧社会里“去宪兵队喝茶”。

自从年轻的姜晨厂长上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将原来那个形同虚设、只管看看大门、抓抓小偷的保卫科,彻底改组,并把老刘这个不知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背景神秘的家伙任命为科长之后,保卫科就成了全厂上下,人人谈之色变的地方。

老刘,凤凰军工厂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全名叫什么,只知道他来历不凡,据说是从原龙阳军工厂某个要害部门直接空降下来的。

据说还在中东和犹太人打过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他不像前任科长那样和蔼可亲,整天笑呵呵的。

老刘的脸上,永远像是结着一层冰,不苟言笑,看人的眼神锐利得像手术刀,仿佛能直接剖开你的胸膛,看看你的心是什么颜色的。

自从他来了之后,厂里的规矩就变得严苛了十倍。

以前还能在墙角抽根烟聊聊天,现在只要被他的人看到,立刻就是一份措辞严厉的通报批评贴在公告栏上。

以前下班还能顺手从车间带点边角料回家做个小板凳,现在只要敢伸手,第二天就会被老刘请去办公室“谈心”。

久而久之,厂里的人背地里都给老刘起了个外号——“阎王刘”。

意思是,进了他保卫科的门,就像是进了阎王殿,不脱层皮是别想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