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东海的阴云(1/2)
脚盆鸡,首相宅邸。
电视里那些平日里西装革履的评论员们,此刻一个个义愤填膺,捶胸顿足,仿佛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明治时代的武士。
群众们因为鹰酱“卖”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再加上之前“梁赞”号试射潜射弹道导弹引发的舆论,内阁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他们给首相打上了“软弱无能”的标签。
大平正芳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何尝不想强硬?
但理智告诉他,此刻的脚盆鸡,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与刚刚打开国门、市场潜力无限的龙国交恶,无异于自断财路。
更何况,头顶上还有鹰酱人那双无时无刻不在盯着的眼睛。
华盛顿需要一个稳定的东亚,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火药桶。
然而,他的理智,在国会山那群鹰派政客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昨天下午的国会质询会上,防卫厅长官,一位出身海军世家、骨子里刻着“七生报国”的老派军人,在回答在野党议员质询时,几乎是吼出了他的回答。
防卫厅长官口中的“人民”,并不是指那些在工厂和写字楼里辛勤工作的普通国民。
他所指的,是那些蛰伏于阴影之中,始终怀揣着“大东亚圣战”旧梦的幽灵。
而这些幽灵,此刻已经找到了他们新的领袖。
东京,新宿区的一家居酒屋深处,一间不对外开放的榻榻米包厢里,空气中弥漫着清酒的醇香和男人身上浓烈的荷尔蒙气息。
主座上,端坐着一个身形精悍的男子。
他是“大和魂会”的会长,北村五郎。
距离上次在横须贺港外,眼睁睁看着联邦那艘神秘的核潜艇在鹰鸡联合舰队的眼皮子底下从容离去,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那份耻辱,如同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诸君!”北村五郎的声音不大,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我们的政府,已经被那些满脑子只有金钱和选票的政客所绑架!他们软弱、无能,面对联邦和龙国人的挑衅,只会卑躬屈膝地表示‘遗憾’!”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这些人,有的是因为生活困顿而对社会不满的渔民,有的是被民族主义宣传煽动得热血沸腾的青年学生,还有几位,是和他一样,对战后脚盆鸡的“和平宪法”嗤之以鼻的退役自卫队队员。
“防卫厅长官在国会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吗?”北村五郎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在呼唤我们!他在告诉我们,当武士刀被藏于锦盒之中,当政客们忘记了何为荣耀之时,就需要我们这些真正的爱国者,用行动来擦亮蒙尘的刀锋!”
他从身旁拿起一张海图,用力地铺在桌面上。
“钱的问题,大家不用担心。”他拍了拍身边的一个皮箱,里面是他在右翼财阀那里筹集来的巨额资金。“每一艘参与行动的船,都会得到丰厚的补贴。每一个参与行动的勇士,你们的家人,‘大和魂会’都会负责到底!”
“物资方面,”他看向一位前陆上自卫队的中士,“燃烧瓶、信号弹、高音喇叭,还有……这个。”
他示意了一下,旁边的人立刻递上一个长条形的布包。北村五郎解开布包,一柄寒光闪闪的武士刀赫然出现。刀身上,还刻着“尽忠报国”四个字。
“让我们的勇士们带上先辈的灵魂!当龙国人的水炮打过来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大和魂!”
然而,计划的核心,不仅仅是这些乌合之众。
北村五郎深知,没有官方的默许,他们的船队连近海都出不去。
深夜,在横滨的一家高级料亭,北村五郎见到了一个关键人物——海上保安厅第三管区的一个少壮派军官,高桥健太。
高桥的祖父,曾是旧脚盆鸡海军的一名舰长,战死于莱特湾海战。
这种家庭背景,让他对战后的“和平主义”充满了鄙夷。
“北村先生,”高桥抿了一口清酒,压低声音说,“您的计划,我非常钦佩。但是,我的权限有限。我不能命令海保的舰船为你们护航,那是公然违反规定的。”
“高桥君,我不需要你为我们护航。”北村五郎微笑着说,“我只需要你做件小事。”
“请讲。”
“我需要你们在恰当的时机在恰当的海域进行恰当的‘正常巡逻’”
“以人道主义救援的名义。”
高桥健太的眼睛亮了。
这套说辞,完美地规避了所有责任。
他们没有主动挑衅,只是在“正常巡逻”;他们没有为右翼分子护航,只是在履行“人道主义救援”的职责。
一切,都将被解释为巧合。
“北村先生,您真是个天才。”高桥健太的脸上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为了帝国的未来,我愿意承担这份风险。”
两人举杯,轻轻一碰。
清脆的响声中,一个肮脏的、将无数人拖入险境的阴谋,就此达成。
几天后,一个风高浪急的清晨,在脚盆鸡西南部的一座小渔港,数十艘渔船悄然集结。
这些船的桅杆上挂上了写着“誓死保卫尖阁”、“大和魂不灭”的巨型条幅。
船队在一片“板载”的狂热呼喊声中,缓缓驶出港口,如同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向着东海深处那片阴云密布的海域,猛扑过去...
东海,龙牙列岛海域。
清晨的海面,像一块巨大的、被精心打磨过的灰色翡翠,平静无波。
只有“海巡01”号柴油发动机那富有节奏的低沉轰鸣,在略带咸味的海风中,传出很远。
舰长李海峰端着一杯滚烫的浓茶,站在舰桥里,目光习惯性地扫过窗外那片熟悉的海天线。
作为这片海域的“老户”,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在枯燥与警惕之间不断切换的巡航生活。
“报告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雷达战位上,年轻的雷达兵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舰桥的宁静,带着一丝紧张和不确定。
“方位331,距离30海里,发现大批不明船只,正高速向我龙牙列岛一号岛屿接近!数量超过三十艘,雷达反射信号特征……很奇怪。”
“奇怪?”李海峰立刻放下茶杯,快步走到雷达屏幕前。
屏幕上,一片密集的、代表着目标的绿色光点,正组成一个松散的楔形编队,以超过20节的高速,毫不掩饰地向着代表岛屿的坐标点冲来。
“信号特征有什么问题?”李海峰紧锁眉头问道。
“报告舰长,”雷达兵指着屏幕上的几个参数,“它们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很大,远超过普通木质或玻璃钢渔船,更像是……大型钢壳拖网渔船。但是,它们的航速太快了,而且队形保持得非常好。”
李海峰的心猛地一沉。
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海警,经历过无数次与外国渔船的对峙。
他知道,普通的渔船,绝不可能拥有如此高的航速和如此严密的组织性。
“各单位注意!进入一级戒备!”
“瞭望哨,用高倍望远镜锁定领头船只!我要知道他们船上到底有什么!通讯员,立即向对方进行中、英、日三语喊话,表明我方立场,警告其已进入我国管辖海域,要求其立刻转向离开!”
命令被迅速地传达下去,整艘“海巡01”号,像一头被惊醒的雄狮,瞬间从巡航状态,切换到了战斗状态。
李海峰一把从身旁拿起沉重的军用望远镜,抵在眼前。随着船身在波浪中起伏,他努力稳定住视野。
镜头里,对方船只的细节逐渐清晰。
那根本不是渔船!
虽然它们都漆着普通渔船的颜色,但船体的线条异常硬朗,水线极高,显示出其内部可能经过了特殊的改装,以牺牲载货量换取更高的航速和抗风浪能力。
甲板上挤满了穿着统一制服的人,却看不到一张渔网、一个浮子。
船舷上,挂着巨大的、在海风中狂乱飞舞的旗帜。
随着距离拉近,他甚至能看清那些人头上都戴着统一的头盔,手里似乎还拿着长长的棍状物。
“报告指挥员!”瞭望哨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们没有回应我们的喊话!还在继续高速前进!看他们的旗帜……是扶桑国的‘海上安全促进会’,一个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李海峰的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弧度,“我看不像。”
他立刻做出了判断,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命令二号、三号船,呈品字形队列,前出拦截!准备使用水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