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55章 真理-7

第355章 真理-7(1/2)

目录

三天后,凤凰军工厂。

夜晚就像是被打翻的墨汁一样,浓稠得化不开。

预报中的雷暴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疯狂地抽打着大地,狂风在城市的高楼间穿梭,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呼啸。电闪雷鸣,将整个世界切割成一片片忽明忽暗的、诡异的剪影。

这是一个完美的、适合“黄鼠狼”行动的夜晚。

迪米特里感觉自己就像一条融入了黑夜的毒蛇。他穿着一身黑色的紧身作战服,脸上涂着油彩,背着一个装满了所谓高科技装备的战术背包,悄无声息地,如同一片被风吹落的叶子,翻过了那座废弃仓库的围墙。

仓库院内,荒草齐腰深,在狂风暴雨中疯狂地摇曳,完美地掩盖了他的身形和大部分的声音。他熟练地避开了几个看似是积水、实则是他白天观察到的深坑,迅速地贴近了仓库的主体建筑。

他没有选择正门,而是绕到了建筑的背面,那里有一根通往顶楼的、已经锈迹斑斑的排水管。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副特制的、带有橡胶吸盘的手套和鞋套,深吸一口气,像壁虎一样敏捷而无声地,沿着湿滑的管道,向上攀爬。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作为克格勃王牌特工,他有着惊人的身体素质和潜行技巧。

几分钟后,他成功地登上了仓库的顶楼天台。他匍匐在天台的边缘,用夜视望远镜,再次观察了一下远处那座在雨夜中灯火通明的凤凰军工厂核心实验大楼。

距离三百二十米,角度绝佳。

他满意地笑了笑,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银色的、如同手提箱般的金属箱。打开箱子,里面躺着的,正是KGB的最新杰作——“蜂鸟”远程激光窃听系统。

他熟练地架设好三脚架,将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固定在上面,然后开始进行精密的调试。

他需要将那束肉眼看不见的激光,精准地对准实验大楼五楼一扇窗户的玻璃,根据他之前的情报,那里是那个工厂总设计师的办公室。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调试着设备,准备进行第一次信号接收测试时,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在他脚下的这座“废弃”仓库里,一场无声的盛宴,已经为他准备就绪。

凤凰军工厂,地下监控室。

“报告!‘黄鼠狼’已进入预定位置,正在架设设备!”一名技术员看着屏幕上由热成像传感器传回来的、清晰的人形轮廓,大声报告道。

坐在总指挥位置上的,是一个年轻人。

他叫林峰,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清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他正是老刘最得力的弟子,也是老刘前往鞍山期间,被指定为“壁虎”计划的临时负责人。

“很好。”林峰的语气异常冷静,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各单位注意,准备收网。记住刘科长走之前的交代,要活的。”

迪米特里终于完成了设备的调试,他戴上耳机,准备窃听那来自遥远东方的、最核心的秘密。

然而,耳机里传来的,不是他预想中的谈话声,而是一片死寂。

他皱了皱眉,以为是设备受到了雷雨的干扰。他正准备重新检查线路,突然,一种极其不祥的、被野兽盯上般的、毛骨悚然的感觉,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

他猛地回头!

只见,在他身后,仓库通往天台的那个铁门,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紧接着,他看到了一生中最让他感到恐惧和荒谬的一幕。

数十道刺眼无比的强光手电光束,如同凭空出现一般,从四面八方,同时将他牢牢地锁定在光柱的中央!

仓库的所有出口、窗户,都被巨大的、从天而降的铁闸瞬间封死!

“不许动!KGB的先生!”

一声字正腔圆的、带着戏谑语气的俄语喊话,通过扩音器,在整个天台上炸响。

数十名身着黑色特战服、手持79式冲锋枪、脸上戴着防闪光面罩的士兵,从各个角落里涌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从四面八方对准了他。

迪米特里的大脑,一片空白。

什么时候?

他想不通,这些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如此近的距离内,不发出任何声响的?

他的第一反应,是拔出腰间的消音手枪,进行反抗。

然而,他刚一有动作,一道比他更快的黑影,就从侧面扑了过来。他只觉得手腕一麻,手枪便已脱手。紧接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将他狠狠地按倒在地。

冰冷的枪口,死死地顶住了他的后脑勺。

瓮中捉鳖。

在绝对的人数、火力和信息优势面前,这位克格勃的王牌特工,连一丝反抗的浪花都没有掀起,就被当场制服,被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当他被押下天台,经过仓库大厅时,他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墙角和天花板上的、他从未见过的、造型奇特的传感器。

他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不是败给了对手的运气,而是败给了一种他无法理解的、碾压式的技术。

他不是一头钻进了鸡窝的黄鼠狼,而是一只一头撞进了蜘蛛网的飞蛾...

市郊,某处不对外公开的秘密审讯室。

房间里没有窗户,只有一盏从天花板上垂下的、发出刺眼白光的白炽灯。墙壁是灰色的,包裹着厚厚的隔音材料,能吸收掉一切声音。

迪米特里被绑在一张特制的金属椅子上,手脚都被牢牢地固定住。他身上的作战服早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宽松的囚服。

审讯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十八个小时。

负责主审的,正是林峰。

他没有使用任何暴力手段。他牢记着师傅老刘的教诲:对付像迪米特里这种受过最严酷训练的克格勃精英,肉体上的折磨,是最没有用的。那只会激起对方更顽强的对抗意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待像迪米特里这样的间谍他会遵守什么狗屁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只是严格地执行着教科书般的心理审讯流程。

他让人将审讯室的灯光调到最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照射着迪米特里的眼睛,让他无法闭眼休息,试图通过剥夺睡眠来摧垮他的意志。

他让人在他面前,摆上热气腾腾的、刚刚出锅的红烧牛肉和白米饭,而只给他提供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清水和干面包。他试图用食物的香气,来勾起他生理上的欲望,瓦解他的心理防线。

他还让人在他耳边,用俄语,反复播放他远在莫斯科的妻儿的录音。那是从KGB内部的叛逃者那里获取的资料。他试图用亲情,来唤起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失败了。

迪米特里,就像一块来自西伯利亚的、最坚硬的顽石。

他始终一言不发。

面对强光的照射,他只是微微地眯起眼睛,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

面对美食的诱惑,他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平静地、机械地,啃食着手中那干硬的面包。

当听到妻儿的声音时,他的眼皮,只是微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然后,就再次恢复了死寂。

他就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对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毫无反应。

“迪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波波夫。”林峰坐在他的对面,缓缓地念出了他的真实姓名,“上校军衔,KGB第一总局S局,‘信号旗’特种部队前任教官,精通五国语言,擅长渗透、爆破和电子窃听。我说的,对吗?”

迪米特里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林峰念的,是别人的名字。

“你的妻子,安娜,是莫斯科大剧院的一名芭蕾舞演员。你的儿子,伊万,今年八岁,正在上小学二年级,他最喜欢的,是收集各种坦克模型。”林峰继续说道,他仔细地观察着迪米特里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但迪米特里的脸,依然像一面冰封的湖水,没有任何波澜。

“我们没有恶意。”林峰放缓了语气,“我们只是想知道,是谁派你来的?你们在鞍钢,是不是还有同伙?那个叫赵兴华的副厂长,是不是你们的人?”

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审讯,陷入了彻底的僵局。

更让林峰感到棘手的,是迪米特里开始用自残的方式,进行对抗。

他会趁看守不注意,用头猛烈地撞击墙壁,试图让自己陷入昏迷。他甚至在喝水的时候,试图咬断自己的舌头。

要不是看守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他可能已经自尽成功了。

林峰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硬骨头。这是一个真正的、拥有钢铁意志的布尔什维克战士。用常规的手段,恐怕一辈子也无法让他开口。

而时间,却不等人。

他师傅老刘在鞍钢那边的调查,同样陷入了僵局。

按照姜晨“引蛇出洞”的计划,老刘一到鞍钢,就大张旗鼓地宣布,凤凰军工厂已经掌握了“修复”问题钢材的“革命性技术”,并以此为名,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技术复核”,试图引诱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内鬼”出手。

然而,那个叫赵兴华的老狐狸,其狡猾和耐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