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60章 一步到位

第360章 一步到位(2/2)

目录

“这……这是……”潘老瞬间就被屏幕上那个栩栩如生的模型吸引了。他戴上老花镜,凑到屏幕前,仿佛想伸手去触摸那虚拟的、冰冷的钢铁舰身。

“这是我用计算机做的一个三维模型。”姜晨解释道,“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设计的每一个部件,在战舰内部,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说着,他操作着鼠标,将模型的视角,切换到了俯视角度。

一个与潘老设计图上截然不同的、干净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甲板布局,展现在两位老人的面前。

没有了那占据了巨大空间的、呈八字形布置的倾斜式反舰导弹发射箱。

没有了那高高耸立的、结构复杂的转轮式防空导弹发射架。

整个前甲板,除了主炮和近防炮之外,变得异常平整和开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如同巧克力排块般、由无数个方形小格子组成的、与甲板完全齐平的神秘区域。

“小姜,你把我们叫过来,就是为了看这个‘动画片’?”刘首长指着屏幕上那个可以360度旋转的精美模型,半开玩笑地说道。

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却紧紧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干净整洁得有些过分的甲板布局。

“首长,潘老,”姜晨笑了笑,他知道两位老人的困惑所在,“我知道,在设计室最新的修改方案里,大家还是倾向于采用更成熟的倾斜式发射箱。我知道,这不是因为大家看不到垂直发射的优势,而是因为……大家对这个新东西,心里没底。”

姜晨操作着鼠标,将模型的前甲板区域放大,那片如同巧克力排块般的方形格子,清晰地展现在两人面前。

“垂直发射系统,这个概念,在我的原始设计图里,就已经提出来了。”姜晨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概念是概念,工程是工程。潘老,您和您的团队,遇到的真正难题,恐怕是这两个吧?”

说着,他再次操作鼠标,屏幕上的模型瞬间变成了半透明的线框图,露出了甲板之下的内部结构。他用红色的高亮线条,标记出了两个关键区域。

“第一,燃气排导问题。”姜晨指着发射井的底部,“导弹在发射井内点火,会瞬间产生上千度的高温高压燃气。这么巨大的能量,如何安全、快速地排出舰体?如果排导不畅,就等于在自己的弹药库里点了一把火,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是采用‘冷发射’,用高压燃气将导弹弹出井后再点火,还是采用‘热发射’,直接在井内点火?冷发射技术复杂,对燃气发生器要求高;热发射对排焰通道和材料的要求,更是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第二,结构强度与损管问题。”姜晨将视角切换到整个垂发模块的侧面,“将数十个发射井,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嵌入到舰体最核心的位置,这本身就是对舰体结构强度的一次巨大挑战。更可怕的是,一旦其中一个发射井被敌方火力引爆,会不会产生连锁反应,像一串被点燃的鞭炮一样,把整艘战舰都炸上天?我们的损管设计,我们的抑爆材料,能应对这种最极端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吗?”

姜晨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如同两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就切中了潘老心中最焦虑、最没底的要害。

潘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既佩服又无奈的神情。“小姜,你……你全说中了。我们之所以在方案里改回倾斜发射架,就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我们……我们没有把握。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舰船设计经验。这就像……你让我们造一辆汽车,却给了我们一个喷气式发动机,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把它安全地装到底盘上。”

刘首长也听明白了。他眉头紧锁,沉声问道:“小姜,既然你把问题提出来了,那你是不是……已经有解决方案了?”

“是的。”姜晨自信地点了点头。

他再次敲击键盘,屏幕上的模型,出现了更加详细的变化。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方案是——同心圆式热发射与共用燃气排导技术。”

屏幕上,一个发射单元的内部结构被放大。

只见,在圆形的导弹发射筒和方形的发射井壁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如同烟囱般的环形空腔。

“我们不需要为每一个发射井都单独设计一个排焰通道。”姜晨解释道,“我们将利用这个环形空腔,作为所有发射井共用的主排气通道。导弹点火后,高温燃气会从发射筒底部喷出,撞击井底的导流锥,然后沿着这个环形通道高速向上排出。同时,我们会在通道内壁,涂上一层由我们最新研发的、含有‘碳/碳’复合材料的耐高温烧蚀涂层,足以承受数次发射所带来的高温冲刷。”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姜晨将模型切换到整个垂发模块的整体结构,“我的方案是——‘井字格’加强筋与蜂窝式抑爆结构。”

屏幕上,数十个发射井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被一层层如同“井字格”般的、由“凤凰-1型”特种钢制成的加强筋,牢牢地焊接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每一个发射井之间,都填充了一种特殊的、由他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泡沫状的防火抑爆材料。

“这个‘井字格’结构,将使整个垂发模块的强度,甚至超过同等体积的舰体本身,成为支撑甲板强度的‘龙骨’。而这种蜂窝状的抑爆材料,则能确保,即便其中一个发射井发生最猛烈的殉爆,其爆炸能量也会被吸收和限制在这个独立的‘蜂窝’之内,绝不会波及到相邻的发射井。”

姜晨看着已经完全被他的方案所吸引的两位老人,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潘老,首长,这套方案,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更是一套高度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根据不同的舰艇吨位,灵活地组合出16单元、32单元、甚至64单元的垂发模块。它将成为我们未来所有主力战舰的、通用的‘标准配件’!”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潘老和刘首长,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个充满了科幻色彩的三维模型,看着那些如同蜂巢般精密、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巧克力格子”,他们的大脑,因为受到了过于巨大的信息冲击,而陷入了短暂的空白。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泰山北斗,他们见证了共和国军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每一步。但他们从未想过,一艘战舰,可以被设计成这个样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设计优化了。

这是一种从根源上,对海战规则的彻底颠覆和重新定义!

“全向攻击……通用化……模块化……”潘老喃喃自语,他的嘴唇在微微颤抖,那双浑浊的老眼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光芒,“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这……这才是真正属于未来战舰的设计!我们之前那些修修补补的方案,在它面前,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涂鸦!”

他激动地抓住姜晨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小姜!你……你这个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这种思想,这种理念,领先了我们,不,是领先了全世界至少二十年!”

刘首长则在最初的震惊过后,陷入了更深层次的、作为一名海军战略家的思考。

他想得更远。

如果“龙腾级”拥有了垂直发射系统,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不再是一艘只能执行特定任务的驱逐舰。它将成为一个移动的海上火力堡垒。在执行防空任务时,它可以携带上百枚防空导弹,为整个航母编队撑起一面密不透风的“金钟罩”;在执行反舰任务时,它又可以瞬间化身为一艘“武库舰”,向敌方舰队,倾泻出毁天灭地的导弹暴雨。

这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将赋予龙国海军一种前所未有的、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调整战术的战略主动权!

“一步到位!”

刘首长猛地一拍桌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神情激动。

“潘老!小姜!我不管你们会遇到多少困难!我不管这会增加多少成本和工期!我们原有的所有设计方案,全部推翻!从今天起,‘龙腾级’的所有设计,都必须围绕着这个‘垂直发射系统’,进行全面的、彻底的重新整合!”

他走到姜晨的面前,双手重重地按在他的肩膀上,用一种近乎于命令的、不容商量的语气说道:

“小姜,我不要一艘修修补补的、追赶世界的战舰。我要的,是一艘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站在世界之巅的、引领未来的战舰!”

“‘龙腾级’,必须‘一步到位’!直接迈入世界最先进驱逐舰的行列!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姜晨立正回答,声音洪亮而自信。

潘老也激动地站了起来:“没有问题!首长,您放心!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把这个‘垂发’,给您装上去!”

办公室里,三代军工人,老、中、青,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龙国海军的未来,将被彻底改写。

那艘正在船台上慢慢成型的钢铁巨兽,将不再仅仅是一艘强大的战舰。

它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一个规则的制定者,一个真正能够让巨龙的咆哮,响彻世界四大洋的、划时代的标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