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澳门的“赌船”(2/2)
这个词一出,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看着徐航。
徐航非常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站起身,张开双臂,如同一个正在向信徒布道的、充满激情的梦想家。
“没错,就是航空母舰!”他的声音,充满了蛊惑人心的力量,“你们想象一下,一艘长达三百米的钢铁巨兽,静静地停泊在公海上。它的甲板,将被改造成一个拥有无敌海景的高尔夫球场和一个露天音乐会的舞台。它的机库,将成为全亚洲最大、最豪华的超级赌场!它的舰岛,将是拥有360度全景视野的米其林三星旋转餐厅!”
“我们将把它,打造成一座集酒店、赌场、购物中心、剧院于一体的、永不沉没的、移动的海上娱乐之城!它将是所有富豪和冒险家的终极乐园!”
徐航的这番“狂想”,第二天,就以《澳门神秘富商欲购航母,打造亚洲最大海上赌场》的标题,登上了港澳各大报纸的头条。
一时间,整个东南亚的商界和媒体圈,都为之震动。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为了博取眼球而进行的商业炒作。一个荒诞不经的、酒后吐真言的笑话。
一些严肃的金融分析师,则在专栏中评论道:这又是一个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无知的暴发户,他根本不了解一艘航空母舰的购买和维护成本,以及将其改造为商业设施所面临的、几乎不可能解决的技术和法律难题。
然而,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商业噱头,却像一层最完美的迷彩,成功地为徐航和他的“创律公司”,披上了一件看似合理、却又足够疯狂的外衣。
它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一家“娱乐公司”,会对一艘废弃的军用舰船,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徐航和他的团队,开始“煞有介事”地考察起了各种“潜在目标”。
他们甚至高调地飞往鹰酱,参观了封存在费城海军造船厂的、已经退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
这次考察,被媒体大肆报道。
徐航那个“航母狂人”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
当然,这些考察,最终都因为各种“技术”或“价格”上的原因,而“遗憾”地失败了。
但没有人知道,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商业表演背后,徐航真正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艘正静静地停泊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被世人所遗忘的、未完成的巨舰。
而现在,所有的铺垫,都已经完成。
是时候,去接触那个真正的主角了。
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
与澳门的繁华和喧嚣截然不同,这座曾经是红色帝国最骄傲的、被誉为“航母摇篮”的巨大工厂,此刻正笼罩在一片沉闷而压抑的阴云之下。
来自莫斯科的拨款,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稳定。
工人们的工资,已经拖欠了整整三个月。
曾经热火朝天的船台上,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几台巨大的、如同史前巨兽骸骨般的龙门吊,在萧瑟的秋风中,发出“呜呜”的、如同哭泣般的声响。
船厂的总工程师,尤里·马卡罗夫,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远处那艘静静地停泊在零号船台上的、巨大的未完成舰体。
那就是“里加”号。
它已经完成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船体工程,那优美而矫健的舰体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然而,它却像一个被遗弃的、巨大的钢铁孤儿,浑身布满了锈迹,静静地等待着一个未知的、也极有可能是悲惨的命运。
作为这艘船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尤里对它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他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而现在,他的孩子,却可能永远也无法长大,最终只能被当成废铁,切割分解。
这种无力感和心痛,让他夜不能寐。
就在这时,他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电话,来自一个他在土耳其的、做船舶经纪生意的朋友。
“尤里,我的老朋友,”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和兴奋,“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有一个来自澳门的、非常有钱的客户,对你们厂里那艘‘大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什么兴趣?”尤里皱了皱眉,不解地问道。
“商业兴趣!”电话那头的朋友解释道,“那个客户,是个搞娱乐业的疯子,他想买一艘航母,去改成海上赌场!他看遍了全世界,最后觉得,你们那艘还没完工的‘新船’,是最合适的改造平台。”
“海上赌场?”尤里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那个客户非常有诚意。”朋友继续说道,“他知道,直接和你们的政府谈,会很麻烦。所以,他想先私下里,聘请你,作为他的‘技术顾问’。他想知道,从一个专业工程师的角度,那艘船的技术状态到底如何,以及……将其改造为商业用途,存在哪些可能性。”
“作为回报,”朋友的语气,充满了诱惑,“他愿意先支付给你一笔五万美元的、丰厚的‘咨询费’。现金,美元,通过我,交到你的手上。”
五万美元!
这个数字,让尤里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相当于他二十年,不,是三十年的工资!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甚至可以离开这个日益衰败的国家,去欧洲开始新的生活。
这笔钱,对于一个已经被拖欠了三个月工资、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绝望的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拒绝的、魔鬼般的诱惑。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同志”从莫斯科传回来的、那份精确到人名的情报。情报中明确指出,这位总工程师尤里,是整个船厂里,最懂“瓦良格”号技术状态、对现状最不满、且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关键人物。
徐航的这第一步棋,精准地,落在了整盘棋最脆弱、也最关键的那个点上。
尤里在电话这头,沉默了很久。
他的内心,在进行着天平与地狱的激烈交战。理智告诉他,这是一个陷阱,是出卖国家机密。但现实的窘迫和对家人的责任,却又让他无法拒绝。
最终,他艰难地、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回答道:
“好……我……我同意,先看看他的‘咨询’内容。”
一颗旨在未来改变航母命运的、包裹着金钱糖衣的棋子,在这一刻,被悄然落下。
远在澳门的徐航,在挂断了中间人的电话后,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鱼,已经开始闻到饵料的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