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代号“海龙”,J-10H(2/2)
一体化钛合金锻造框架、双轮长行程旋转起落架、双销联动式折叠机翼、以及一整套关于舰载航电、数据链和自动着舰引导系统的、打包好的解决方案……
姜晨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从他那个神秘的公文包里,一件又一件地,掏出了解决所有难题的“神兵利器”。
宋老和他的团队,彻底被震撼了。
他们感觉自己不像是在进行一场技术研讨会,而是在上一堂来自未来世界的、颠覆性的“舰载机设计公开课”。
姜晨提出的每一个方案,都精准地切中了他们之前认为无法解决的要害。
他们缺少什么,姜晨就会掏出一叠相应的文件。
他那超越时代的、系统性的设计理念,与宋老那浸淫了飞机设计数十年、拥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丰富经验,产生了最猛烈的、也是最璀璨的化学反应。
一位是来自未来的“先知”,一位是当代最顶尖的“宗师”。
两位天才的智慧,在这一刻,激烈地碰撞、交融。
原本在他们看来,至少需要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完成的舰载机预研工作,在姜晨带来的、这一系列“标准答案”的指引下,被无限地压缩了。
一个全新的、代号为“海龙”的、歼-10舰载型(J-10H)战斗机的设计方案,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惊人的速度,在设计室的图板上,渐渐成型。
它拥有歼-10矫健的鸭式布局气动外形,一颗强大的“太行”之心,一身坚固的钛合金骨骼,一双可以收放自如的翅膀,以及一副能够承受“可控坠毁”的、强壮的“双腿”。
它将不再是那条只能在陆地上空盘旋的“猛龙”。
它将成为一头真正的、能够从“昆仑”之巅,跃入深蓝大海,与狂风巨浪搏击的——东方“海龙”!
就在成飞设计所的灯火,为“海龙”的诞生而彻夜不熄的同时。
千里之外,东海之滨,海军航空兵某绝密训练基地。
一片被高墙和电网围起来的、占地巨大的厂房内,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兴奋,也在悄然弥漫。
这里,是龙国第一个、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载机飞行模拟训练中心。
厂房的中央,安放着一个巨大的、充满了科幻感的“怪物”。
它是一个完整的歼-10战斗机座舱,被安装在一个由六根巨大的液压支杆支撑的、可以进行六自由度运动的平台之上。
座舱的前方,是一个直径超过十米的、180度环形球幕。数十台高清投影仪,正在将一幅无比逼真、也无比壮丽的画面,投射在球幕之上。
那是一片波涛汹涌的、蔚蓝色的海洋。
海面的中央,一艘巨大的、拥有平直甲板的航空母舰,正在乘风破浪,航行着。
甲板上,地勤人员正在忙碌地穿梭,弹射器轨道上,蒸汽弥漫(模拟效果)。远处的天空中,几架战机正在盘旋,等待着降落。
海浪的声音,发动机的轰鸣声,无线电里的呼叫声……所有的一切,都通过环绕音响,被模拟得惟妙惟肖。
这,就是由姜晨亲自设计、并指导制造的、国内第一台全功能的舰载机飞行模拟器。
它的核心,是一套由姜晨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超越时代至少二十年的“虚拟战场环境生成软件”。
它不仅能模拟出最真实的海洋环境、气象条件,更能模拟出航母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时,那复杂而又惊心动魄的全过程。
此刻,十余名从全海军航空兵中,经过了最严苛的选拔、脱颖而出的“种子飞行员”,正穿着崭新的飞行服,列队站在这台巨大的模拟器前。
他们是全军最顶尖的王牌飞行员,每一个人,都有着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他们曾驾驶着歼-7、歼-8,在万米高空,与敌人的战机斗智斗勇。
他们是天之骄子,是天空的王者。
但今天,站在这里,看着眼前这个虚拟的、却又无比真实的“钢铁机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敬畏,以及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全新挑战的渴望。
“各位!”负责带队的基地指挥官,声音洪亮而又庄严,“从今天起,你们将忘记你们过去所有的荣耀!忘记你们在陆地机场上,那娴熟的起降技巧!”
“你们将在这里,学习一种全新的、世界上最危险、也最光荣的飞行技艺——航母舰载机起降!”
“你们的跑道,不再是三千米长的、平坦的水泥地。而是这块长度不足两百米、在风浪中时刻摇摆的、被我们称为‘三英亩死亡甲板’的钢铁之躯!”
“你们的每一次降落,都将是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你们的每一次起飞,都将是被‘雷神之鞭’狠狠地抽向天空!”
“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十余名王牌飞行员,齐声怒吼,声震屋瓦。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他们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了艰辛和危险的、通往“刀尖舞者”的荣耀之路。
他们将在这台虚拟的航母上,经历上千次、上万次的、枯燥而又残酷的模拟训练。
他们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在摇摆的甲板上,精准地钩住那根只有几厘米粗的拦阻索。
他们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在一秒钟之内,体验从零到时速两百五十公里的、地狱般的弹射过载。
他们将在这里,为未来真正驾驶着那头名为“海龙”的战鹰,驰骋于真正的“昆仑”之上,流尽最后一滴汗水,做好最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