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第390章 工业母机的心脏

第390章 工业母机的心脏(1/2)

目录

机械工业部下属的某个内部招待所会议室,烟雾缭绕。

姜晨坐在主位旁,身边是冯振国。

对面,则是来自机械工业部主管装备的几位司局级干部,以及国内机床行业几位白髮苍苍的老专家。

“情况……很不乐观。”一位来自部委的干部率先开口,“姜总师,冯老,首先要感谢凤凰厂之前克服困难,从尼亚罗马引进的那批机床。FU-325、RU-280,还有那台经过您妙手改造的AF-85,确实解了燃眉之急,像‘海龙’战机的部分零件、包括‘昆仑’号上的一些配套设备,加工精度和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他话锋一转,脸色沉了下来:“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而且更加棘手。”

“自从鹰酱的‘绞索’行动全面升级,他们盯得更紧了。”

“不光是整机,连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如伺服电机、光栅尺,甚至是一些核心的工业软件,都对我们实施了最严格的封锁。我们通过香港、欧洲等传统渠道採购的路子,几乎被完全堵死。”

“发那科、西门子这些公司,要么直接拒绝供货,要么就拿出性能落后几代、阉割了关键功能的‘猴版’产品敷衍我们,而且价格高得离谱,简直是趁火打劫!”

“是啊,”另一位来自国内某大型机床厂的总工程师,叹了口气补充道,“这等于是卡住了我们的咽喉。那批尼亚罗马的机床,底子是不错,特别是姜总师您改造的那台AF-85,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但是,它们毕竟是七十年代的技术基础,自动化程度有限。我们要想更进一步,自主研发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高精、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就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高性能数控系统。”

“可这方面,我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他看着姜晨,眼神里既有期待,又充满了深深的无奈,“数控系统,这东西就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涉及到软件算法、伺服控制、精密传感等太多高精尖技术,每一项都是我们的短板。我们自己仿制研究的进度也极其缓慢,稳定性差,精度上不去,更别提五轴联动这种高端功能了。”

“没有一颗好‘脑子’,”他加重了语气,“我们就算能造出再结实的机床床身,再精密的导轨丝槓,那也只是一堆傻大黑粗的废铁!只能干点粗活。像未来可能要搞的隐身飞机、更先进的导弹、核潜艇的螺旋桨……这些对加工精度和复杂度要求极高的零件,我们根本造不出来!这个问题不解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绞索’行动,打的就是我们的‘七寸’!”

在座的其他专家纷纷点头,脸上写满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屈。

他们是国内最顶尖的机械工程师,能设计出发杂的机械结构,却被小小的电子控制系统卡住了咽喉。

那些跨越千山万水引进的机床,其潜力也因为缺乏先进的“大脑”而无法完全发挥。

姜晨静静地听着,面色平静。

这些情况,他早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想到过了,甚至在凤凰厂改造AF-85的过程中,他就深刻体会到了国产控制系统与系统提供方案之间的巨大差距。

“绞索”终究还是提前来了,它的威力,比他预想的还要猛烈和迅速。指望外部封锁鬆动是不现实的。

龙国人,终究还是只能靠自己,上一世如此,这一世还是如此。

“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姜晨开口,所有人都集中了精神,“大家的分析都切中了要害。数控系统,确实是我们工业母机领域最核心、也是差距最大的一环。国外对此的技术封锁,比对成品武器还要严密,因为他们很清楚,掌握了高端数控系统,就等于掌握了高端制造业的‘钥匙’。”

他环视一周,语气斩钉截铁:“引进和模仿别人的机床只能解近渴,但要应对长期的封锁和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心脏’。”

“所以,我的意见很明确。与其在机床本体、材料这些方面零敲碎打、被动应对封锁,不如集中我们最精锐的力量,拿出当年搞‘磐石’计划的决心,首先啃下数控系统这块最硬的骨头!只要我们有了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大脑’,其他的问题,比如机床本体的精度、稳定性,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迭代提升。”

“甚至我们可以反过来,用我们自己的先进数控系统,去改造、升级现有的国产机床和引进的设备!”

“可是……姜总师,”一位老专家面露难色,“这块骨头,实在是太硬了。发那科、西门子他们搞了几十年,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人才。我们……我们的基础太薄弱了,差距太大了,这……”

“差距大,才更要迎头赶上。”姜晨打断了他,“我们不能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模仿。模仿,永远只能是二流。‘磐石’计划能在光刻机上取得突破,数控系统,我们也必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能够实现跨越的技术路线。”

冯振国在一旁适时补充道:“上面已经决定,将基础工业,特别是高端制造装备的自主化,列为国家最高优先级的战略任务。资源、人才、政策,都会向这个方向倾斜。姜总师这边,凤凰厂也会全力支持。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清晰的技术方向和一个敢于挑战的决心!”

会议室内沉默了片刻。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破釜沉舟的紧迫感。

最终,机械工业部的那位专家拍板:“好!既然方向定了,那就集中力量,主攻数控系统!姜总师,技术路线方面,您有什么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姜晨身上。

他们知道,这个年轻人,总能拿出一些超越时代的“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