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规矩(1/2)
坐在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还没把椅子焐热,老刘就溜达了过来,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
“小林,没打扰你熟悉环境吧?”他脸上挂着惯有的、略带疲惫的笑容。
“没有没有,刘老师您请说。”我连忙站起身。
“坐,坐,别客气。”老刘压压手,自己则靠在我桌沿上,声音放低了些,“咱们这儿啊,活儿不重,但规矩多。有些是明面上的制度,更多的呢,是些不成文的习惯。张主任忙,王处长严,有些小事儿呢,我就多句嘴,帮你快点上手。”
我心里明白,这是老刘在释放善意,也是我融入这个集体的关键一步。“太感谢您了,刘老师,我正愁不知道从哪儿学起呢。”
“嗨,都是从这时候过来的。”老刘摆摆手,然后像传授心法似的,一条条说起来。
“这第一条,眼力见儿。”他指了指门口的热水瓶,“比如这打水,看到张主任、王处长他们杯子空了,顺手就给续上。不是拍马屁,是体现个尊重和勤快。还有,领导办公室来客人了,要是没叫你,就别往前凑,但得留意着点,客人一走,赶紧进去把烟灰缸倒了,茶水换了。”
我默默记下,这“眼力见儿”三个字,内涵丰富。
“第二条,嘴巴紧。”老刘神色严肃了些,“在办公室里,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除非是公开传达的文件精神,其他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尤其是领导们之间的事,同事之间的闲话,千万别议论,更别传话。咱们研究室接触的信息多,有些内容敏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重重点头,想起王处长之前的告诫。
“第三条,分寸感。”他继续道,“跟领导汇报工作,时间要拿捏好,别在领导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去说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电话,公私要分明,长途电话要登记。用办公室的信笺、墨水,别往家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被人看到不好。”
他顿了顿,指了指我桌面:“就连这办公用品的摆放,也有讲究。文件筐里,待办、已办、急件要分清楚,领导一来,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工作状态。个人物品,像你这个砚台,压玻璃板底下挺好,别摆得太张扬。”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方砚台,感觉它似乎也成了需要遵守“规矩”的一部分。
“第四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摆正位置。”老刘的声音更低了,“你是新人,资历浅,就要有个新人的样子。该你干的活儿,一丝不苟地干好;不该你问的,别瞎打听;有功劳,那是领导指挥有方,同事帮助得力;有责任,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尤其是在几位领导面前,更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