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规矩(2/2)
他这一番话,像一本无形的机关生存手册,条条框框,细致入微。我听着,心里有些发沉。这比大学里做学问、写文章要复杂得多,它关乎人情世故,关乎细微处的权力秩序。
“谢谢刘老师,您这些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由衷地感谢,这确实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客气啥。”老刘笑了笑,随即把那个牛皮纸信封递给我,“喏,第一个体现‘规矩’的任务来了。这里有几份下内参的基调和写法。记住,看归看,别在上面写画,更别弄脏弄皱。看完原样还给我。”
我双手接过信封,感觉分量不轻。这不仅是几份材料,更是对我能否遵守“规矩”的一次小小考验。
“放心吧,刘老师,我一定仔细学习,妥善保管。”
老刘点点头,又闲聊了两句,便背着手回自己座位了。
我坐下来,看着那个牛皮纸信封,没有立刻打开。老刘的一番“规矩”课,还在脑海里回响。这些规矩,看似琐碎,却构成了机关内部运行的潜在密码。它们维护着等级,界定着边界,也塑造着这里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
我忽然想起大学时,和陈默、赵瑞龙他们在宿舍里高谈阔论,挥斥方遒,那时觉得天下事无不可为。而如今,坐在这张办公桌前,首先要学习的,却是“打水”、“倒烟灰缸”、“分清文件筐”以及“管住嘴巴”。
一种强烈的落差感袭来。
但我知道,这就是现实。要想在这里立足,要想将来有可能实现那“为民服务”的抱负,首先就得学会并遵守这些规矩。这或许是一种磨砺,一种将理想主义的棱角嵌入现实框架的必要过程。
我深吸一口气,撕开信封的封口,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材料。纸张带着油墨的味道,标题是《关于北州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步调研》。
我开始阅读,努力将自己的思维调整到“内参”所需要的频道上,同时,手刻意地远离纸张,避免留下任何折痕或污渍。
规矩……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念。从今天起,这两个字,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渗透到我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而如何在这些规矩的方寸之间,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不迷失最初的方向,将是我面临的第一道,也是贯穿始终的难题。
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桌面上轻轻晃动,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自然界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