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78章 体制内的节奏

第78章 体制内的节奏(2/2)

目录

“我爹说,体制内最重要的是跟对人。”沈清薇轻声说,“他有个学生在省委办公厅,因为站错队,现在在档案室坐冷板凳。”

林致远停下筷子。这话虽然直白,却说出了体制内的一个残酷现实。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做对事。”他放下饭盒,认真地说,“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方向就不会错。”

沈清薇看着他,眼中闪着光:“我就喜欢你这一点,永远这么理想主义。”

送走沈清薇,林致远来到会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会场,会务公司经理一见到他,立刻热情地迎上来。

“林科员,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林致远仔细检查了主席台、座位安排、音响设备,甚至测试了投影仪的清晰度。在检查参会人员座位表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基层代表的座位被安排在最后排。

“这个要调整一下,”他指着座位表,“基层代表要往前安排,最好在第二排。”

经理面露难色:“可是按照惯例,领导在前,基层在后...”

“这次会议就是要倾听基层声音,”林致远坚持,“座位安排要体现这个意图。”

最终,经理妥协了。但林致远知道,这个小小的调整,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回到办公室,已经下午四点。桌上有张便条:“周副秘书长找,速回电。”

林致远立即拨通电话。周汝信只说了一句话:“来我办公室。”

再次走进领导办公室,林致远注意到周汝信脸色不太好看。

“座位调整是你的主意?”周汝信开门见山。

“是的,副秘书长。我觉得...”

“你觉得?”周汝信打断他,“在机关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你觉得’。有多少人盯着这次会议,你知道吗?”

林致远心头一紧。

“刚才已经有两位老同志打电话来,说这样安排不合规矩。”周汝信叹了口气,“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要懂得方式方法。”

林致远低下头:“对不起,副秘书长,我考虑不周。”

“不必道歉。”周汝信语气缓和下来,“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致远,在体制内做事,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策略。直来直去,容易碰壁。”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就像这窗外的树,太直的容易被风折断,懂得弯曲的才能长久。”

这番话让林致远想起父亲类似的教诲。原来,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省委大院,做人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那座位安排...”林致远试探着问。

“就这样吧。”周汝信摆摆手,“我已经跟那两位老同志解释过了。但是记住,下不为例。”

走出领导办公室,林致远长舒一口气。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体制内行事的微妙——创新可以,但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坚持原则可以,但要有足够的智慧和手腕。

下班前,他给王老师打了个电话,讲述了今天的经历。

王老师听后笑了:“这就是体制内的节奏啊——进二退一,稳中求进。你要学会在这种节奏中找到平衡。”

挂断电话,林致远望着窗外。省政府大院里,下班的人们正三三两两地离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将在这个体制内度过整个职业生涯,按照既定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节奏中,既不被同化,也不被边缘化;既要顺应体制的要求,又要保持内心的坚守。

桌上的台灯亮了,映照着那方家传的砚台。“清正廉明”四个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林致远知道,在体制内的漫长岁月里,这方砚台将永远提醒他:无论节奏如何,初心不能改;无论环境怎样,底线不能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