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海浮沉: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 第99章 沉默的大多数

第99章 沉默的大多数(2/2)

目录

是坡地上那个老耿头的声音!

我连忙应道:“是我,林致远。”

窑洞里的光亮明显了一些,我看到几个人影从阴影里走了出来。除了老耿头,还有那个抱怨“自愿”捐款的中年汉子(狗蛋爹),以及另外两个那天在坡地上说过话的村民。他们手里提着昏暗的马灯,脸上带着紧张和期盼。

“林干部,你真来了!”狗蛋爹搓着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敢相信的激动。

“各位老乡,让你们冒险了。”我看着他们在这寒夜里冻得有些发青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啥冒险的!”老耿头挥了挥手,语气坚决,“俺们寻思了一天,觉得你是个能听实话的官。白天刘富贵盯着,俺们没法子。有些话,再不找个人说说,憋在心里要炸了!”

“对!”另一个村民接口道,“林干部,你不是问那‘白条’吗?俺告诉你,那不只是粮站打!前年乡里让种黄烟,说是致富项目,种子化肥都是赊的,说好了烟叶收了统一收购抵账。结果呢?烟叶种出来了,没人来收!堆在家里都快霉了,最后只好当柴火烧!那赊账呢?乡里可记着呢,今年就开始催债了!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砖窑里回荡,带着哭腔。

“还有那民兵训练费,”狗蛋爹咬牙切齿,“咱这岁数,还训个啥练?可钱一分不能少!谁知道那钱拿去训练了,还是喂了狗了!”

“村小学的屋顶,反映多少回了,就是不给修!刘富贵家那小楼,可是年年翻新!”

“俺家娃的学费,就是卖了口粮才凑上的……”

一时间,压抑了太久的声音在这废弃的砖窑里迸发出来。他们不再是白天那个“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愤怒有绝望的个体。他们诉说着比“账本”上更具体、更残酷的现实。

我借着马灯微弱的光,飞快地记录着,不敢漏掉一个字。我知道,我记录的不仅仅是这些控诉,更是中国基层农村在特定时期里,无数“沉默的大多数”被掩盖的真实心声。

“林干部,”老耿头最后总结道,声音疲惫而沙哑,“俺们知道,你官可能也不大,说了不一定顶用。但俺们就想让你知道,咱这日子,不是刘富贵嘴里说的那样!咱心里,苦啊!”

我看着他们那一张张被生活磨砺得粗糙、此刻却充满期盼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夜风吹过砖窑,发出呜咽般的声音,像是在为这沉默的大多数作证。

“老乡们的话,我都记下了。”我收起笔和本子,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人微言轻,但不能装聋作哑。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你们的声音带上去。”

离开废砖窑,走在回村的漆黑小路上,我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却也更加清晰。我知道,我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刘富贵,而是一种强大的、试图让所有异见沉默的惯性。但今夜,在这黑暗的废墟之中,我看到了沉默之下涌动的力量,听到了那被压抑的、真实的声音。

这声音,我必须让它被听见。

目录
返回顶部